青少年的掙扎【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疫情過後,陸續在校園與輔導第一線看到很多發生的案例。觀察近五年的青少年相關統計數據與時事新聞,很多令人痛心與難過的事實。以下圖片與新聞都是從網路上取得,先說結論,我以四點下標:

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1)活很累-「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且已達3年

2)心很悶-4成青少年感到每天有壓力與孤單

  • 近2成兒少近一周有半數時間處在負面情緒中 /家扶基金會(2022)《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
  • 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1小時 / 董氏基金會(2022)「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

3)很想愛-4成國中生想談戀愛

  • 平均每三個兒少中就有一個有交往經驗,22%的兒少曾交往對象是網路認識的網友 /兒童福利聯盟(2022)。2022臺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報告。

4)網不停-2021年兒少每周上網42.7小時

  • 2021年兒少每周上網42.7小時 /兒童福利聯盟(2021)。2021台灣兒少網路社交焦慮與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
  • 5成兒少家庭因手機起衝突 /2023兒少手機成癮問卷調查。北市議員曾獻瑩
  • 62.2%家長認為孩子有手機成癮 /2023兒少手機成癮問卷調查。北市議員曾獻瑩
8.5%兒少每日使用手機超過8小時 圖/TVBS

8.5%兒少每日使用手機超過8小時 圖/TVBS

我自己工作的教育協會在整理教案時,瀏覽到這些資料。網路/情緒/情感/自殺防治四種議題也是學校老師們面對青少年現在很棘手問題,不斷有學校單位提出需求希望我們協會進班宣導。看到青少年的現狀困境,心中也覺得痛心!他們面對的掙扎是我們成人過去在兒少成長階段沒經歷過的,甚至我們大人也在這四種議題中掙扎,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卻比成人更不容易面對這些挑戰。

未來我想試著分享這四個掙扎中看到的實例,與可能的施力點。期望我們都能成為幫青少年一把的貴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比克的青少年筆記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2025/04/28
這不只是單一犯罪事件,是一個龐大有利可圖的產業鏈。有上中下游,會員制,只要客人出的起價錢,犯罪者就有辦法幫你搞到性影像!
Thumbnail
2025/04/28
這不只是單一犯罪事件,是一個龐大有利可圖的產業鏈。有上中下游,會員制,只要客人出的起價錢,犯罪者就有辦法幫你搞到性影像!
Thumbnail
2023/11/27
這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常常是父母來詢問我的第一個問題,青少年的孩子常常做出令大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從這本青春期的腦內風暴,我們可以更多看到一些解答,讓我們爸媽可以釋懷。我自己也從這本書大有收穫,聽看看這位也同有2位青少年孩子母親的腦科學專家,提出極有見地的分析與探討。
Thumbnail
2023/11/27
這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常常是父母來詢問我的第一個問題,青少年的孩子常常做出令大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從這本青春期的腦內風暴,我們可以更多看到一些解答,讓我們爸媽可以釋懷。我自己也從這本書大有收穫,聽看看這位也同有2位青少年孩子母親的腦科學專家,提出極有見地的分析與探討。
Thumbnail
2022/07/02
青少年在你眼中是屁孩還是轉大人的半成品?為什麼青少年孩子他知道道理但常常做不到?為什麼小時候都算聽話,怎麼到了青春期覺得很難跟他們對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Thumbnail
2022/07/02
青少年在你眼中是屁孩還是轉大人的半成品?為什麼青少年孩子他知道道理但常常做不到?為什麼小時候都算聽話,怎麼到了青春期覺得很難跟他們對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背離親緣」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所羅門教授寫的書,他花了十年時間,除了學術研究的彙整之外,還有他深入訪談數百個家庭的第一手資料,這本書拿下十餘座獎項,全球暢銷,也翻拍成紀錄片。 「背離親緣」探討年輕人為什麼不肯活?又該如何留住他們?什麼樣的愛可以救回孩子的生命? 年輕人的自殺率數十年來,在各個國
Thumbnail
「背離親緣」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所羅門教授寫的書,他花了十年時間,除了學術研究的彙整之外,還有他深入訪談數百個家庭的第一手資料,這本書拿下十餘座獎項,全球暢銷,也翻拍成紀錄片。 「背離親緣」探討年輕人為什麼不肯活?又該如何留住他們?什麼樣的愛可以救回孩子的生命? 年輕人的自殺率數十年來,在各個國
Thumbnail
疫情過後,陸續在校園與輔導第一線看到很多發生的案例。觀察近五年的青少年相關統計數據與時事新聞,很多令人痛心與難過的事實。以下圖片與新聞都是從網路上取得,先說結論,我以四點下標: 【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1)活很累-「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且已達3年 2)心很悶-4成青少年感
Thumbnail
疫情過後,陸續在校園與輔導第一線看到很多發生的案例。觀察近五年的青少年相關統計數據與時事新聞,很多令人痛心與難過的事實。以下圖片與新聞都是從網路上取得,先說結論,我以四點下標: 【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1)活很累-「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且已達3年 2)心很悶-4成青少年感
Thumbnail
前兩天看到新聞提到,台灣24歲以下年輕人自殺率攀升。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高度網路化的國家。
Thumbnail
前兩天看到新聞提到,台灣24歲以下年輕人自殺率攀升。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高度網路化的國家。
Thumbnail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Thumbnail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Thumbnail
文句雖短,卻撼動著不明究裡也不知所措的其他臉友,令原本熟稔且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是憂心,紛紛留言詢問及安撫。
Thumbnail
文句雖短,卻撼動著不明究裡也不知所措的其他臉友,令原本熟稔且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是憂心,紛紛留言詢問及安撫。
Thumbnail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Thumbnail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Thumbnail
玩逗新觀點EP1 墜落的生命 圖片來源:pinterest 還記得前些日子校園不怎麼平靜嗎?當我們點開手機、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與自殺有關的新聞、事件與討論,我們的校園宛如快承受不住內在熱氣的壓力鍋,亟欲找尋宣洩的出口。 然根據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協會的統計,在108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共
Thumbnail
玩逗新觀點EP1 墜落的生命 圖片來源:pinterest 還記得前些日子校園不怎麼平靜嗎?當我們點開手機、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與自殺有關的新聞、事件與討論,我們的校園宛如快承受不住內在熱氣的壓力鍋,亟欲找尋宣洩的出口。 然根據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協會的統計,在108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共
Thumbnail
全球平均四十秒、就有一個人選擇以非自然方式離開世界。 這數字是看到去年九月世界自殺防治日的文章中提到的。
Thumbnail
全球平均四十秒、就有一個人選擇以非自然方式離開世界。 這數字是看到去年九月世界自殺防治日的文章中提到的。
Thumbnail
近日很遺憾地,台大校園墜樓案,在短短五天內,三個孩子離開了… 在原因待查的狀態下,粿想單以「親子關係」和「青少年自殺」來談。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於今年9月公布最新數據發現,15歲至24歲的青少年族群,無論是自殺通報還是死亡率,都明顯上升。相較於2018年,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約增幅22.4%、自殺通報則
Thumbnail
近日很遺憾地,台大校園墜樓案,在短短五天內,三個孩子離開了… 在原因待查的狀態下,粿想單以「親子關係」和「青少年自殺」來談。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於今年9月公布最新數據發現,15歲至24歲的青少年族群,無論是自殺通報還是死亡率,都明顯上升。相較於2018年,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約增幅22.4%、自殺通報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