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掙扎【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青少年的掙扎【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疫情過後,陸續在校園與輔導第一線看到很多發生的案例。觀察近五年的青少年相關統計數據與時事新聞,很多令人痛心與難過的事實。以下圖片與新聞都是從網路上取得,先說結論,我以四點下標:

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1)活很累-「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且已達3年

2)心很悶-4成青少年感到每天有壓力與孤單

  • 近2成兒少近一周有半數時間處在負面情緒中 /家扶基金會(2022)《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
  • 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1小時 / 董氏基金會(2022)「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

3)很想愛-4成國中生想談戀愛

  • 平均每三個兒少中就有一個有交往經驗,22%的兒少曾交往對象是網路認識的網友 /兒童福利聯盟(2022)。2022臺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報告。

4)網不停-2021年兒少每周上網42.7小時

  • 2021年兒少每周上網42.7小時 /兒童福利聯盟(2021)。2021台灣兒少網路社交焦慮與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
  • 5成兒少家庭因手機起衝突 /2023兒少手機成癮問卷調查。北市議員曾獻瑩
  • 62.2%家長認為孩子有手機成癮 /2023兒少手機成癮問卷調查。北市議員曾獻瑩
8.5%兒少每日使用手機超過8小時 圖/TVBS

8.5%兒少每日使用手機超過8小時 圖/TVBS

我自己工作的教育協會在整理教案時,瀏覽到這些資料。網路/情緒/情感/自殺防治四種議題也是學校老師們面對青少年現在很棘手問題,不斷有學校單位提出需求希望我們協會進班宣導。看到青少年的現狀困境,心中也覺得痛心!他們面對的掙扎是我們成人過去在兒少成長階段沒經歷過的,甚至我們大人也在這四種議題中掙扎,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卻比成人更不容易面對這些挑戰。

未來我想試著分享這四個掙扎中看到的實例,與可能的施力點。期望我們都能成為幫青少年一把的貴人!

avatar-img
比克的青少年筆記的沙龍
5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不只是單一犯罪事件,是一個龐大有利可圖的產業鏈。有上中下游,會員制,只要客人出的起價錢,犯罪者就有辦法幫你搞到性影像!
這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常常是父母來詢問我的第一個問題,青少年的孩子常常做出令大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從這本青春期的腦內風暴,我們可以更多看到一些解答,讓我們爸媽可以釋懷。我自己也從這本書大有收穫,聽看看這位也同有2位青少年孩子母親的腦科學專家,提出極有見地的分析與探討。
青少年在你眼中是屁孩還是轉大人的半成品?為什麼青少年孩子他知道道理但常常做不到?為什麼小時候都算聽話,怎麼到了青春期覺得很難跟他們對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這不只是單一犯罪事件,是一個龐大有利可圖的產業鏈。有上中下游,會員制,只要客人出的起價錢,犯罪者就有辦法幫你搞到性影像!
這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常常是父母來詢問我的第一個問題,青少年的孩子常常做出令大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從這本青春期的腦內風暴,我們可以更多看到一些解答,讓我們爸媽可以釋懷。我自己也從這本書大有收穫,聽看看這位也同有2位青少年孩子母親的腦科學專家,提出極有見地的分析與探討。
青少年在你眼中是屁孩還是轉大人的半成品?為什麼青少年孩子他知道道理但常常做不到?為什麼小時候都算聽話,怎麼到了青春期覺得很難跟他們對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