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放養

更新於 2024/04/24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許恆嘉  2023 今周刊

分類:論說--實用 

★★★☆☆

 

一句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重要字句:

成長的重要特徵是從只有是非、對錯的二分法思考方式,變成有能力進行多元思考。


教養方法是否有效,關鍵在理解子女的思考方式。因為思維對個性與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

 

人的動力系統有四種狀態(status),分別是:願景(vision),策略(strategy),方法(approach),執行(implementation),合稱VSAI。

 

許多家庭親子的衝突,源自沒有顧及對方處於哪一種狀態,或彼此不在同一個狀態裡。

 

摘要:

 

當時我不敢向大人求助,是因為心裡大概也猜到大人給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是我不想要的,所以選擇不說、不問、不談,就這樣放在心裡。

 

如果家長認為自己是在教養「孩子」,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個「孩子」。我們必須先認定談話的對象是成人,才會習慣用成人的視角與他們相處。

 

長大獨立的標準:在善意前提下,自己能想得清楚,說得明白,靈活應對,動手做到。

  • 善意:建立子女善良的品格,需要我們先用善意對待他們。不預設他們是居心叵測,孩子的某種行為,只是某種需求要被滿足。長期而真誠的善意,才有能力辨識出惡意。當孩子有惡意時則不假辭色地責備。
  • 想得清楚:知道心裡在意的目標,才會有內在動力。
  • 說得明白:有足夠的表達力講清楚目標,並能明白現實和目標之間的落差,知道要解決什麼問題,說服別人認同他的判斷。它的基礎是建立在感受、覺察、反思等內省能力。
  • 靈活應對:有足夠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用來解決問題。要靠有條理的邏輯關係和學習知識創造出來
  • 動手做到:透過實際行動,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具體做出來。

 

「叛逆期」一詞否定了這個發展階段的價值,因為它有個重大功能:開始全面啟動子女獨立的能力。它更適合被定義為「獨立轉換期」,而且獨立是從小到大逐漸發生的。青少年的「叛逆」來自於「家長本位主義」的視角。因為到了轉換期會開始注意自己內心的想法,對家長畫出界線。

 

應該把「教育」分為「教學」(teaching and learning)與「教養」(parenting)兩部分。「教養」的焦點在於照顧子女的「成長發展」,而子女們是從學校的「教學」中取得「成就表現」。當我們把「教」「育」都與成就表現的教學系統畫等號,就會忽略應對準大人心智的成長發展,會變成「避免問題導向」(trouble-avoided based,總是禁止子女從事某些行為來避免問題發生,卻沒有討論如何應對)的教養。我們要把教養的責任,轉變為「目標導向」。

 

放手不是個特定時刻,而是不斷發生的過程,從局部的放手,到大範圍的放手。畫出來像個漏斗。漏斗原則,包含四個彼此相關的教養條件:生活能力、承擔責任、自由度、信任度。

 

raw-image


建立好的界線管理,是引導小孩發展獨立能力的優先工作,先訂好界線,才能知道要培養的能力以及放手的範圍。「挑戰界線、不聽話」其實是準大人在嘗試拓展自己的能力空間,也就是圖2裡實線和虛線間的「嘗試區」,界線被挑戰那就是一起討論調整界線的時機。

 

嘗試區會讓子女會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的後果,這個「吃苦」的後果並不愉快,即使自然後果會帶來痛苦,我也會堅持要走完。有能力承擔後果的範圍,就是放手的範圍。界線內不只是規範,而是未來要嘗試新事物、建立新能力的培養區。

 

raw-image


二元思考的困境:多元思考是能看到自己的觀點並不絕對,別人也可能是對的,但仍然勇於為自己的想法負責。二元向多元轉變的過程卻是必經的歷程,經歷獨立轉換期的過程的確常令人感到混亂,子女的行為表現也常在預期與不可預期之間交互擺盪。現實生活就是獨立轉換期子女還在成熟發展的過程,會用唱反調、頂嘴、為反對而反對……的方式和家長相處

 

二元思考的慣性,會讓家長覺得被迫二選一,於是家長也慣性地回「不要」或是用「萬一」表達自己的擔心,使得雙方很難好好把想法說出來充分討論。二元必須存在,但不能是慣性或陷阱,家長自己要先避開,也要引導子女避開,換成用多元的方式來討論。不把二元論當成討論的前提。

 

「萬一」是用出問題的角度來看,而問題是用來防範的,不是用來做決定的。

 

華人社會比較要求集體服從,從發展心理學來看,要對抗集體壓力的能力,差不多過了二十歲之後才發展起來,那時比較能獨立應對。在此之前,父母必須成為孩子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一方面有空間長成自己的樣子,也能在群體中生存並贏得尊重。

 

二元思考的零和對立,常讓人際的互動產生衝突,甚至演變為某種暴力。而多元思考有很多可能性,也會避免零和現象發生。所以多元思維的典型樣子就是「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溫柔,是因為出於善意,可用的方法很多,沒有非怎樣不可;堅定,是因為仍然要做出結果,繼續成長發展。

 

肯定願景,創造內在動力

總有人不禁會問:「孩子要怎麼教才會聰明?」我心中的想法一向是:「孩子生來就是聰明的。該問的是:為什麼會把孩子弄笨?」

 

願景:有件事情出現在子女的視野裡,而且子女會在意它、想實現它,因而產生動力的狀態。

 

會問為什麼。濃縮成一句話就是「子女會在意」的狀態。如果它得到或是實現了,就會帶來快樂的記憶,大腦受到鼓勵,就會一直增強神經連結,建立更強的動機。家長和子女要練習看到相同的V,家長要練習能看見孩子在意的事,也讓孩子看見家長在意的事。父母在各方面和子女感受到共同的V,會使雙方保持共鳴和連結。

 

轉換期子女在不明白、不清楚時,經常會問「為什麼」來尋找V。這些「為什麼」有的態度平和,也有伴隨挑釁的語氣或軟弱哭泣的態度出現。無論是哪種「為什麼」,家長務必先避開二元論的慣性,別讓子女以為是在質疑和否定自己。如果家長肯定子女的V,就可以建立他們的主動性,不但在課業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也能建立。

 

成長發展要從「做選擇」變成「做決定」,V必須由當事人自己做決定,接著為自己的決定去溝通說明、付出行動代價、承擔發生的後果。V的發展最終會涉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感

 

如果子女的V和家長的期待有交融,那真是恭喜;若是不一樣,我寧可尊重子女自己的V而有動力

 

子女的V成長發展順序是:看見→選擇→決定。子女會先看見自己在乎的事,家長要漸進引導他們逐步練習從做選擇變成做決定。要讓孩子選擇,就要完全尊重。如果沒有要給孩子選擇,家長就別問他好不好,直接由大人做決定。是選擇,就給子女決定,但家長要為子女的選擇承擔責任與後果

 

嘲笑子女決定錯誤是家長不負責任的行為,因為子女說不的負面代價,竟然只證明了家長沒錯,卻沒有讓子女發展出能力。子女說不之外還要知道說好的目標在哪裡。家長需要去引導子女學會認得、並完成他們的V。

 

V可以被包容、被引導、被改變,可是V不能被否定。V如果被否定,輕則爆發子女衝突,重則子女喪失動力甚至輕生。

 

接納落差,轉為發展策略

處在獨立轉換期的子女,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行為,因為身體、大腦和思考正在練習面對更複雜的世界。準大人的反應方式,常常集中壓縮在他們的情緒表現上。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情緒都在反映:察覺了落差的存在,也就是面對願景V的落差

 

Strategy,中文稱它為策略,是子女的願景V與現況之間有落差,讓人產生情緒反應,迫使心中去察覺事物的條件和狀況,接著轉換為成長發展的策略。

 

不論情緒正面或負面,辨識出落差,把落差用正向敘述表達出來,心裡有力量正面應對落差,就會轉換為成長發展的策略。正向敘述,是承認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事物,都有合理性。情緒的合理性在於能夠反應出落差。大腦和心理的運作無法處理不存在的事物,人必須先承認與接納事物的存在,才能接著處理。準大人的發展過程中,學會「承認」落差非常重要。家長得放下對他們情緒的介意,聆聽並承認他們所處的落差狀態,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用經驗引導子女,把落差扭轉為成長發展的策略。

 

接納情緒→建立安全感→承認落差→轉換為策略。落差是中性的,有落差才會蓄積力量變為策略。完整的S,是從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內心的落差開始,從情緒和感受中學著承認「我真的有這個問題」。並練習以「正念」(mindfulness)好好活在當下,承認這些苦樂交融的事,沉澱自己的內心。與準大人合作發展應對S狀態,家長要先肯定情緒紅綠燈是中性的信號燈,接納聆聽子女的情緒。

 

累積多元知識,找到應對方法

累積知識是為生活方法鋪路,知識和方法是一體兩面。考試成績只是短期的成就,培養知識能夠找到方法,才是一輩子的效果。子女可以使用理性,尋找有證據、有邏輯的知識,並基於合適的知識找到方法,以滿足策略的布局來完成願景V。這種透過知識找到方法或工具,讓V能夠好好實現的狀態,我用「Approach」來代表。

 

家長面對子女成長發展的問題時,不免急著講理,常常略過V和S直接進入A講道理,結果變成令人討厭的說教、填鴨,甚至雞同鴨講。

 

理想上,教學是引導學生思考條件與邏輯,推演互動,最後得出答案,這才是完整的過程。學生心裡一旦有了答案,在意的分數被滿足,落差消失,學習的動力就沒了。於是教學體制只好用比拚成績來製造外在落差,擠壓學生繼續準備考試。

 

從聊天當中「解壓縮知識」,也是在培養子女「描述細節」的能力。在引導學生時,我也發現必須有深度的談話,才可以逐步整理出學生的願景V、策略S、方法A。許多心裡以為清楚的事,講出來才發現其實不清楚,反而會看到漏掉不相連的環節。

 

落實執行,讓期待的結果發生

基於合理的方法A,執行實際的行動,讓子女按照自己的V在現實世界產出結果。這個狀態我用implementation一詞來描述。

 

學生缺乏動力,關鍵因素除了直升機與恐龍家長過度照顧,還有老師和家長們不鼓勵學生從小去動、去挑戰,原因不外乎是怕受傷、好管理。

 

教養的一致性

孩子學習規矩和界線,難免有落差帶來的負面感受。大人扮黑臉帶來的不悅和壓力,會讓孩子難受哭泣。父母也想憐恤同情孩子的心情,不希望孩子受壓流淚,就想扮白臉。「要求界線規矩」和「顧念情緒感受」是二元論的衝突,也是黑臉、白臉的根本成因。規矩和界線,是對事情的要求。對人,則是待以慈愛寬容。所以,黑臉是「對事」(快快學到規矩),白臉是「對人」(負面情緒快快消失),兩難的關鍵在於「時間」。然而,學規矩和處理情緒都需要時間,家長務必耐心讓它們先後出現,不求同時發生

 

VSAI不一定照順序出現,但因為連動,只要出現任何一個,都可以拉出後面另外三個狀態。辨識出VSAI的狀態後,接下來的關鍵應對是和子女同步面對狀態。許多家庭親子的衝突,我認為本質上主要是VSAI不同步,其次是VSAI中的某個狀態沒有被照顧到。明明兒子還在談在乎的V,但爸爸卻用A來講道理。


肯定V:要先無條件肯定、不以自身價值去判斷子女在乎的V狀態。

接納S:要聆聽、接納子女的S狀態。落差藉由家長的聆聽接納承認後,轉為策略。

論理A:深入和子女討論邏輯、講道理,好好認真面對A狀態。

堅持I:支持子女投入行動,全力以赴。最好能露臉陪伴,為他們鼓勵、吶喊、加油,堅持到有結果。

 

子女的成長發展,是正在雪花碎形的空格裡,用行動I一步步填答的過程。準大人子女會有自己在意的願景V,層層疊疊在S、A、I之中給自己的碎形填空。在大人眼中,或許可能會是微不足道的小確幸,甚至是干擾課業的無用之物。

raw-image


面對轉換期的子女或學生,有時問了會被他們敷衍過去,甚至不搭理你,讓人覺得他們「不想溝通」以致動怒。而我的做法是先等等,因為問題很具體,子女會感受到關心的力量。等他們調適好前額葉的電流,就會跑來跟你講話。萬一答非所問,講的內容和本來的問題無關也很好,因為這會開啟另一個故事。

 

所有情緒議題,最終是要引導子女找到V,因為那是生命力量的起點。V決定了,其他才能跟上來。面對子女和學生時不做交換,而是真心看見和贊同他們的V,以及認真討論當中的S、A、I之各層細節,這是陪伴的真諦,也就是和子女的VSAI同步

 

子女能一致完整做到VSAI的範圍就放手,也就是能獨立的部分。還不能獨立的部分,家長便繼續陪伴、討論和協助。

 

VSAI一致性和完整性的起點,要從勇敢表達自己的主張開始。有主張就會有界線,責任的承擔範圍也會清楚,接著就要開始想辦法,最後付諸行動讓成果發生。

 

短評:

理論看起來很不錯,但感覺落實到現實又會變得很骨感XD要找出想法天馬行空的小小孩的V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raw-image



avatar-img
29會員
126內容數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決定開始將每本書整理起來,成立這個部落格強迫自己練習維持寫作的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孝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生氣的心:人生有九成的事都不值得生氣 將禪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減少憤怒和煩躁發生的機會。   重要字句: 所謂的禪心是指不為物役,珍惜當下;放下執著心,心懷滿足地過每一天;拋棄多餘的東西,活得簡單。
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暴力年代完全自救指南(求生之書經典重現版) The Gift of Fear: Survival Signals That Protect Us From Violence 作者分析暴力行為的內在成因和外在特徵,並提供一套預測系統,希望能讓我們善用直覺遠離暴力。
柳林風聲:年度暢銷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故事原型,英國百年經典文學之作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Digital Minimalism: 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 重新思考使用科技的方式以防止被科技綁架,利用科技打造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人生。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 Randy Pausch, Jeffrey Zaslow  2012 方智出版社 分類:散文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The Whole-Brain Child: 12 Strategies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不生氣的心:人生有九成的事都不值得生氣 將禪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減少憤怒和煩躁發生的機會。   重要字句: 所謂的禪心是指不為物役,珍惜當下;放下執著心,心懷滿足地過每一天;拋棄多餘的東西,活得簡單。
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暴力年代完全自救指南(求生之書經典重現版) The Gift of Fear: Survival Signals That Protect Us From Violence 作者分析暴力行為的內在成因和外在特徵,並提供一套預測系統,希望能讓我們善用直覺遠離暴力。
柳林風聲:年度暢銷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故事原型,英國百年經典文學之作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Digital Minimalism: 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 重新思考使用科技的方式以防止被科技綁架,利用科技打造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人生。
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 Randy Pausch, Jeffrey Zaslow  2012 方智出版社 分類:散文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The Whole-Brain Child: 12 Strategies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春節前,我不斷從這本書提取新的觀念整合自己所閱讀過的教養理念,這是最近消耗最多思考的教養書,但非常值得閱讀,能夠將模糊的教養界線建構出一個完整體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從小事到大事: 自從使用AI ChatGPT後, 讓我投入在中、低階事務時間變少了, 我卻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高階事務上, 我感覺呼應了這句話: 小事老婆管,大事先生管, 可是平常都是小事,難得有大事啊。   如同工業時代釋放大量農民, 愛迪生發明電燈釋放點燈夫, 散貨改採貨櫃釋
Thumbnail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
Thumbnail
今年對我來說,是很重要很珍貴的一年 #失而復得的自己 #被尋回 #我可以接受這樣的你 #我的快樂不從奪標達陣而來
Thumbnail
你曾經被提過分手嗎? 你曾經因為這份不甘心而讓對方不好過嗎? 可曾想過,這樣不甘心的心情,到底讓自己贏得了什麼?還是沈浸於兩敗俱傷的仇恨之中呢?
Thumbnail
時間冉冉,半獸人來到澎湖就讀居然已經一個月了,真的好快。 自從講起半獸人這孩子的事,開始有很多媽媽問我,怎麼放得下心?當然放不下心啊,手雖然放開,但心總是一直掛在孩子身上,無時無刻都擔心他食衣住行跟上學讀書,這就是媽媽。 像這次打疫苗,半獸人明明跟我說9月29號學校統一施打,但他回宜蘭家裡過中秋節
Thumbnail
當面對所愛之人的責備,理智上明白對方言之有理,但情感上卻也感到受傷。你也有如此矛盾的心情嗎?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德魯納酒店 Hotel del luna 第五集「來自陰間的新娘」教了我們「放手的勇氣」,準新娘秀敏意外身亡後因為極度想要結婚而導致在陽間的未婚夫昏迷不醒,未來婆家為了兒子,擅自幫秀敏舉行冥婚。因為準夫家的出手十分闊綽,滿月便欣然答應承辦這場婚禮,但燦星的好友桑切斯卻成為了冥婚的新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春節前,我不斷從這本書提取新的觀念整合自己所閱讀過的教養理念,這是最近消耗最多思考的教養書,但非常值得閱讀,能夠將模糊的教養界線建構出一個完整體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從小事到大事: 自從使用AI ChatGPT後, 讓我投入在中、低階事務時間變少了, 我卻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高階事務上, 我感覺呼應了這句話: 小事老婆管,大事先生管, 可是平常都是小事,難得有大事啊。   如同工業時代釋放大量農民, 愛迪生發明電燈釋放點燈夫, 散貨改採貨櫃釋
Thumbnail
「憂鬱症」在近年來儼然已成為文明病,但也因為太過頻繁聽聞,反而容易讓人失去戒心與耐心,而陳良基部長與夫人素梅以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姿態現身說法,為的就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憂鬱症這個疾病的正視,並且強調親身陪伴與積極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很難想像部長夫人素梅在眾人面前自信演唱《伊是咱的寶貝》之前曾
Thumbnail
今年對我來說,是很重要很珍貴的一年 #失而復得的自己 #被尋回 #我可以接受這樣的你 #我的快樂不從奪標達陣而來
Thumbnail
你曾經被提過分手嗎? 你曾經因為這份不甘心而讓對方不好過嗎? 可曾想過,這樣不甘心的心情,到底讓自己贏得了什麼?還是沈浸於兩敗俱傷的仇恨之中呢?
Thumbnail
時間冉冉,半獸人來到澎湖就讀居然已經一個月了,真的好快。 自從講起半獸人這孩子的事,開始有很多媽媽問我,怎麼放得下心?當然放不下心啊,手雖然放開,但心總是一直掛在孩子身上,無時無刻都擔心他食衣住行跟上學讀書,這就是媽媽。 像這次打疫苗,半獸人明明跟我說9月29號學校統一施打,但他回宜蘭家裡過中秋節
Thumbnail
當面對所愛之人的責備,理智上明白對方言之有理,但情感上卻也感到受傷。你也有如此矛盾的心情嗎?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德魯納酒店 Hotel del luna 第五集「來自陰間的新娘」教了我們「放手的勇氣」,準新娘秀敏意外身亡後因為極度想要結婚而導致在陽間的未婚夫昏迷不醒,未來婆家為了兒子,擅自幫秀敏舉行冥婚。因為準夫家的出手十分闊綽,滿月便欣然答應承辦這場婚禮,但燦星的好友桑切斯卻成為了冥婚的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