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許恆嘉 2023 今周刊
分類:論說--實用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成長的重要特徵是從只有是非、對錯的二分法思考方式,變成有能力進行多元思考。
教養方法是否有效,關鍵在理解子女的思考方式。因為思維對個性與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
人的動力系統有四種狀態(status),分別是:願景(vision),策略(strategy),方法(approach),執行(implementation),合稱VSAI。
許多家庭親子的衝突,源自沒有顧及對方處於哪一種狀態,或彼此不在同一個狀態裡。
當時我不敢向大人求助,是因為心裡大概也猜到大人給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是我不想要的,所以選擇不說、不問、不談,就這樣放在心裡。
如果家長認為自己是在教養「孩子」,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個「孩子」。我們必須先認定談話的對象是成人,才會習慣用成人的視角與他們相處。
長大獨立的標準:在善意前提下,自己能想得清楚,說得明白,靈活應對,動手做到。
「叛逆期」一詞否定了這個發展階段的價值,因為它有個重大功能:開始全面啟動子女獨立的能力。它更適合被定義為「獨立轉換期」,而且獨立是從小到大逐漸發生的。青少年的「叛逆」來自於「家長本位主義」的視角。因為到了轉換期會開始注意自己內心的想法,對家長畫出界線。
應該把「教育」分為「教學」(teaching and learning)與「教養」(parenting)兩部分。「教養」的焦點在於照顧子女的「成長發展」,而子女們是從學校的「教學」中取得「成就表現」。當我們把「教」「育」都與成就表現的教學系統畫等號,就會忽略應對準大人心智的成長發展,會變成「避免問題導向」(trouble-avoided based,總是禁止子女從事某些行為來避免問題發生,卻沒有討論如何應對)的教養。我們要把教養的責任,轉變為「目標導向」。
放手不是個特定時刻,而是不斷發生的過程,從局部的放手,到大範圍的放手。畫出來像個漏斗。漏斗原則,包含四個彼此相關的教養條件:生活能力、承擔責任、自由度、信任度。
建立好的界線管理,是引導小孩發展獨立能力的優先工作,先訂好界線,才能知道要培養的能力以及放手的範圍。「挑戰界線、不聽話」其實是準大人在嘗試拓展自己的能力空間,也就是圖2裡實線和虛線間的「嘗試區」,界線被挑戰那就是一起討論調整界線的時機。
嘗試區會讓子女會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的後果,這個「吃苦」的後果並不愉快,即使自然後果會帶來痛苦,我也會堅持要走完。有能力承擔後果的範圍,就是放手的範圍。界線內不只是規範,而是未來要嘗試新事物、建立新能力的培養區。
二元思考的困境:多元思考是能看到自己的觀點並不絕對,別人也可能是對的,但仍然勇於為自己的想法負責。二元向多元轉變的過程卻是必經的歷程,經歷獨立轉換期的過程的確常令人感到混亂,子女的行為表現也常在預期與不可預期之間交互擺盪。現實生活就是獨立轉換期子女還在成熟發展的過程,會用唱反調、頂嘴、為反對而反對……的方式和家長相處。
二元思考的慣性,會讓家長覺得被迫二選一,於是家長也慣性地回「不要」或是用「萬一」表達自己的擔心,使得雙方很難好好把想法說出來充分討論。二元必須存在,但不能是慣性或陷阱,家長自己要先避開,也要引導子女避開,換成用多元的方式來討論。不把二元論當成討論的前提。
「萬一」是用出問題的角度來看,而問題是用來防範的,不是用來做決定的。
華人社會比較要求集體服從,從發展心理學來看,要對抗集體壓力的能力,差不多過了二十歲之後才發展起來,那時比較能獨立應對。在此之前,父母必須成為孩子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一方面有空間長成自己的樣子,也能在群體中生存並贏得尊重。
二元思考的零和對立,常讓人際的互動產生衝突,甚至演變為某種暴力。而多元思考有很多可能性,也會避免零和現象發生。所以多元思維的典型樣子就是「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溫柔,是因為出於善意,可用的方法很多,沒有非怎樣不可;堅定,是因為仍然要做出結果,繼續成長發展。
總有人不禁會問:「孩子要怎麼教才會聰明?」我心中的想法一向是:「孩子生來就是聰明的。該問的是:為什麼會把孩子弄笨?」
願景:有件事情出現在子女的視野裡,而且子女會在意它、想實現它,因而產生動力的狀態。
會問為什麼。濃縮成一句話就是「子女會在意」的狀態。如果它得到或是實現了,就會帶來快樂的記憶,大腦受到鼓勵,就會一直增強神經連結,建立更強的動機。家長和子女要練習看到相同的V,家長要練習能看見孩子在意的事,也讓孩子看見家長在意的事。父母在各方面和子女感受到共同的V,會使雙方保持共鳴和連結。
轉換期子女在不明白、不清楚時,經常會問「為什麼」來尋找V。這些「為什麼」有的態度平和,也有伴隨挑釁的語氣或軟弱哭泣的態度出現。無論是哪種「為什麼」,家長務必先避開二元論的慣性,別讓子女以為是在質疑和否定自己。如果家長肯定子女的V,就可以建立他們的主動性,不但在課業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也能建立。
成長發展要從「做選擇」變成「做決定」,V必須由當事人自己做決定,接著為自己的決定去溝通說明、付出行動代價、承擔發生的後果。V的發展最終會涉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感
如果子女的V和家長的期待有交融,那真是恭喜;若是不一樣,我寧可尊重子女自己的V而有動力
子女的V成長發展順序是:看見→選擇→決定。子女會先看見自己在乎的事,家長要漸進引導他們逐步練習從做選擇變成做決定。要讓孩子選擇,就要完全尊重。如果沒有要給孩子選擇,家長就別問他好不好,直接由大人做決定。是選擇,就給子女決定,但家長要為子女的選擇承擔責任與後果
嘲笑子女決定錯誤是家長不負責任的行為,因為子女說不的負面代價,竟然只證明了家長沒錯,卻沒有讓子女發展出能力。子女說不之外還要知道說好的目標在哪裡。家長需要去引導子女學會認得、並完成他們的V。
V可以被包容、被引導、被改變,可是V不能被否定。V如果被否定,輕則爆發子女衝突,重則子女喪失動力甚至輕生。
處在獨立轉換期的子女,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行為,因為身體、大腦和思考正在練習面對更複雜的世界。準大人的反應方式,常常集中壓縮在他們的情緒表現上。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情緒都在反映:察覺了落差的存在,也就是面對願景V的落差。
Strategy,中文稱它為策略,是子女的願景V與現況之間有落差,讓人產生情緒反應,迫使心中去察覺事物的條件和狀況,接著轉換為成長發展的策略。
不論情緒正面或負面,辨識出落差,把落差用正向敘述表達出來,心裡有力量正面應對落差,就會轉換為成長發展的策略。正向敘述,是承認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事物,都有合理性。情緒的合理性在於能夠反應出落差。大腦和心理的運作無法處理不存在的事物,人必須先承認與接納事物的存在,才能接著處理。準大人的發展過程中,學會「承認」落差非常重要。家長得放下對他們情緒的介意,聆聽並承認他們所處的落差狀態,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用經驗引導子女,把落差扭轉為成長發展的策略。
接納情緒→建立安全感→承認落差→轉換為策略。落差是中性的,有落差才會蓄積力量變為策略。完整的S,是從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內心的落差開始,從情緒和感受中學著承認「我真的有這個問題」。並練習以「正念」(mindfulness)好好活在當下,承認這些苦樂交融的事,沉澱自己的內心。與準大人合作發展應對S狀態,家長要先肯定情緒紅綠燈是中性的信號燈,接納聆聽子女的情緒。
累積知識是為生活方法鋪路,知識和方法是一體兩面。考試成績只是短期的成就,培養知識能夠找到方法,才是一輩子的效果。子女可以使用理性,尋找有證據、有邏輯的知識,並基於合適的知識找到方法,以滿足策略的布局來完成願景V。這種透過知識找到方法或工具,讓V能夠好好實現的狀態,我用「Approach」來代表。
家長面對子女成長發展的問題時,不免急著講理,常常略過V和S直接進入A講道理,結果變成令人討厭的說教、填鴨,甚至雞同鴨講。
理想上,教學是引導學生思考條件與邏輯,推演互動,最後得出答案,這才是完整的過程。學生心裡一旦有了答案,在意的分數被滿足,落差消失,學習的動力就沒了。於是教學體制只好用比拚成績來製造外在落差,擠壓學生繼續準備考試。
從聊天當中「解壓縮知識」,也是在培養子女「描述細節」的能力。在引導學生時,我也發現必須有深度的談話,才可以逐步整理出學生的願景V、策略S、方法A。許多心裡以為清楚的事,講出來才發現其實不清楚,反而會看到漏掉不相連的環節。
基於合理的方法A,執行實際的行動,讓子女按照自己的V在現實世界產出結果。這個狀態我用implementation一詞來描述。
學生缺乏動力,關鍵因素除了直升機與恐龍家長過度照顧,還有老師和家長們不鼓勵學生從小去動、去挑戰,原因不外乎是怕受傷、好管理。
孩子學習規矩和界線,難免有落差帶來的負面感受。大人扮黑臉帶來的不悅和壓力,會讓孩子難受哭泣。父母也想憐恤同情孩子的心情,不希望孩子受壓流淚,就想扮白臉。「要求界線規矩」和「顧念情緒感受」是二元論的衝突,也是黑臉、白臉的根本成因。規矩和界線,是對事情的要求。對人,則是待以慈愛寬容。所以,黑臉是「對事」(快快學到規矩),白臉是「對人」(負面情緒快快消失),兩難的關鍵在於「時間」。然而,學規矩和處理情緒都需要時間,家長務必耐心讓它們先後出現,不求同時發生。
VSAI不一定照順序出現,但因為連動,只要出現任何一個,都可以拉出後面另外三個狀態。辨識出VSAI的狀態後,接下來的關鍵應對是和子女同步面對狀態。許多家庭親子的衝突,我認為本質上主要是VSAI不同步,其次是VSAI中的某個狀態沒有被照顧到。明明兒子還在談在乎的V,但爸爸卻用A來講道理。
肯定V:要先無條件肯定、不以自身價值去判斷子女在乎的V狀態。
接納S:要聆聽、接納子女的S狀態。落差藉由家長的聆聽接納承認後,轉為策略。
論理A:深入和子女討論邏輯、講道理,好好認真面對A狀態。
堅持I:支持子女投入行動,全力以赴。最好能露臉陪伴,為他們鼓勵、吶喊、加油,堅持到有結果。
子女的成長發展,是正在雪花碎形的空格裡,用行動I一步步填答的過程。準大人子女會有自己在意的願景V,層層疊疊在S、A、I之中給自己的碎形填空。在大人眼中,或許可能會是微不足道的小確幸,甚至是干擾課業的無用之物。
面對轉換期的子女或學生,有時問了會被他們敷衍過去,甚至不搭理你,讓人覺得他們「不想溝通」以致動怒。而我的做法是先等等,因為問題很具體,子女會感受到關心的力量。等他們調適好前額葉的電流,就會跑來跟你講話。萬一答非所問,講的內容和本來的問題無關也很好,因為這會開啟另一個故事。
所有情緒議題,最終是要引導子女找到V,因為那是生命力量的起點。V決定了,其他才能跟上來。面對子女和學生時不做交換,而是真心看見和贊同他們的V,以及認真討論當中的S、A、I之各層細節,這是陪伴的真諦,也就是和子女的VSAI同步
子女能一致完整做到VSAI的範圍就放手,也就是能獨立的部分。還不能獨立的部分,家長便繼續陪伴、討論和協助。
VSAI一致性和完整性的起點,要從勇敢表達自己的主張開始。有主張就會有界線,責任的承擔範圍也會清楚,接著就要開始想辦法,最後付諸行動讓成果發生。
理論看起來很不錯,但感覺落實到現實又會變得很骨感XD要找出想法天馬行空的小小孩的V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