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又是伍德。伍德的日本生活進入第三週,似乎也終於開始慢慢進入正軌了。除了湊齊了上次(點我)說過的日本三神器,也終於和未來的同事們見面。應該是逐漸步上正軌了──吧?
雖然通知書上沒有寫內容,但這麼慎重其事,伍德心裡其實大概有底就是存摺以及My Number Card了。所謂的My Number Card某種程度上就像現代日本的身分證。日本在2016年用這個新制取代舊有作為身分證明的住基卡(住民基本台帳カート)。更重要的是,日本以往沒有身分證編號的概念,是到了My Number Card後才有一人一個編號。而包含健保、報稅等等業務都整合在My Number Card裡面,申請一張還是比較方便(大概就是台灣身分證+健保卡+自然人憑證等等)。
而在郵局取得存摺和My Number Card後,伍德某種程度上也總算是在日本站穩腳步。之前說沒跟系上登記存摺,會變成領薪水袋,也因為存摺及時抵達而變成轉帳──雖然伍德想想拿薪水袋一次看看好像也不錯就是了。
入職當日和系主任打過照面,便和同時入職的朋友一同跑了及做了不少行政手續。以往學生只管選課讀書做研究,但作為教師,就多了不少行政要登記、經費要申請、職前線上訓練得上,還得注意各種法規,特別別在會計採購上採雷(雖說真的要被整的話也不缺理由)。而伍德的日文雖說還過得去,但碰到一長串的行政解釋還是難免暈頭轉向(畢竟這些內容就算用中文,伍德也還是得消化);而且當談到伍德沒有料到和準備的內容,伍德的日文雷達還是會當機,這還真的幸虧一起入職的日本同事偶爾會Cover一下。
儘管為了各種行政忙得暈頭轉向,學術研究的腳步還是不能停歇。伍德入職沒幾天,系上恰好有研討會,還剛好和伍德的專長呼應。其他教授特地到伍德的研究室邀請,這伍德實在不能不去。幸好表現得應當算是稱職,也和對方有些不錯的討論。而另一方面,伍德也終究是得準備下學期上課用的簡報。特別這學期上的是選修課,不像一般的必修課內容都很標準,還真的得花時間思考和準備。
伍德入職時會有筆布置研究室的經費。在採買完必要的軟硬體後,伍德想要買書,而校內恰好就有書店。儘管是校內書店,但仍然有賣漫畫和推理小說等和學術較無關的書籍。而雖說從以前就略有耳聞,但實際在書店看到各種領域的書都有日文版、都有不同領域的教授在寫書還是讓伍德挺震撼的。以數學舉例,從基礎的微積分、到群論、李代數(Lie Algebra)這種很專業的領域都有日文版。伍德的經濟本科自然也是從個體/總體經濟學,賽局理論等等都有*1。而書局的店員聽到伍德要採購,還真是非常好客細心地替伍德解釋了系統怎麼用,甚至因為伍德是快要打烊前去的,問完後店員們還在門口敬禮送伍德離開,還真是讓伍德一下不太習慣。
在系上的教授會議和同事們碰過面後,兩天後伍德也去拜會了在入職過程中負責接待的教授。從他口中才知道,現在系上的大家對伍德的感覺是「很開朗和有元氣」,應該算是成功的第一步吧(還順道被推薦了幾間台灣料理──伍德都到了日本還要吃「日式台灣料理」嗎XD)。
接下來到十月才開學,還有兩三個禮拜可以準備。正像上次說的,船到橋頭自然直,相信一切不會有問題的。與此同時,伍德也得別總是埋首在工作,應該找時間好好觀光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呢。
*1. 伍德和同事討論這個問題,同事認為這讓學生很仰賴日文翻譯,造成和國際文獻對接比較困難。伍德一方面同意,但也認為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有這樣較為容易方便入門的書籍對知識推廣、乃至國家民族的知識保存絕對是正面效果。伍德一直認為國內也應該有類似的運動,去整理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