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帆跟青春期的兒子吵架,吵得不可開交,兒子氣她不尊重人,隨意進他的房間,翻動他的東西。美帆則是氣兒子懶惰不愛乾淨,簡直像睡在豬窩。美帆氣到不做飯,跑出去找朋友訴苦,順便透透氣。朋友跟美帆說,「我們要尊重孩子,尊重每一個生命,他們是獨立個體,不是任由我們愛怎麼控制就怎麼控制,要找機會跟孩子道歉。」美帆很震驚,因為從來沒聽過也沒想過孩子需要尊重,從小到大,爸媽就是她的天,她不知道叛逆、頂撞是什麼。
美帆說,個性難改,所以她去做志工,慢慢斷除不良習氣,從一個控制狂媽媽變成一個懂得尊重孩子的媽媽。美帆覺得做志工能自省能改變家庭的氣氛,所以她接引媽媽出來做志工,那一年美帆的媽媽阿寄六十五歲。阿寄中部人,從小無父無母,被大哥大嫂遠嫁三峽山區,舉目無親,一邊種茶、一邊料理家務,九個孩子,都是阿寄一手拉拔長大。
六十多歲的阿寄想起自己的命運免不了諸多埋怨,想不通自己的命運為何如此乖舛,一輩子做得要死要活,無人疼惜。直到加入志工行列,聽多看多,加上常聽老智者講人生的道理,才知道自己不是最可憐的那一個,比她悲慘的女人大有人在。阿寄的思維開始轉正面,雖然生活艱辛,但是她身體好,雖然無父無母,但是她有兄嫂扶養,雖然在婚姻中做牛做馬,但是九個孩子都善良都孝順。想通了之後,阿寄從此不再抱怨,每天跟環保車出門載回收,從六十八歲跟到八十八歲。
八十八歲的阿寄受到眾人關愛保護,已經不讓她跟車了,擔心她扭傷筋骨。阿嬤沒能跟車,只好每天做分類,一站就是一個早上,比年輕人還能撐。阿嬤說,「以前常常擔心孩子、孫子,生九個,一個想一小時,一天就過去了,把自己搞得很心煩,來做環保就不想了,只想著要怎麼分類,一邊分類一邊聊天,有幾個很愛鬥嘴、愛講笑話,生活很好過很輕鬆,不知不覺吃到快九十。」
老智者說,沒有煩惱的人最幸福,煩惱就是欲望的集結,想要這樣、想要那個,不想要那樣、不想要這個,每天都在跟自己的欲望打架,很多事因此擔擱做不成。無欲則剛,無所求則滿,三餐溫飽,身體健康,家庭平安,這樣就已經很幸福了,不要再求功名財富,功名財富求不來,要靠行善與做福,肯做就有了。
#尊重
#斷習氣
#無欲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