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日,看了一場期待許久的表演 — 2025火焰之舞 Feet of Flames。早在幾年前,我就計畫要看這齣踢踏舞劇,卻因為疫情被迫取消。幾年後,終於有機會再度踏入小巨蛋,也特別珍惜這場視覺和聽覺的饗宴。
這次我買了小巨蛋三樓正面座位,票價 $2480。雖然不是最近的位置,但正對舞台,視野非常完整。入場後,第一眼就被舞台吸引,那是由一塊塊硬木板拼接搭建而成的專業舞台,對踢踏舞而言,舞台就是樂器,舞鞋上的鐵片需要與木板敲擊,才能發出清脆的「踏」聲。
原來節奏能「被看見」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現場欣賞踢踏舞。在看表演前,我上網爬了一些文章...才知道踢踏舞(Tap Dance)起源於 1920 年代的美國,融合了非洲節奏與歐洲民間舞步,舞者本身就像是「打擊樂手」。當現場上百位舞者同時踏出節奏時,那種感受完全超出我的想像。節奏不只是聲音,而是一種可以「被看見」的能量。 腳步的快慢、隊形的整齊度、甚至舞者的動作與表情,全部都在敘事,帶領觀眾進入故事,這種視覺與聽覺交織的震撼,就是踢踏舞獨特的魅力。

火焰之舞的故事與精神
整齣火焰之舞以 愛爾蘭傳說 為背景,共分為上下兩幕。舞台上展現了:善與惡的對立 、森林中女神與精靈的神秘氛圍、自然元素的點綴,這些元素在舞台上並不是靜態的,而是透過舞步和音樂活了過來。就我來看,火焰之舞代表了「在傳統中創新」的精神,取材自古老的愛爾蘭神話,卻以現代舞蹈重新演繹。它不僅是故事的再現,更是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再生。

舞者與表演亮點
這次演出依然由踢踏舞傳奇人物 麥可.佛萊利(Michael Flatley) 領軍。他雖然已不再親自跳在舞台表演,但整場秀仍然帶有他的影子與精神。
而最讓我驚艷的,是來自加拿大的首席男舞者 盧卡斯.勞頓(Lucas Lawton)。他能在一秒內踢出20 下的高速節奏,精準又俐落。
除此之外,我還特別喜歡最後壓軸的場面,所有舞者齊聚一堂,數十雙舞鞋同時敲擊地板,節奏一波波湧來。加上輕快奔放的配樂,觀眾席的掌聲與歡呼聲幾乎快要把小巨蛋的屋頂掀開。
走出小巨蛋時,我耳邊還殘留著那清脆的節奏聲,真的是很棒的表演藝術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