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綱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2022
Alice(Anna Kendrick 飾)是一位看似過著正常生活的年輕女性,以為自己和男友和平相處,感情就完好無事,但她的內心卻被男友 Simon 的情感控制與心理虐待逐漸摧毀。
她常常過度焦慮,甚至出現拔頭髮、過度依賴手機的行為,生活裡的一切似乎都要小心翼翼,害怕觸怒 Simon。某次,她和兩位閨蜜相約旅行,短暫的遠離男友,讓她逐漸看見自己關係中的不健康真相。閨蜜們注意到 Alice 的異常行為,也開始質疑她與 Simon 的關係。
當 Simon 出現在旅行中,Alice 的焦慮完全爆發。朋友們試著介入,幫助她意識到自己正處在心理操控與情感虐待的漩渦裡。最終,Alice 必須做出選擇:
是繼續困在控制與恐懼中,還是勇敢擺脫,找回屬於自己的自由與自我?!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 / 圖擷取自車庫娛樂
觀影心得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 當愛情成為壓抑,友情就是救贖
在《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中,Alice 一直深信只要與男友保持「和平相處」,這段感情就能持續安然無事。她選擇不去挑戰、不去衝突,把所有的情緒壓抑下來。表面上,愛情似乎因此維持了和諧,短期內也看似快樂,但長期而言,這種壓抑終究會讓內心的封鎖線被突破,所有深層的情緒會一次性爆發。
在情緒爆發之前,身體往往會先發出警訊。Alice 就是如此,當她無法抒發情感時,她選擇把自己關在廁所,從最初的「扯頭髮」到後來演變成「拔頭髮」,這些行為正是內心焦慮與痛苦的外在展現。電影的手法及內容的走向,可以看見Alice 心理壓力如何悄悄轉化為身體的異常反應。
在愛情中,我們常常顯得盲目。因為愛一個人,我們會自動抵銷對方的缺點,甚至合理化對方的控制或傷害。這種合理化並非刻意,而是因為我們總是以「第一視角」去經歷愛情,因此深陷其中,難以抽離。
然而,朋友的重要性就在這裡被凸顯出來。朋友並非身處關係核心,因此能以「第三視角」去觀察。他們或許看不到全部,但至少能看見其中歪曲、不正常的地方,並在適當的時刻將被愛情溺斃的人拉出來。這正是友情最可貴、最必要的價值:在我們迷失於愛情的盲點時,給予提醒與支持。
《親愛的愛麗絲》不僅是一部探討情感虐待的電影,它更深刻揭示了「壓抑」對身心的消耗,以及友情在危機中所能扮演的救贖角色。
愛情不該是壓抑與妥協,而是相互成就與尊重;
而真正的朋友,會在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時候,幫助我們重新看清真相。
觀後省思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 看見隱形的傷害,學會選擇自己的幸福
1.愛情:壓抑、隱形傷害、盲目愛
- 壓抑並不等於和平
電影呈現了愛情裡權力不平等的現實。Alice 一再合理化 Simon 的行為,試圖維持「和平」,但最終只是壓抑自己,直到情緒與身體反應失控。
在感情中,表面的和諧若是建立在自我壓抑之上,終將帶來更深的傷害。短期或許能避免衝突,但長期累積後,情緒一定會以更激烈的方式爆發。
- 隱形的傷害比想像中更深
Simon 對 Alice 的控制並非透過拳打腳踢,而是心理上的操控與壓迫。這種無形的暴力常被社會忽略,卻讓人窒息。
- 愛情容易讓人盲目
當深陷感情時,人們容易自動合理化對方的缺點或控制行為,甚至說服自己「這就是愛」。這種「第一視角」的盲點,使人難以察覺自己正在受傷。
“I know it sounds crazy, but it feels like sometimes he can read my mind. And when he can do that, it feels like there’s nowhere that I can be alone. I never know what will make him angry, so I spend all this time trying to be good and thinking of ways to be better to purify my thoughts. But you can’t. It’s never good enough.”- (Alice, Darling)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有時他感覺就像能讀懂我的想法。當他能做到這一點時,我感覺自己無處可去。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會讓他生氣,所以我一直努力,但永遠不夠好。 」-《親愛的愛莉絲》
2.健康:身體反應、失去自我
- 身體是心理的鏡子
當內心無法表達,身體往往會透過焦慮行為(如拔頭髮)來釋放壓力。這提醒我們要注意身體的小細節,它們可能是心理困境的外顯警訊。
- 健康的愛情需要平等與尊重
愛不應該是壓抑與恐懼,而是彼此成全。若一段關係讓人失去自我,那麼再美好的承諾也只是枷鎖。
Our bodies remember what our minds try to forget.
身體會記住,心靈想要遺忘的事。
3.友情:救贖
- 朋友是救贖的力量
真正的朋友能以「第三視角」看清一段關係中的不平衡,並在適當時刻伸出援手。友情因此成為抵抗情感虐待的重要支撐。
A friend is someone who knows all about you and still loves you.
朋友就是那個明白你的一切,卻依然愛你的人。 - Elbert Hubbard
4.自己:拿回選擇與決定權
- 傷害不只有身體,也包括你的開心
Alice的男友雖然都沒有真的實質對她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但是語言有時候才是最傷人的刃。要把自己的選擇權交到自己的手上,主動去選擇誰可以靠近你,主動去淘汰誰可以從你生命中離開,要記得自己永遠擁有選擇權!
No one can make you feel in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
沒有你的同意,任何人都無法讓你覺得自己卑微。- Eleanor Roosevelt
5.日常練習
個人層面:
- 在關係中,我是感到被尊重,還是常常壓抑自我?
- 留意身體的小信號:焦慮、失眠、反覆的小動作,都可能是心理壓力的外顯。
- 在愛情中保持「自我空間」,避免因為害怕失去對方而放棄自我。
人際關係層面:
- 當朋友出現異常行為或退縮跡象時,不要急著批評,而是嘗試成為傾聽者與支持者。
- 建立「支持網絡」,因為他們可能是你在迷失愛情時的提醒者。
未來生活層面:
- 在感情選擇上,將「平等、尊重、信任」作為基礎,而非單純追求激情或表面的和諧。
- 遇到不確定的情感狀況時,可以主動尋求外部協助(心理師、求助資源),不要讓自己獨自承受。
- 學會「第三視角思考」:當陷入情緒時,嘗試換位思考,問自己:「如果我是旁觀者,我會怎麼看待這段關係?」
經典台詞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
-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瘋,但是有時候,他好像能讀懂我的心思,讓我無處可以真正獨處。」
- 「你只是裝作柔弱可憐的受害者。」
- 「我是什麼?西蒙愛我。我很快樂。這是你認為的愛嗎?」
- 「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會惹他生氣,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試著做好,試著想辦法變得更好。但你做不到,永遠都不夠好…但至少他沒有傷害我或做什麼」
- 「我不能再犯錯了」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
觸及「隱形暴力、心理操控、自我迷失」等議題
適合觀看的族群 /《親愛的愛莉絲》(Alice, Darling)
- 對愛情與心理關係議題有興趣的人
- 正在經歷或曾經經歷不健康關係的人
- 女性觀眾(尤其是年輕女性)
- 喜歡心理劇、慢節奏內心戲的人
++ 喜歡『觀影筆記』的朋友歡迎加入【隅光映像】++
++ 不定期更新【隅光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