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找「臼井靈氣怎麼學、三階差在哪、符號怎麼用、遠距可不可行」嗎?本篇一次講清楚:用 Shoden→Okuden→Shinpiden 的學程路徑對齊目標,以 Cho Ku Rei/Sei He Ki/Hon Sha Ze Sho Nen 對應情境操作,搭配十二手位的最小可行練習與倫理邊界,讓方法可複製、成果可追蹤。你將知道何時啟動、如何收束、怎麼記錄成效,並快速評估是否進入進階培訓或課程;重點關鍵字到位:靈氣、Reiki、能量。
為何說 Usui 是各派的共同語言?
提問:不同派別這麼多,為什麼學會臼井的「基礎語法」,就能與多數系統互通?本段說明 Usui 的底層邏輯與共識,幫你快速建立判斷框架。
- 共同基準.三件事: 1)傳承與 attunement,確保啟動流程一致,能量表徵穩定; 2)五戒與倫理,界定邊界、同意與互信; 3)手位與符號語法,提供可重複的操作骨架。
- 跨系統可讀性:多數進階體系(如 Karuna、Angelic、Sekhem/Seichim),皆以 Usui 為前置條件或等值能力,因為它定義了「怎麼啟動、怎麼連結、怎麼收束」。
- 應用範例: 👉 新手只學會十二手位與一個符號,也能完成 10~20 分鐘的自我調頻; 👉 專業者以相同骨架,替換符號與意圖,即可橫向擴展到空間淨化、關係和解。
三階學程與學習成果(Shoden/Okuden/Shinpiden)
提問:三階到底差在哪裡,學完要具備什麼能力?本段用成果導向講清楚,幫你對齊期待與進度。
Shoden 一階|打底與自我調頻
- 你會學到:能量啟動與收束、十二手位、基礎感知(熱、麻、跳動等)。
- 可交付成果:完成 21 天自我練習紀錄,能描述個人體感、睡眠與情緒變化。
- 實作例:失眠者以「頭面→胸腹→腹腔→四肢」四區塊,每區 2~3 手位,各 2~3 分鐘,兩週觀察入睡時間縮短。
Okuden 二階|符號語法與遠距連結
- 你會學到:三大符號的啟動、疊加與收束,遠距流程與書寫意圖卡。
- 可交付成果:可在同意前提下,為不在場者進行 15 分鐘的支持,並留下紀錄回饋。
- 實作例:考前焦慮者,先以和諧符調情緒,再以力量符穩定專注,最後以遠距符連結當日考場。
Shinpiden 三階|傳法、設計與指導
- 你會學到:點化流程、課程設計、倫理與風險管理、學員回饋機制。
- 可交付成果:能獨立規劃 3~6 週的基礎教學或培訓,制定安全與同意流程。
- 實作例:設計「21 天自我調頻」挑戰,整合打卡、SUDS 壓力量表、每週一次線上諮詢。
名詞對照表(中/英/日)
- Shoden|初傳(初階)|初伝(Shoden/しょでん)。
- Okuden|奧傳(進階)|奥伝(Okuden/おくでん)。
- Shinpiden|神傳(師資)|神秘伝(Shinpiden/しんぴでん)。
- Cho Ku Rei|力量符|チョクレイ(Cho Ku Rei)。
- Sei He Ki|和諧符|セイヘイキ(Sei He Ki)。
- Hon Sha Ze Sho Nen|遠距符|ホンシャゼショウネン(Hon Sha Ze Sho Nen)。
- Attunement|點化/靈授(Reiju/伝授)|霊授(Reiju/れいじゅ)、伝授(Denju/でんじゅ)。
- Five Precepts|五戒|五戒(Go-kai/ごかい)。
- Reiki|靈氣|霊気(Reiki/れいき)。
三大符號:用途與邊界
提問:三個符號看起來很像,何時用、怎麼疊、有哪些不該做?本段用「情境→語法→邊界」三步驟說清楚。
1.Cho Ku Rei|力量符——聚焦、加強、啟動
- 情境:需要提升專注、清理雜訊、為手位「上電」。
- 語法:啟動 → 畫符於手心/關鍵部位 → 短語收束(如「清晰、穩定、專注」)。
- 邊界:避免過度使用於高壓或失衡狀態,先和諧、後加強。
- 例:長途駕駛前於肚臍與雙掌啟動,各 1~2 分鐘,搭配深呼吸 10 次。
2.Sei He Ki|和諧符——情緒整合與習慣重置
- 情境:情緒起伏、睡前反芻、舊習慣觸發。
- 語法:啟動 → 於心輪/眉心畫符 → 設下具體但溫和的意圖句。
- 邊界:不以符號取代對話、諮商或醫療,遇創傷議題轉介專業。
- 例:面試前 3 分鐘,覆手心輪畫符 3 次,配合 4-6 呼吸節奏。
3.Hon Sha Ze Sho Nen|遠距符——超越距離的連結
- 情境:人不在場、時段不一致、跨空間支持。
- 語法:取得同意 → 書寫對方姓名與意圖 → 啟動遠距符 → 送出和諧符與力量符 → 收束。
- 邊界:必須有同意,不做未同意或操控性意圖;不對緊急醫療情況做延誤處置。
- 例:家人術後恢復,約定每日 21:30 遠距 15 分鐘,三週回顧睡眠品質與情緒曲線。
十二手位:最小可行練習(10~20 分鐘)
提問:沒時間、記不住手位怎麼辦?本段提供能完成、能追蹤的最小版本。
- 四區塊×三手位: 1)頭面:前額、後腦、顳側; 2)胸腔:胸口、心窩、肩鎖區; 3)腹腔:上腹、臍周、下腹; 4)四肢:手背、掌心、膝上。
- 節奏建議:每手位 2~3 分鐘,總長 12~18 分鐘,初學以計時器輔助。
- 收束:腹部停留 1 分鐘作結,深呼吸 6 次,心中道謝。
一週實作安排
- 週一~週四:自我練習(四區塊)+ 30 秒心得筆記;
- 週五:專注於一個主訴區塊,加強該區 2 手位;
- 週末:自由練習或身體掃描,建立與身體的「對話」。
典型情境案例
提問:到底能不能在生活裡用得上?以下以「短流程」展示。
- 睡眠不穩:睡前 15 分鐘,先心輪和諧,再前額與後腦加強,最後腹部收束,連續兩週觀察入睡潛伏期。
- 演講前緊張:心輪畫和諧符 3 次,呼吸 3 分鐘;喉輪覆手 2 分鐘說出關鍵句;雙掌畫力量符結束。
- 遠距支持長輩:約定時間,同意在案,寫下姓名與意圖,啟動遠距符 1 次,送出和諧與力量各 3 次,總長 12~15 分鐘。
常見誤解與風險管理
提問:有哪些坑要避開?怎麼做才安全?
- 「越久越好」的迷思:過度刺激可能造成疲乏或頭重,建議以「最小有效量」起步。
- 「可以取代醫療」的誤區:靈氣屬身心靈調理,非診斷、非處置,遇急症先就醫。
- 未經同意的遠距:倫理紅線,不以操控或干預為目的;必要時可做自我調適或空間淨化。
- 行動守則:同意在前、紀錄在中、回顧在後,任何不適即停止並尋求專業。
進階之路與選課檢核(何時走向 Karuna/Angelic 等)
提問:基礎打好了,怎麼評估進階?
你可能已準備好: 1)連續 21~42 天穩定練習; 2)能清楚描述體感、情緒與睡眠變化; 3)理解三符號邊界與倫理; 4)完成 3~5 次經同意的遠距紀錄。
選課檢核表:
- 進階體系需具備 Usui 等值證書;
- 教學大綱含安全與風險管理;
- 透明收費、可查服務內容與諮詢機制;
- 有回訓或社群支持。
路徑建議:先穩固 Usui,一次只加一個進階譜系,避免方法堆疊而失去一致性。
記錄、評估與成效追蹤(簡易量表)
提問:如何避免「感覺派」,把成效記下來?
- 三欄日誌:時間/主訴與手位/SUDS 0~10(壓力主觀分數)。
- 每週回顧:挑三個觀察點——入睡時間、晨醒精神、白天情緒起伏。
- 月度小結:以 200~300 字描述變化與下一步計畫。
參考與延伸閱讀(指引)
- 臼井甕男(Mikao Usui)相關教材與五戒傳承。
- 土居裕(Hiroshi Doi)臨床紀錄與實務經驗。
- William Lee Rand(The Healing Touch/Holy Fire 系列)之教學框架。
- 備註:以上為方向性參考,實作以你的導師、課程手冊與當地法規為準。
FAQ
- Q:一階多久有感? A:以每日 10~20 分鐘,兩週觀察睡眠與情緒,多數人能感到穩定與放鬆。
- Q:符號可以一次用很多嗎? A:建議由少到多,先和諧、再加強,必要時才疊遠距。
- Q:遠距一定要對方同意嗎? A:是,這是倫理底線,也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 Q:何時該找專業? A:急症、創傷議題、嚴重憂鬱或自傷風險,請先就醫或尋求心理專業。
總結|把 Usui 當成你的日常語法
臼井靈氣是一種跨派系可互通的基礎語言,先把字母學好、再掌握文法,任何進階都讀得懂、用得準;Shoden 打底身心覺察與十二手位的節奏,Okuden 以三符號建立情境對應與遠距連結,Shinpiden 則完善傳法、教學與風險管理,讓學習由內而外穩定擴張;
Cho Ku Rei 主聚焦與加強、Sei He Ki 主情緒整合與習慣重置、Hon Sha Ze Sho Nen 主跨時空支持,三者皆須先取得同意、依序啟動與收束,尊重邊界才有真正的效力;
十二手位以四區塊完成每日 10~20 分鐘的自我調頻,連續 21 天即可在睡眠、情緒與專注上看見可感知的變化;
遠距與在席皆遵循「先和諧、後加強、再收束」的流程,遇急症或創傷議題以醫療與心理專業優先,靈氣不取代治療而是輔助;
以三欄日誌與 SUDS 量表將體感化為可追蹤的數據,讓 Reiki 練習不只憑感覺而有證據;當基礎穩固、紀錄完整,再依目標評估是否進入 Karuna、Angelic 或其他譜系,並檢核師資、課綱、服務與收費的透明度;
把 Usui 放進日常,讓能量成為可靠的工具,而非偶然的靈光——這就是從初學到高階的共同語言。
醫療免責與倫理聲明
本內容僅作為身心靈自我保健與學習參考,非醫療建議,也不替代任何診斷、治療或處置。出現急性或持續惡化的症狀,請立即就醫;涉及心理創傷或自傷風險,請聯繫專業人員。所有遠距或在席支持,務必事先取得當事人明確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