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找「Angelic Reiki 是什麼、與 Usui/Karuna 有何不同、如何開始」的可靠整理嗎?這篇以實務為導向,先用白話說清定義與原理,再拆解點化與臨床流程、常見體感與適用議題,並補充遠距與群體應用的要點;最後給你自學路線、課程/培訓選擇、服務流程與收費參考,以及術後 48 小時照護與安全倫理,讓你一次讀完就能做決策。天使靈氣的關鍵在「讓位」——把身心交託給神聖臨在,由天使完成療癒,施作者僅作清明的管道,療癒也因此從「我施作」轉為「讓更高秩序運作」。關鍵字:靈氣、Reiki、能量。
為何是「讓位」:定義與本質
定義:天使靈氣(Angelic Reiki)是一種以「天使/大天使為主導」的靈氣系統,點化(attunement)與療癒均由天使界完成,教師或療癒師的角色是召請、持場與見證。它延續 Reiki 的普遍生命能量觀,但將主導權明確「交託」,因此更強調臣服、合一與神聖臨在。
比喻:把身心的電路插上更高電壓、純淨穩定的「天使電網」,施作者不是發電機,而是一條乾淨的光纜。
關鍵特徵:
- 由天使完成點化與療癒,符號不是核心,態度與交託才是核心。
- 常見體感為安寧、被擁抱感、溫暖或微震;過程中可能出現釋放(情緒、夢境、淨化反應)。
- 適配議題偏向靈魂層次:寬恕、跨世代模式、創傷後的意義復原、合一感。
應用範例(1):個案 A,有長期的罪疚與惡夢,在 3 週 3 次的天使靈氣後,惡夢頻率明顯下降,並主動與家人修復關係;伴隨數日的倦怠與多夢,經記錄與飲水休息後緩解。
起源與傳承(Kevin Core 系統脈絡)
創立:2000 年代初由 Kevin Core 與 Christine Core 於英國系統化推廣,強調「由天使完成 attunement」之獨特性與標準課程結構。
傳承:多採分級培訓,常見為初階(自我與他人)、進階/師資路徑;課綱包含召請、持場、臨床倫理與遠距應用。
教材精神:回歸「請求—允許—見證」,以簡馭繁,不以技法炫技為重。
應用範例(2):學員 B 無相關背景,先以 21 天自我練習建立「召請—臨在—收束」的身體記憶,再進入實體課程;課後以 6 週案例練習(10 案)完成師資級認證需求。
運作原理:交託、頻率與「由天使完成」
交託(Surrender):將個人意志從「企圖達成某結果」切換成「允許最高善展現」,避免以自我期待干擾場域。
頻率與共振:天使頻率被視為更高更穩定的秩序能量,召請後,個體場域與之共振,促發調頻與釋放。
角色定位:
- 療癒師:清場、召請、穩場與收束,避免投射,維持中性慈悲。
- 個案:願意、覺察、承接與照護;尊重身體的節奏。
符號與意圖:有符號傳承,但非必要條件;意圖與臣服才是引橋。
應用範例(3):對焦「長年關係反覆衝突」之主訴,召請大天使米迦勒與拉斐爾,僅設定「就最高善」;過程中個案胸悶轉為深呼吸,自述想起童年事件,次日主動與伴侶對話並安睡。
點化與實作流程
點化(Attunement)流程重點
- 準備:清場、說明、同意書與禁忌核對,短靜心。
- 召請:以簡潔語句邀請大天使與高我臨在,教師守場,不加企圖心。
- 傳遞:由天使完成 attunement,學員保持自然呼吸與覺察。
- 整合:回返身體、接地、飲水與 21 天自我練習。
臨床療癒標準流程(建議 45–60 分鐘)
- 導入:簡述流程、辨識主訴與界線,設定「最高善」的允許式意圖。
- 建立場域:清場、接地、召請;療癒師退位,保持中性。
- 安置與見證:手位可簡化為「心—頭—腹—全身」四段,重點在臨在與持場。
- 收束:感謝—封印—接地—復盤;交付術後 48 小時照護建議。
應用範例(4):遠距一對一,以視訊進行導入與收束,中段靜音 25 分鐘;個案回饋「手心熱流與胸口放鬆」。
遠距與群體療癒(操作要點)
- 遠距:約定時間、載具與收束方式;過程簡、語少、場穩。
- 群體:以「共同主題」持場,避免個別解讀,強化接地與收束儀式。
- 紀錄:不預言、不評分,僅記錄體感、情緒、夢境與生活微變。
適用議題與體感:何時選擇 Angelic Reiki
議題光譜:
- 跨世代與家族模式、寬恕與和解、悲傷與失落、創傷後的意義建構。
- 精神性探索與合一經驗、價值與召喚感、身心壓力調頻與睡眠品質。
常見體感:溫熱、輕震、淚流、深呼吸、夢境活躍;偶見排毒樣疲倦。
評估建議:目標若偏向陰影工作與創傷深潛,可先考慮 Karuna;若偏向日常調理與基礎穩定,Usui 亦合適;而 Angelic Reiki 適合在「願交託於神聖臨在」的心態下工作。
應用範例(5):
- 案例 C(悲傷):喪親三月後,三次療程,主述胸悶減輕、睡眠改善,能回憶而不再崩潰。
- 案例 D(自責):與父親關係長期緊繃,一個月兩次,出現「主動擁抱」的行動轉變;並伴隨兩日情緒波動後歸於平穩。
與其他系統比較:Usui/Karuna/Angelic 的取向差異

Usui/Karuna/Angelic 系統比較表
自學、課程與服務選擇:如何開始
自學路線: 1.每日 10–20 分鐘「召請—臨在—收束」練習,配合呼吸與書寫,連續 21 天。 2.建立個人「接地儀式」:喝溫水、掃光身、足底覺察,收束更乾淨。 3.記錄夢境與生活微變,以週為單位回顧,不急著下結論。
課程(教學/培訓)選擇清單:
- 師資傳承是否清楚、課綱是否包含倫理與術後照護、是否安排 6–10 案練習期。
- 是否鼓勵學員「不解讀、不灌能、不預言」,而是見證與陪伴。
服務與諮詢:
- 首次體驗:建議 45–60 分鐘;過程以簡語與沉默為主。
- 收費示意:單次 60 分鐘,NT$1,500–2,500(僅示例,實際依地區與資歷而異)。
- 方案設計:3 週 3 次為一循環,中間搭配自我練習與睡眠衛教。
術後 48 小時照護與安全倫理
- 照護重點:多飲溫水、早睡、清淡飲食、降低外界刺激;允許情緒波動,避免過度解析夢境;持續接地。
- 安全與界線:不替代醫療、心理治療或用藥,若有急性身心症狀應先就醫;會談內容保密,尊重個案主權。
- 可能反應:倦怠、淚流、夢境活躍、舊記憶浮現,通常 24–72 小時內緩解;若超過一週或影響日常,請與專業人員討論。
- 免責聲明:本系統屬身心靈輔助實務,非醫囑與治療之替代。
名詞對照(中英)

名詞中英對照
常見 FAQ
- Q:我在療癒中沒有明顯體感,是不是就沒有效果? A:不是,體感與成效並非一一對應,請以睡眠、情緒穩定度、人際互動與生活決策的微調來觀察 1–3 週的變化。
- Q:需要先學 Usui 或 Karuna 才能學 Angelic Reiki 嗎? A:不一定,視你的心性與導師門徑;若你偏向方法導向,可先從 Usui 打底。
- Q:可以遠距嗎?會不會打擾我上班? A:可遠距,建議與療癒師約定 45–60 分鐘的安靜時段;若在上班時段,至少保留前後各 5 分鐘的接地。
- Q:兒童或動物適合嗎? A:可以,但請由監護人或飼主知情同意,時間縮短,並加強收束與補水。
- Q:會不會出現強烈淨化反應? A:少數情況會,通常 24–72 小時緩解;如影響生活或有既往診斷,請先諮詢醫師與心理專業。
- Q:我可以在療癒中設定「想要的結果」嗎? A:請把期待放下,改以「最高善」為意圖,讓位給神聖臨在。
總結
天使靈氣(Angelic Reiki)的關鍵是把主導權讓位給神聖臨在,由天使完成點化與療癒,施作者只需清明地持場與見證。 它的起源與傳承清楚,課程設計由基礎到師資層層遞進,重視倫理、收束與案例練習。
其運作原理是以交託取代操控,讓個體場與更高秩序共振,鬆動深層印記並回到安穩。 實作流程以準備—召請—見證—收束為主軸,手位可簡、臨在要穩,遠距與群體亦能等效進行。
適用議題鎖定寬恕、家族與跨世代模式、悲傷整合與合一經驗,體感多為溫熱、明亮與平安。 與 Usui 與 Karuna 相較,它對工具依賴更低、對心性要求更高,適合願意「交託」的人。
入門可先自學 21 天呼請與接地,再評估進入課程或培訓,服務建議以三週三次為一循環並搭配居家練習。 術後 48 小時以補水、休息與接地為主,允許情緒與夢境波動並以書寫整合。 全程遵循安全與界線,不替代醫療或心理治療,尊重個案主權與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