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投資人,你是不是常常覺得:
「今天績效好,我就是投資高手。」
「今天績效差,我怎麼又變笨蛋了?」這樣一來,整個人就像是被市場牽著走,心情比 K 線還波動。
但如果有人告訴你:績效其實只是副產品,重點在於清理自己?
零極限的核心
零極限(Ho‘oponopono)的精神是:
- 一切都是「內在資料」在運作。
- 眼前看到的世界,其實是自己潛意識的投射。
- 真正的自由,是回到零,在零的狀態下,自然接收靈感。
所以,不管你今天是賺錢還是賠錢,那都不是「市場對你怎樣」,
而是 你內在的資料正透過市場演給你看。
如何應用在投資操作
1. 績效出來的那一刻
不是怪市場,不是怪主力,更不是怪自己,而是:「我承擔 100% 責任」。
因為這是我的資料投射出來的,我要做的不是糾結,而是清理。
2. 清理當下的念頭
看到紅字,腦袋開始想:「是不是要報復性操作?」
看到綠字,心裡又想:「是不是該 All in?」
這些念頭都是「資料」——不是真實的靈感。
所以,心裡默念:
- 對不起
- 請原諒我
- 謝謝你
- 我愛你
然後,等心安靜下來。
3. 等待靈感,而不是衝動
清理後,有時候會突然浮現一種「安靜的確定感」,
它不像貪婪或恐慌那麼吵,而是很穩、很自然。
這就是靈感。
投資的行動,應該跟隨這股安靜的清晰,而不是腦袋裡的劇場。
績效只是副產品
清理不是為了讓績效變好,而是為了讓自己不再被績效綁架。
當心回到零,你就不會因為賠錢而焦躁,也不會因為賺錢而自滿。
你只是在「清理—靈感—行動」的循環裡前進。
績效?它只是過程的副產品。

投資裡最難的對手,不是市場,而是你自己的資料。
每天清理,讓自己回到零,你就會發現:
市場不再是洪水猛獸,而只是你練習臨在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