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

含有「對不起」共 8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語文區的故事。那天,我突然聽到中班有個小女孩大哭,我立刻走過去問發生什麼事了。看到她和一個大班的孩子站在一起,大班的孩子在玩點讀筆。 小女孩哭得好淒慘,一手摀著另一隻手,看我走過去.大聲地指向大班男生說哥哥打我 我轉頭看向大班的男孩,他立刻露出一副有點驚恐的樣子。但是我
我們是如何學會用道歉,來交換一點點安全感的? 在你的生活裡,是否也上演著這些小劇場? 會議室裡,你只是想提出一個小建議,開頭卻是:「對不起,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走廊上,有人匆匆走過,你下意識地側身並脫口而出:「啊,不好意思。」 訊息框中,你想請對方幫個小忙,打出的第一句話卻是:「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9/25
本地人普遍的使用「對不起」習慣,這現象是有,但很多其實是語言使用的通俗性。從語意來說,那其實是不當使用的。「對不起」(I am sorry),是做錯事才須使用的。若是妨礙了他人,或是要打斷別人說話時,說「不好意思」(Excuse me)就行了。 確實,常道歉,除了意圖取得他人的認可,也是冀望他人的喜愛,這是心理衛生問題。我寧可希望這只是盲目跟從錯誤使用語言的現象。 有一例來說明這種將錯就錯的現象,許多電視記者或是名嘴,外景介紹某件事物時,都會說,我「身後」的那個東西,「身後」是身故之後,不適合用來說明我這個人身體後方的東西。這個就是語言盲從的一個範例。
投資者用零極限,不是為了績效變好,而是讓自己不再被績效綁架。當心回到零,操作自然跟隨靈感,績效只是副產品。
Thumbnail
投票
如果發現因為誤解而被封鎖了,你/妳會?
這篇文章探討一位老師對學生的負面態度如何影響學生及其同學。故事描述李素素因家庭背景而被同學排擠,在一次事件中,同學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試圖與她交朋友,但老師的負面回應卻澆熄了他們的熱情,也讓李素素再次陷入孤立。文章質疑老師的教育方式,並引發讀者對師生關係和社會偏見的思考。
Thumbnail
有些老師真的很不是東西😡😡😡
ESME的故事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快意恩仇
憤怒的人,內心其實充滿悲傷。 請你擁抱她的悲傷,告訴她不用這麼用力。 你會被聽見、會被理解的。
有時候一句 我不是那個意思聽起來像解釋,卻又像逃避 明明知道話會傷人,還是脫口而出,冰山底下藏著太多沒被看見的情緒 當對方說出刺耳的話時,不急著反擊,而是先問問自己 他是不是在用這種方式,喊著想被理解? 「不是每一次真心,都能被真心以待」真的好扎心,但也更讓人珍惜那些願意努力接住彼此的人 愛的表達真的各種各樣,如果能多一點耐心,試著用對方的頻道去接收,也許能少很多誤會,多很多理解
Lesl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3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如果說的人能意識到自己的話傷到人了,其實只是想要被理解; 如果聽的人能夠從刺耳的話語中,看見對方的難受,我們都能好好接納對方。 很難,要花時間練習,但我們其實都不想傷害對方。
「天青色等來煙雨,而我等到了你」⋯長大。 昨天傍晚前下了一陣急雨,就只有在公司頭頂上;大概是兒子👦不斷跟老天爺祈求,想要看見彩虹🌈連宇宙都聽到了一半⋯ 客人離開公司說:「下雨了☔️我可以淋雨,可是鞋子不行」 我拿了很多塑膠袋幫打包,結果,老天爺也聽到我的心聲;我打包好,雨也停了。 感覺甚
Thumbnail
三人沒看到的是,黑森老師微微一笑,拿出魔杖向外面揮動,念出一串咒語「修修復」。地上的花瓶碎片忽然自己飛起來拚湊,很快就回復原狀了。 然後,就像之前的許多次一樣,這次被懲罰的學生已經忘記黑森老師的魔杖了,只會記得犯錯之後的心情…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後悔#責任#對不起
關於我的二、三事(五十七) 其實我一開始的想法⋯如果老是「存心想人幫忙」⋯是不行的!別人沒有義務「一定要幫忙」,所以必須先「自助才會天助」,如果自己遇到困難都沒有想解決的心⋯老是想要靠別人幫忙,後果都不會太好!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靠山山倒 靠人人倒 靠自己最好」,凡事靠別人⋯遲早有一天沒人肯幫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5/10
嗨,晨安!我年漸增漸覺“上天”留下我們一定有其“用意”!小時病重幾回邊緣救下!我相信您今之所處定有他日的前程,是的,先自助自有他助!
宇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0
林漢清 我也覺得~不死!有其意吧
「雖然我尚未完全理解這一切,卻感受到了唸誦『我愛你』的力量。這件事看起來十分無害,畢竟一直說『我愛你』會有甚麼害處呢?沒有。事實上是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