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展覽推薦|《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觀展心得筆記|北美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展期倒數啦!(9/21 是展期最後一天)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在 IG、Threads 上看過很多關於這個展的照片或影片分享,不論是已經去看過展,還是準備要趕死線看展的讀者,都歡迎你繼續看下去,也許會對展覽有更多的感覺!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先來看看這個展覽名稱!為什麼展覽題名是「你的好奇旅程」呢?因為是以觀眾為主體,所以主詞是「你」,因為「好奇」去參與所形成的這場「旅程」,不僅是讓觀者在作品間移動,而是讓你在每一件作品之間打開感官的過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是位冰島裔-國籍丹麥的藝術家~這次展出了他的 17 件作品,包含裝置、繪畫、雕塑、攝影等不同形式,橫跨他 30 多年來的創作歷程,也是這些作品第一次被完整介紹到亞洲五個國家(新加坡、紐西蘭、台灣、印尼和菲律賓)。


《循環扇》

其中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循環扇》這件作品!我一開始是在 Threads 上看到有人分享,完全不知道這其實是展覽的ㄧ件作品。因為它就在北美館大廳,不像一般作品,有清楚固定的牆面或展牌,一度還以為是美術館的設備壞掉!大家在社群上的反應也超有趣,有人問「這是故障的電扇嗎?經過的時候有點怕被打到」,有人說「在美術館看到什麼都不奇怪」,討論熱度意外地高。

但我真的理解這件作品的意義,是在實際去看展、聽媽媽講解後才知道的。那不是一台單純吊在空中的電風扇,而是一種「空間對話」。它靠著葉扇轉動產生的氣流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空間中隨機擺盪、旋轉,看起來像失控,其實是透過氣流與環境不斷互動,讓風扇化被動為主動。這樣的動態,也讓原本只是經過的觀眾,會忍不住停下腳步多看一眼,讓我們在這個公共空間多停留一點時間、多感受一點。(我最近還有在 Threads 上面看到有舞者跟那台循環扇互動,超酷!)

我覺得這就是一件作品被看見、被討論、被誤會也被理解的迷人之處。不只是擺在展場裡,而是能延伸到現實生活與網路上的各種角落,讓「好奇」成為真正啟動作品的一部分。


《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

另外,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那是一座會持續噴出水的裝置,是以冰島上的噴泉為發想,在噴泉上用規律閃爍的高頻閃燈,每一閃,就像把時間暫停一樣,水流像是被凍結在空中,那個高頻閃光造成的視覺暫留,搭配聲音與水的晶瑩剔透,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水晶!

還記得那時候媽媽叫我們猜那到底是不是真的水,我還很篤定地說「不是」,結果居然真的是水!那一刻我有種小小的震撼,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只是「看起來像」?


還有很多我覺得很特別的作品!

像是《風的書寫》、《太陽繪圖》,以風力和陽光為繪圖工具,見證熱和風的存在;《冰河的最後七天》居然只有第一個最大的是從冰島海邊撿回來,其餘是用演算法算出來,並且是用青銅鑄模的作品,冰塊與玻璃球是象徵每天冰塊融化後的大小及融化後形成水的重量;用銅來鑄模,是因為銅是千年不壞與冰塊消逝無存形成了對比;《動作顯微鏡》用舞者帶領我們走進工作室,讓人們視線多做停留;《地震儀對距離的證言》則記錄著以海運運送藝術品,透過地震儀在箱子內繪圖,把這旅程轉化成的視覺痕跡。

最後,這個展覽有很多可以互動的作品!去《多重影子屋》跟《單色房間》留下合影,去《美》的展間尋找屬於你的彩虹~而在社群上超熱門的白色樂高《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則邀請觀眾拼出一種「我們一起創造」的連結感。就像未來本來就不是一個人決定的,而是我們共同參與、一起形塑出來的樣子。


好奇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允許問題引領我們前進。這場「旅程」沒有明確的終點,也不急著回答每一個問題。它邀請我們慢下來,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去「感受」、去與空間和作品互動。每一個停留、每一次疑問,都是好奇啟動的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lin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Hi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旅行] 觀察自己 是開始 認識自我 的旅行
Thumbnail
[旅行] 觀察自己 是開始 認識自我 的旅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歐洲大旅行前的內心掙扎和結婚後的心路歷程。作者提及了對外在表現的追求及對自我的觀察和探索。同時,文章以個人觀察和感受為主,並附上個人獨特的心理諮商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歐洲大旅行前的內心掙扎和結婚後的心路歷程。作者提及了對外在表現的追求及對自我的觀察和探索。同時,文章以個人觀察和感受為主,並附上個人獨特的心理諮商觀點。
Thumbnail
台南藝文展覽意外帶來的啟發。從迷茫到領悟——這大概會是一個反覆的過程。能遇到拉回自我,重新提點自己的時刻,都能成為每一次推進自己的力量。遇見《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韓國藝術家Noma個展《希望滿懷》、《身體山島BODY ISLAND》關於手的複合媒材雕塑展。
Thumbnail
台南藝文展覽意外帶來的啟發。從迷茫到領悟——這大概會是一個反覆的過程。能遇到拉回自我,重新提點自己的時刻,都能成為每一次推進自己的力量。遇見《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韓國藝術家Noma個展《希望滿懷》、《身體山島BODY ISLAND》關於手的複合媒材雕塑展。
Thumbnail
11-56 好奇的通道 擁有這條通的特質,你的人生就像是一段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旅程,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不斷地渴望體驗新事物,對於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來說,過程的體驗遠比結果來得重要! 如果自己能夠懂得放下對目標的執著,重點不在於達成某個預定的目標,而是在於如何盡情地體會這段旅程。
Thumbnail
11-56 好奇的通道 擁有這條通的特質,你的人生就像是一段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旅程,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不斷地渴望體驗新事物,對於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來說,過程的體驗遠比結果來得重要! 如果自己能夠懂得放下對目標的執著,重點不在於達成某個預定的目標,而是在於如何盡情地體會這段旅程。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逛書展是一種非常豐富的閱讀體驗,不僅可以聽到大師分享,也能夠從書展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逛書展的過程和心得,並分享了一些收穫和感悟。
Thumbnail
逛書展是一種非常豐富的閱讀體驗,不僅可以聽到大師分享,也能夠從書展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逛書展的過程和心得,並分享了一些收穫和感悟。
Thumbnail
艾莉亞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偶然發現了一座神祕的畫廊。進入畫廊後,她發現畫作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並開始了不可思議的冒險。
Thumbnail
艾莉亞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偶然發現了一座神祕的畫廊。進入畫廊後,她發現畫作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並開始了不可思議的冒險。
Thumbnail
詼諧有趣中帶著古典畫作的美感,站在作品前彷彿看見一個正在發生的事件。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攝影展,是個讓我逛完震驚:「嗯?這是沒收門票能看得展嗎?」然後回頭再細看一回充滿魅力的展場
Thumbnail
詼諧有趣中帶著古典畫作的美感,站在作品前彷彿看見一個正在發生的事件。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攝影展,是個讓我逛完震驚:「嗯?這是沒收門票能看得展嗎?」然後回頭再細看一回充滿魅力的展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