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人都在談AI,所以雖然自己也重度使用,但總覺得世間高手太多,無須半桶水的來說。
只想重述一個觀點,除非你吃這行飯的(就算真吃這行飯的也一樣),不用焦慮。
可以理解每當自己隨手丟個任務給AI,分秒之間做出來的成果卻讓自己驚艷時,心裡總會不免得感到焦慮:焦慮這麼強的工具在手上,別人都用得有聲有色好像可以賺很多錢,商機無限。自己也必須趕緊catch上,一定要趕緊用手上這AI做出什麼。但事實上,無論AI多厲害,八成的使用者每天重複做出來的都是「垃圾」。不斷地用AI做出一堆每個人都在做的生成式垃圾。然後更焦慮,別人好像用AI創了公司,賺了幾百萬,我怎麼找不到實際需求,只能重複做一些未完成品,或者垃圾圖片。
我要說的重點是,AI 技術實際上突飛猛進沒錯,所以一般人更不用急,就算要上課,等技術生態更成熟,再一次到位即可。不然你剛上完課,下週你還是落伍了。
現在隨時該學的是:提示詞怎麼寫!也就是學習「怎麼正確的給AI指令」,學這不嫌早。雖然可能因此就跳進AI躁鬱池裡,每天只想和AI講話,測試它的能耐。
AI,知道就好了,靜靜的等,輕鬆的用,安心去爬山、泡茶、喝咖啡,等待技術真正成熟的那一天。
半年前的工具與模型,半年後回頭看幾乎天讓之別。半年前會把你搞死,bug錯到不明不白的鬼打牆,半年後你只需要輕鬆一句話就正確實現,還超越。整個生態、工具之間的串聯越來越完善,AI模型日新月異,你以前想寫個工具來實現的,現在都變成一個AI模型基本的的能力。
前晚睡夢中驚醒,一個靈感冒出來,就起身用 Google AI Studio 給了它幾句話,我就躺回去睡。起床後,它真的幫我正確實現了我夢見的那個功能,當天,就讓它正式上線公司內部流程。
這樣的功能及正確性,若是半年前的模型,我大概會被困在鬼打牆2~3天最終失敗。
所以,隨時維持心平氣和,專注本業,想到具體的目的,再動手即可。
分享「睡夢中建立的AI助手」10分鐘幫我完成的網頁作品 https://crossbodybag.icareu.tw/
我建了一個特針對特定商品,自主完成市場分析、區域消費者習性、競品優劣、市場策略擬定、SEO優化的 AI 助理,然後最終呼叫 Gamma 生成一個 超強 Landing Page 的自動化流程。
現在僅需 10 分鐘,就可做出類似上面的網頁(不含細部微調)。我很慶幸不是半年前夢到這點子,不然會折騰自己三天兩夜還做不出來。
之後會把它變成 AIaaS (AI as a Service),開啟全球線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