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屯卦卦辭:屯:元、亨,利貞。勿用攸往,利建侯。
象曰卦辭:
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象曰爻辭:
雖盤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求而往,明也。
屯其膏,施未光也。
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繼續四德兼具之才以謙虛不自傲,是以貴為賤民。君子以德行取勝,受萬民擁戴,創造時勢運勢得天下的機會來臨了。只要勇往前進不屈不撓就會有希望。受挫,受敗都是上天在考驗四德之才的人,假使受到困境,受到毀壞,意圖放棄自己的堅持正道之路,遇事躊躇,無法廣施恩澤普照大地,造成槁木枯萎。君子遇見困難了,力求突破沖出突圍保安家國;假使放任困難只求自身的安危,不會得到好處,將會失去民心。
就像目前的台灣一樣,為了中美貿易關稅戰,許多人囤積錢財以及物資,在最艱困的時候不願意施捨錢財福澤廣施於台灣社會,造成台灣內部不安,人心不古,遲早有一天會失去整個台灣的人心,現在人心的不安就是警示。是謂:「屯其膏,施未光也。」
有能力的人,具四德之人必先懷柔其心,將困難排除,守其正道遵從正常之規,勿急勿緩地做下去因小而大,懂得其捨廣施恩德天下,遇到什麼困難還能勇往直前的走下去,困難也能順利解除,不會有災禍上身。是謂:「君子舍之,往吝,窮也。」這是說有德之人的一言一行都經得起考驗。經得起檢驗,唯恐經不起考驗的是那個四德形象不好與行為不佳的人,這樣的人必先攻擊四德形象佳的的君子。因此君子災禍者不畏其身,而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