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道理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唯有道者創造有餘改善不足。
================================
天之道,猶張弓也。
上天的道理如同拉開弓弦,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舉太高了就壓低一點,
拿太低了便抬高一些;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弦拉過頭就減損力道,
不足之處便施力補強。
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因此自然的方式,
是減損有所多餘的來去補強有所不足的,
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然而人為的方式,
卻是減損有所不足的以供奉有所多餘的。
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
唯有道者乎!
什麼人能做到有所多餘,
並能夠拿出來按照上天的方式分配呢?
只有得道的人了!
是以聖人為而不有,成而不居也。
所以理想的為政者做事不是要佔有什麼,
完成目標後並不會眷戀保留。
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若真是如此,
這種人是不會想展現自己有多麼賢能多才的。
================================
損:減損。
補:增補。
有道者:通曉道理並能運用之人。
關於調和(平衡)狀態首先以張弓搭箭為例,一是瞄準位置的高低校正,二為拉弦射箭的力道拿捏,說明事物自身的調和、平衡與協調,實際上是靠相反方向的交互作用來達成,其平衡機制叫做拮抗、制衡或沖氣,而動態調整則稱為損補。
舉高與壓低兩個動作共同作用於弓上,藉由兩股不相等力量造成偏移以進行高低調校,而當完成瞄準時讓舉高與壓低的力道大小相等,此時弓保持靜止不動,這便是拮抗作用的機制。拉動弓弦除了手的施力之外,弓體也有著令弓弦回復原位的力量作用,而這正是推動弓箭飛行的動力所在,故實際上亦為兩股力量同時作用。損補指的是對某股力量的增減,若減損拉弦力道則弓體力量勝出於是弓弦收縮,反之增補拉弦力道則弓弦伸張。於是乎以損補方式進行調控,最終得以恰到好處的力度將箭射出。
組織與社會由個體所組成,其調和(平衡)過程可分為天之道與人之道兩種形式。天之道,如同天象運行等自然現象般具有內在驅力,毋須外力干預便能自發性地運作,如〈明道.適當〉提到的「功遂身退」便是其一。人之道有別於天之道,是靠持續人為干預才得以維持的做法,一旦外力消失人之道的作用隨即停止。兩者在動力上的差異取決於個體意願,當出現許多人自發性行動則形成天之道,若違背個人意願強制進行便叫做人之道。因此從個體角度分析有餘與不足所產生的意願變化,乃辨別天之道與人之道的關鍵所在。
有餘與不足並非多與少的關係,是在價格成本、資源數量、稀缺性與急迫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所激發的供給與需求意願。換言之,有餘與不足的認定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主客觀條件改變而有所更動。然而由誰來決定孰是有餘、何為不足呢?正是自己。也就是說自己決定想提供的叫做有餘、想得到的便是不足,能拿出自己的有餘換取想要的不足,如此意願為個人提供了最大行動驅力,也最讓人感到滿意與適當。反之,若拿走自己所不足而給自己有餘的作為報酬,若沒有外力強制怎麼可能發生呢?因此,當大家都能以損有餘補不足的方式獲利,自然會吸引更多人主動參與,最終達成所謂的永續經營。而人之道呢,能做到不招人恨免於後患就已經很好了。
市場機制以市場做為交換平台並強調供給需求關係,期望藉由交易行為達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以工作為例說明,員工提供的是自身有餘的時間、體力與技能,換取了所不足的金錢回報;老闆則是以其有餘的資金做為報酬,來得到所不足的勞動力。換句話說,員工與老闆各自決定了自身的有餘與不足,並以貢獻有餘換取不足的方式提昇生活及發展事業。再以購物為例,我們買東西是以金錢跟商家交換想要的商品,故買家供給的金錢為有餘而需求的商品為其不足,賣家反之有餘的是商品(供給)而金錢為其不足(需求)所在。也有人購買材料自行做出成品,材料為其不足而有餘的是勞力;若此人將成品拿去販賣,那麼成品為其有餘(供給),而販售價格便代表其不足(需求)。因此有餘與不足會隨著情境不斷變化,且上述例子皆不須外力強制便能自然達成,故適當的市場機制實屬天之道也。
偏鄉地區與大城市相比有許多不足,諸如教育、醫療等方面;然而自身經費亦屬不足,是以無法自力支撐。若在立意良善下強行尋求改善,以政治力量拿取其他地區的資源做為補貼來源,由於並非出自各地意願的交換行為,故屬於人之道也。當補貼消失後或一切回復原狀,還是培養出在地人才、發展新產業結構而改善了偏鄉體質,判定成敗與否端視結果與預設目標的差異。有些極端例子諸如在社會經濟衰弱不振之際擴軍動武,或以公平正義之名掠奪民間財富,是強逼人們付出或是回報與未受外力相比差距甚遠,最終加劇民眾窮困、資源吃緊,而失衡的軍力、權力益發擴張。若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情況持續,那麼不足會更加不足、有餘將更加有餘,意即所施外力必須一再加強方能延續,直到崩潰為止。
有道者善於分析多方角色的有餘不足並使之相互匹配,無論是以市場交易、利益交換、投資誘因或補貼徵收等方式,並能創造出更多的有餘資源。「孰能有餘」至關重要,有餘的增加意味著填補不足的能力強化;若使不足之處得到適當補足,又因此產生有餘,那麼便能走向富足的良性循環。
在經營層面上,成立專責部門機構有其預定目標或處理人們認為應當改善的問題,當目標達成、問題解決之後,相關組織理應縮編解散而非維持規模徒耗經費,此即功遂身退的天之道。然現實上為了上位留任而吹噓自身能力表現,謀求擴編存續而放大問題需求,結果當然是損害有限資源來供養無用的龐大組織,因此強調為而不有、成而不居與不欲見賢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