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佈在個人Line群組一些投資心法感言後,有人回饋了吉米投資補給站Ver 2.0的近日Po文,寫的想法跟我一樣,也在同一時間發佈,卻寫的比我好多了,一直在腦中不斷浮現。它寫的好,也給自己再一次的反省,知易行難,人人都看的懂,卻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捨與得,一直是在做抉擇的拔河。要先捨,才能得。
吉米投資補給站的P文
🚨 高檔要敢獲利了結,低檔才有錢加碼布局很多人投資最大的誤區,就是:
・漲上去不捨得賣,怕「賣飛」
・跌下去卻沒錢買,眼睜睜錯過低點
但市場永遠在輪迴:
✅ 高檔該適時減碼,落袋為安
✅ 留下子彈,等風險釋放、估值修正
✅ 低檔才有真正的勇氣與現金去承接
記住一句話:
市場從來不獎勵「死抱不放」,而是獎勵懂得調整節奏的人。
註:一定有人想死抱TSMC 、台達電、智邦、台光電、長榮30年的都被人歌頌有遠見!但死抱宏達電、中裕、台塑、南亞30年的會被稱什麼?不要把特例當常規。但是一條A點到B點,上上下下的折線,累積起來的線長,一定AB一條直線要長很多。運氣好,才能押對股,才能抱30年發財,但是再過30年,還不知道還有沒有運氣好?還是不好了?所以不要聽媒體事後諸葛的論調,也想找個股,抱個20年、30年發財,還是見好就收,落袋為安,動態處理。
🎯 投資不是一次「買好買滿」,而是一次次的資金調度與紀律。
就是一直強調的分批買,分批賣
只有在高檔懂得逐步收回籌碼,才有底氣在低檔從容布局。
最近從美股的深刻經驗,因爲CRDO、ALAB、MDB、MU、AVGO、GGLL、OKLO... 有做獲利了結,才能有多餘資金,在碰到COHR、SNPS、MRVL、FIG大跌時,可以從容買進,所以手上握有現金,比全部抱著股票等,做換股動作,更有效率。所以投資美股要隨時要有留有一筆現金,在財報時才能撿便宜,才能大賺,抱著現金等,是投資美股很重要的事!所以最近美股,花了不少時間在做獲利了結,清出現金,因為SNPS大跌日全打進去了,SNPS從0變第六大持股,因市值變化,現在已經變成持股No 2,看了吉米投資補給站的PO文,更是心有戚戚焉,堅定逢高拋售股價創新高的股票,收回資金。
先探本期主筆談台股創新高,該何去何從?答案居然是追逐市場熱門話題的股票。看了完全無法認同,股市創高該何去何從?我完全沒有什麼疑慮~落袋為安,改入低估盤底的價值股。追逐熱門題材?先探的想法有點FOMO仔的味道,很容易成最後一隻老鼠,這時候該回歸投資的本質才對,價值低估,而不是追逐熱門話題,本益比失控的股票,"人擠的地方,容易發生意外,非死即傷!"
所以像信邦、新普、聯詠、家登、鈺齊KY...這些大跌整理過,本益比,殖利率合理,沒有什麼人要的,反而是我加碼的標的,股市創新高,落袋為安,反手買進安全穩定,估值偏低、沒有多少下跌空間的股票,比較能睡的安穩,不會抱上抱下,白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