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週報》當歷史成為武器:台灣如何應對北京的敘事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歡迎來到《島嶼週報》第一期。這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我們希望透過每週的整理與觀察,為大家提供一份深入且全面的新聞視角,幫助我們在這座快速變動的島嶼上,看清眼前的挑戰與機遇。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新聞的真相與脈絡往往淹沒在海量訊息中。因此,我們致力於梳理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複雜連動,特別是那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島嶼故事。從台灣的國防自主進展、與國際間的外交新戰線,到影響我們經濟命運的中美角力,我們將努力揭示新聞背後的深層意義。

第一期週報,我們將聚焦於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愈發關鍵的角色。國防與外交不再是遙遠的口號,而是每一天都在上演的現實。讓我們一起,從本週的報導中,讀懂台灣如何在這場變動的浪潮中,站穩腳步,尋找屬於自己的航向。

本週焦點聚焦在台灣的國防韌性與兩岸外交角力上,同時國際情勢也圍繞著中美關係與氣候議題展開。


🇹🇼 台灣焦點:國防自主與外交新戰線

總統賴清德參觀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圖:太報)

總統賴清德參觀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圖:太報)

▶ 國防戰力升級,不再向強權屈服 在「國防週」系列活動中,台灣再次宣示自我防衛的決心。賴清德總統強調,面對中國的軍事壓力,台灣絕不會屈服。值得關注的是,台北的國防技術與航太展上,台灣與美國首次聯手打造的**「Barracuda-500」導彈**正式亮相,這不僅是技術合作的里程碑,更顯示台灣未來計畫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5%,顯然是為了強化自主防禦能力。

▶ 歷史文件再成兩岸新戰場 外交戰線本週也延伸到歷史領域。美國在台協會(AIT)與美國國務院共同出面,反駁中國對二戰歷史文件(如《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的曲解,直指這些文件並未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此舉是對中國試圖以歷史論述合理化其對台主權主張的直接反擊,也顯示出台美雙方在資訊與話語權上的緊密合作

▶ 中美關係牽動台灣命運 本週中美關係動向引發高度關注。美國暫停對台4億美元的武器援助,引發外界揣測:台灣是否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籌碼?同時,川普與習近平的通話以及即將舉行的領袖峰會,也暗示著未來在貿易、科技與地緣政治上的拉鋸將持續上演。這一切都提醒我們,台灣的安全與未來,仍與中美大國之間的互動緊密相連。

▶ 企業綠色行動,永續進行式 除了政治與軍事,企業的環保行動也亮眼。在全球氣候週熱議之際,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TSMC)**的環保措施引發關注。從廠區旁的養蜂計畫、廢物回收再利用,到高效水資源管理,這些實際行動證明了台灣企業在全球永續發展浪潮中,正扮演著關鍵角色。


🌍 國際動態:大國博弈與區域安全

2025年9月17,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開幕,百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官方代表團參加。

2025年9月17,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開幕,百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官方代表團參加。

▶ 烏克蘭衝突持續 俄烏戰爭的導彈與無人機攻擊仍在持續,雖然報導零星,但對烏克蘭的防空系統與人道援助構成巨大壓力,顯示這場衝突短期內難以平息。

▶ 香山論壇:中國再次展現強硬立場 中國防長在香山論壇上重申,將堅定不移地推動對台「統一」,並警告任何外來干預或「台獨」行動,都將面臨嚴重後果。這番言論再次凸顯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強硬立場,與美方澄清二戰文件的論調形成鮮明對比。


📊 經濟與科技:樂觀情緒與戰略合作

raw-image

▶ 央行維持利率不變,調升經濟成長預測 台灣中央銀行在9月18日宣布,基準利率維持在2%不變,同時將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大幅上調至4.55%。此樂觀預期主要來自於台灣在先進半導體與AI產品出口上的強勁表現。然而,央行也提醒,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對未來出口造成壓力,並預計2026年經濟成長將放緩至2.68%。

▶ 出口動能強勁,通膨壓力減緩 2025年8月,台灣海關出口年增率達到34.1%,顯示出口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8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60%,通膨壓力減緩,有助於維持物價與民生穩定,讓企業與民眾都能感受到經濟的穩定與韌性。

▶ 美股表現樂觀 本週美國股市表現亮眼,主要指數如**那斯達克(Nasdaq)標普500(S&P 500)**紛紛創下新高,顯示市場情緒整體偏向樂觀。

▶ 台美防務產業合作新局 台灣與美國在防務技術上的合作不斷加深,除了共同製造導彈,技術轉移與本地生產線的規劃,也預示著未來台灣在軍事自主與經濟發展上將有更多戰略性的突破。


💡 本週觀察

  1. 國防韌性與外交話語權: 台灣的安全不再僅限於軍事演習,更是一場在歷史、法律與資訊層面的「敘事戰」。
  2. 中美關係的雙面刃: 美國對台的武器援助與高層互動,既是支持的信號,也可能成為中美大國博弈中的談判籌碼。
  3. 企業的軟實力: 台灣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實踐,不僅提升了國際形象,也為國家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更多發言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台灣
5會員
10內容數
自由,是這塊土地的靈魂 民主,是這塊土地的精神 人權,是這塊土地的堅持 自由、民主、人權,組成了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自由台灣 身為台灣的我們,盡我們自身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園 Team Taiwan 挺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2022/8/22 在2022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後,全球列強與東亞各國已更加認真地評估台海爆發戰爭可能的時間點與場景、規模。或許因為選前不希望「擾民」造成執政失能的印象,也可能是為了隱蔽或保留實力,臺北雖提升了防禦的措施與頻率,但社會面的準備尚止於口誅筆伐,市場與民生幾乎波瀾不驚。
Thumbnail
2022/8/22 在2022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後,全球列強與東亞各國已更加認真地評估台海爆發戰爭可能的時間點與場景、規模。或許因為選前不希望「擾民」造成執政失能的印象,也可能是為了隱蔽或保留實力,臺北雖提升了防禦的措施與頻率,但社會面的準備尚止於口誅筆伐,市場與民生幾乎波瀾不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