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碳植物的誕生:人工代謝循環提升光合作用的效率(非科普)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們以前在上生物課的時候,認識到植物行光合作用有分光反應與碳反應(卡爾文循環,Calvin cycle),其中碳反應在自然界存在 3 種形式,C3(三碳)、C4(四碳)、景天酸代謝的二氧化碳固定方式。

約有 85% 至 90% 的被子植物以及幾乎所有裸子植物都採用 C3 代謝。此代謝是二氧化碳進入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基質內,直接經由酵素 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固定到核酮糖-1,5-二磷酸(ribulose-1,5-bisphosphate,RuBP)產生三碳化合物 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 ,3PG),進入卡爾文循環。C3 雖然普遍存在,但這種方式效率並不高,因為 RuBisCO 同時具有加氧酶活性,如果葉內氣室的氧氣濃度較高時,RuBisCO 會將 RuBP 與氧氣作用產生 2-磷酸乙醇酸(2-phosphoglycolate, 2PG),之後經過轉化生成乙醇酸(glycolate),需經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處理掉避免積累與干擾代謝,因此這過程浪費能量也流失碳。

卡爾文循環(圖片來源:Mike Jones,採用 CC BY-SA 3.0 授權,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卡爾文循環(圖片來源:Mike Jones,採用 CC BY-SA 3.0 授權,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有些植物為了因應這種問題,演化出了 C4 代謝,如禾本科、莧科植物等,當二氧化碳進入葉肉細胞的細胞質時,會先藉由酵素 PEPC(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將其固定成四碳化合物草醯乙酸(oxaloacetic acid)再轉換成蘋果酸(malic acid)等有機酸,再將其運輸到維管束鞘細胞,把蘋果酸轉成丙酮酸(pyruvate)與二氧化碳,此時釋放出高濃度二氧化碳給 RuBisCO 使用。這種空間上的分工,大幅降低了光呼吸的損耗,也使 C4 植物在高溫與乾旱環境中依然能保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C4 植物的固碳方式(圖片來源:Derekleungtszhei,採用 CC BY-SA 2.5 授權,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5)

C4 植物的固碳方式(圖片來源:Derekleungtszhei,採用 CC BY-SA 2.5 授權,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5)

景天酸代謝(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CAM)則是發生在景天科、仙人掌科、蘭科、鳳梨科等植物。這些植物多生存在更加乾燥炎熱或鹽鹼環境,它們選擇在夜間打開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將其固定成蘋果酸等有機酸儲存在細胞內的液泡中。到了白天氣孔關閉,避免水分流失,再將夜晚儲存的有機酸轉換成二氧化碳供卡爾文循環使用。這是在極端環境中演化出來的時間分工策略。

縱使植物已演化出了 C3、C4 與景天酸代謝這些策略,研究者依然在想盡辦法讓植物的固碳能力能夠再更有效率,比如增加乙醯輔酶 A 的生成效率。卡爾文循環中生產的甘油醛-3-磷酸(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會在細胞質進行糖解作用(glycolysis)(葉綠體內部也存在部分糖解作用相關酵素),最後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能夠在粒線體或葉綠體內製造出乙醯輔酶 A(acetyl-CoA),這是參與粒線體的三羧酸循環(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以及脂質、植物激素與許多次級代謝物生成的二碳前驅物,不只對於植物,而是對於所有生物都是十分重要的分子。

有一項研究在模式植物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構建了人造的「雙循環碳固定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是名為蘋果醯輔酶 A–甘油酸循環(malyl-CoA-glycerate cycle,McG)的人工代謝途徑。McG 循環是加入了不同物種的酵素基因到阿拉伯芥,包含:

谷氨酸棒桿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莢膜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的蘋果酸激酶(malate thiokinase)與蘋果醯輔酶 A 解離酶(malyl-CoA lyase)

鉤蟲貪銅菌 H16(Cupriavidus necator H16)的乙醛酸醛連接酶(glyoxylate carboligase)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的羥基丙二酸半醛還原酶(tartronic semialdehyde reductase)

萊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乙醇酸脫氫酶(glycolate dehydrogenase)

McG 循環(圖片來源:Yu H et al. (2018),採用 CC BY 4.0 授權,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McG 循環(圖片來源:Yu H et al. (2018),採用 CC BY 4.0 授權,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透過引入這些異源酵素,在阿拉伯芥的葉綠體能夠處理兩種分子:一是來自 RuBisCO 羧化反應的 3PG,另一是氧化反應產生的乙醇酸。在處理 3PG 時,它額外固定了一個碳酸氫根,之後產生兩個乙醯輔酶 A,實現了「一進二出」的效率;而乙醇酸的部分,則避免了光呼吸的碳流失,將原本無用的副產物轉化為有價值的代謝前驅物。

這樣的設計帶來了驚人的結果,具有 McG 循環的阿拉伯芥植株,不僅在重量上增加了 2 到 3 倍,葉片數目與面積也明顯增加,甚至種子產量與含油量都有倍數成長。這代表植物能將更多固定碳導向脂質與激素的合成,其中細胞分裂素(cytokinin)的增加,更直接解釋了植株擁有更大的分生組織與更多葉原基(leaf primordia)。

進一步的生理與蛋白質體分析顯示,這些基改植株的光合系統效率更高,光系統 II 的量子效率與電子傳遞鏈蛋白質的表達量都有提升。也就是說,McG 循環不僅改善了碳代謝的下游,還反饋性地增強了上游的能量供應,形成了一個自我強化的正向循環。此外,McG 循環使用的是碳酸氫根,與 RuBisCO 直接競爭二氧化碳的情形較少,因此在葉綠體內可同時運作,互不掣肘。

在自然界中,許多古老的固碳代謝途徑,如反向三羧酸循環(rTCA cycle)或伍德-隆達爾代謝途徑(Wood-Ljungdahl pathway),都能直接高效率地合成乙醯輔酶 A,但參與其中的酵素多半對氧氣敏感,主要存在於厭氧生物,這也使大多好氧生物在演化中並不使用這類的系統,卻演化出生成乙醯輔酶 A 的過程中付出了效率的代價。McG 循環正好在這兩端之間搭起橋樑,利用 RuBisCO 氧化反應的副產物乙醇酸作為切入點,把原本浪費的部分重新納入合成循環中,使碳固定從以「三碳」轉向以「二碳」為核心。

假設能將此技術延伸到糧食作物或能源作物上,將有潛力提升產量、增加含油量,並改善二氧化碳固定效率,對全球糧食與減碳策略皆具深遠影響。當然,研究者也提醒,這些結果目前是在阿拉伯芥的研究中獲得,是否能將此方法轉移到其他作物還未知,且異源基因在長期世代中是否可能面臨沉默或調控失衡的風險,還需等日後繼續研究才能釐清。

作者:水也佑

參考文獻:

Lu KJ et al. (2025). Dual-cycle CO2 fixation enhances growth and lipid 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Scien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41會員
375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2025/09/18
人類常用各式各樣的藥物來治療傷痛與疾病,其實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動物會使用藥物來緩解不適,不過牠們大多是將具有療效的植物吃下去,卻很少有主動以藥物處理外傷的案例出現,目前在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中,總共紀錄了三件相關案例。 第一件是來自一隻被圈養的雌性黑帽捲尾猴(Cebus apel
Thumbnail
2025/09/18
人類常用各式各樣的藥物來治療傷痛與疾病,其實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動物會使用藥物來緩解不適,不過牠們大多是將具有療效的植物吃下去,卻很少有主動以藥物處理外傷的案例出現,目前在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中,總共紀錄了三件相關案例。 第一件是來自一隻被圈養的雌性黑帽捲尾猴(Cebus apel
Thumbnail
2025/09/14
一個物種生下的後代應屬於同一物種,這是個非常廢話的生物鐵則,然而一項對於歐洲的收穫蟻屬(Messor)的研究,徹底顛覆了這條生物學常識。研究中發現,伊比利收穫蟻(Messor ibericus)的蟻后在其生命週期中,竟然會誕生兩個不同物種的雄蟻,並且必須依靠另一物種,工匠收穫蟻(Messor str
Thumbnail
2025/09/14
一個物種生下的後代應屬於同一物種,這是個非常廢話的生物鐵則,然而一項對於歐洲的收穫蟻屬(Messor)的研究,徹底顛覆了這條生物學常識。研究中發現,伊比利收穫蟻(Messor ibericus)的蟻后在其生命週期中,竟然會誕生兩個不同物種的雄蟻,並且必須依靠另一物種,工匠收穫蟻(Messor str
Thumbnail
2025/09/07
建造複雜巢穴的社會性昆蟲,內部既能保護群體,也能長期儲存食物。這種穩定且資源豐富的環境,經常成為其他生物覓食或暫居的目標。白蟻巢穴內藏著看似白蟻的冒牌貨時有耳聞,就像出沒於摩洛哥小阿特拉斯山脈的鼻彩蠅(Rhyncomya)幼蟲,藉由腹部觸手狀凸起配合化學訊號,來欺騙白蟻誤認為牠是同伴,並對牠進行交哺
Thumbnail
2025/09/07
建造複雜巢穴的社會性昆蟲,內部既能保護群體,也能長期儲存食物。這種穩定且資源豐富的環境,經常成為其他生物覓食或暫居的目標。白蟻巢穴內藏著看似白蟻的冒牌貨時有耳聞,就像出沒於摩洛哥小阿特拉斯山脈的鼻彩蠅(Rhyncomya)幼蟲,藉由腹部觸手狀凸起配合化學訊號,來欺騙白蟻誤認為牠是同伴,並對牠進行交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植物的表面都會有由脂肪酸而來的角質與蠟,有些植物甚至相當厚,會讓植物看起來「閃亮亮」的。 這些角質與蠟,可以防水以及抵抗病蟲害,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影響層面可不止於此喔!
Thumbnail
植物的表面都會有由脂肪酸而來的角質與蠟,有些植物甚至相當厚,會讓植物看起來「閃亮亮」的。 這些角質與蠟,可以防水以及抵抗病蟲害,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影響層面可不止於此喔!
Thumbnail
為了因應培養環境需求,讓所培養的細胞、胚胎、微生物和組織等,有最適合的生長環境,這時候就需要有三氣培養箱來達成。三氣培養箱會使用到二氧化碳和氮氣,利用氮氣來抑制周圍的氧氣濃度,進而調控培養箱內的氧氣濃度,來達到所設定的CO2和O2濃度。 目前在三氣體培養箱中,常見的O2 Sensor有2
Thumbnail
為了因應培養環境需求,讓所培養的細胞、胚胎、微生物和組織等,有最適合的生長環境,這時候就需要有三氣培養箱來達成。三氣培養箱會使用到二氧化碳和氮氣,利用氮氣來抑制周圍的氧氣濃度,進而調控培養箱內的氧氣濃度,來達到所設定的CO2和O2濃度。 目前在三氣體培養箱中,常見的O2 Sensor有2
Thumbnail
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葉綠體發育很重要。最近又發現了更多的重要基因喔!
Thumbnail
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葉綠體發育很重要。最近又發現了更多的重要基因喔!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短波紫外光(UV-B)不只是會讓我們曬黑,對植物來說,UV-B也會對它們造成嚴重的傷害。這意味著,植物也需要感應UV-B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植物可以透過光受器看到UV-B,最近的研究發現,植物看到UV-B之後,會自己合成強力防曬霜喔!
Thumbnail
短波紫外光(UV-B)不只是會讓我們曬黑,對植物來說,UV-B也會對它們造成嚴重的傷害。這意味著,植物也需要感應UV-B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植物可以透過光受器看到UV-B,最近的研究發現,植物看到UV-B之後,會自己合成強力防曬霜喔!
Thumbnail
生物可降解材料作為綠色替代方案,展現出了廣泛的應用潛力和環保價值。本文介紹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特點和應用,並分享其在紡織品等方面的應用案例,推廣綠色生活和消費觀念。最後,呼籲傳統金屬加工產業使用植物性切削液,共同守護自然與家園。
Thumbnail
生物可降解材料作為綠色替代方案,展現出了廣泛的應用潛力和環保價值。本文介紹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特點和應用,並分享其在紡織品等方面的應用案例,推廣綠色生活和消費觀念。最後,呼籲傳統金屬加工產業使用植物性切削液,共同守護自然與家園。
Thumbnail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又愛又恨的營養素,攝取過量是常有的事。但有一種巧妙的方法可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那就是「碳循環」。這種有效的飲食策略可以讓你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來改善新陳代謝、提升能量水平並促進整體健康。碳循環深受運動員和健美人士的歡迎。然而,現在健身愛好者也開始採用碳循環來實現特定的健身目標,例
Thumbnail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又愛又恨的營養素,攝取過量是常有的事。但有一種巧妙的方法可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那就是「碳循環」。這種有效的飲食策略可以讓你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來改善新陳代謝、提升能量水平並促進整體健康。碳循環深受運動員和健美人士的歡迎。然而,現在健身愛好者也開始採用碳循環來實現特定的健身目標,例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