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上課,剛好是這三個月的最後一次課程。
課堂上大家彼此分享這段時間記錄下來的點滴,我也順勢提起了最近心裡的一個小念頭——忽然很想吃小時候記憶裡的甜米糕。
我特別跟媽媽說明清楚,是那種加了龍眼乾的白色米糕。只是和小時候不同,我再三交代:「不要放那麼多酒哦!」
因為以前媽媽總是用「全酒不加水」下去煮,酒香濃烈,雖然很補,但現在對我來說還是淡一些比較好。
甜米糕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主要材料是糯米、米酒和砂糖。

當我一提起這個料理,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有人說那是滋補聖品,有人分享自己家的煮法,甚至開始討論電鍋版本要怎麼做。
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
比較年輕的媽媽們倒是滿臉疑惑,說沒吃過,聽我們形容才覺得好奇。
沒吃完,還可以加水煮成米糕粥,或是煮一些自己喜歡的綠豆、紅豆...再加進去甜米糕內,加水加糖,又是一鍋八寶粥了。
這種甜米糕放涼後會變得QQ的,帶著淡淡酒香,甜甜軟糯,是我童年裡非常鮮明的味道。
是媽媽為我們熬煮、補身的心意,也是屬於家的溫暖。
有時候,心裡忽然就會很想再吃一次。
或許,這就是記憶裡「甜蜜的味道」吧。

這些甜米糕,不只是糯米、龍眼乾和砂糖的組合;更是時間與回憶的交融。
每一口都是童年的溫暖,每一次想念都是對家的深情。
甜,不只是味覺,更是心裡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