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溫之後]那些年,媽媽在灶邊煮給我的味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童年的記憶裡,媽媽不是在工作的桌邊,就是在廚房裡忙碌著。

那些在灶邊翻炒、蒸煮、燉煮的時光,如今想來仍歷歷在目。

或許正因為那些味道陪我長大,所以我總記得——媽媽的背影總是沾著香氣。


在我腦海裡,媽媽就像是一位家庭裡的魔法廚師。

她總能變出讓人垂涎的糖醋魚、滷肉、燜筍乾,還有鹹香入味的黑胡椒燜粉腸、筍絲大腸、腸旺…… 甚至到了某些季節,她會端出梅子雞、甜米糕,或是那道每年冬天都會出現的燒酒雞

媽媽的菜太多太多,我光是列出來就要流口水了。


每一道料理,都是她用時間、經驗、和耐心慢慢煮出來的滋味;

而我,也總是習慣繞進廚房,哪怕只是站在一旁聞著香氣、等一口第一口試吃,都是幸福。


長大一些後,我從一個蹲在灶邊偷吃的小孩,變成站在媽媽旁邊的學徒。

媽媽一邊炒菜,一邊告訴我: 「這個加點米酒提味會更好。」 「這個千萬不要再加鹽了,會死鹹!」 「不要太早下,不然會苦。」

媽媽其實不是一個說太多話的人,

但她總會說:「這樣炒比較香喔」、「妳要記得這個醃好要先曬太陽」……

她用料理教我怎麼生活,也用味道陪我長大。

她的話語裡,不只是做菜的技巧,更藏著一種溫柔又實用的生活智慧。

我記得她不急不躁的語氣,也記得鍋邊冒著熱氣時,她滿臉汗水卻專注的樣子。


現在,當我自己站在廚房、拿起鍋鏟時,才懂那種熟悉的手感與味道,是多麼深植於身體裡。

鍋邊所殘留的溫度、廚房內瀰漫不散的香氣、記憶中一再重現的畫面—— 那不是什麼稀鬆平常的日子,而是我生命裡最真實、最安心的餘溫。

那是媽媽用時間,煮給我一輩子的溫柔。

raw-image


「不是所有的味道都能複製,但媽媽煮的,是記憶裡最深的餘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深的呢喃之語
3會員
49內容數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水區」, 那裡的情緒不浮躁、思想不喧嘩。 這裡寫下我感受到的重量,也紀錄那些安靜但滲透內心的時刻。 一尺,剛好不淹沒,卻足以洗出真實。
水深的呢喃之語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從小在廚房長大,過年做甜粿、端午包粽子、冬至搓湯圓的記憶,連結著家人和節慶的溫馨情感。 長大後,體會到節慶背後辛勞,卻始終未離開廚房,透過烹飪療癒身心,並在過程中與自己、家人、記憶產生連結。
Thumbnail
2025/08/10
從小在廚房長大,過年做甜粿、端午包粽子、冬至搓湯圓的記憶,連結著家人和節慶的溫馨情感。 長大後,體會到節慶背後辛勞,卻始終未離開廚房,透過烹飪療癒身心,並在過程中與自己、家人、記憶產生連結。
Thumbnail
2025/06/30
荔枝太多怎麼辦?先做成早餐的荔枝吐司,再進階挑戰太陽加烘乾機雙重烘製荔枝乾。這是一場夏日的保存計畫,也是我和時間、小果子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6/30
荔枝太多怎麼辦?先做成早餐的荔枝吐司,再進階挑戰太陽加烘乾機雙重烘製荔枝乾。這是一場夏日的保存計畫,也是我和時間、小果子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6/23
週末在家做菜的簡單食譜與心得分享,包含涼拌豆腐、椒鹽粉絲炒蝦及薑絲炒豬心等三道料理,以及自製包子的經驗。文章風格輕鬆寫意,並分享個人料理小技巧與對料理的熱情。
Thumbnail
2025/06/23
週末在家做菜的簡單食譜與心得分享,包含涼拌豆腐、椒鹽粉絲炒蝦及薑絲炒豬心等三道料理,以及自製包子的經驗。文章風格輕鬆寫意,並分享個人料理小技巧與對料理的熱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陪著我,再重溫一次媽媽的故事。
Thumbnail
陪著我,再重溫一次媽媽的故事。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