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我們對前世毫無記憶?
傳說中,每個即將投胎的靈魂都必須經過奈何橋,喝下孟婆湯。那碗湯不只是遺忘的象徵,更像是一次徹底的「格式化」,就如同我們重灌電腦系統前,必須先清除硬碟中的所有資料。這樣的歸零,才是實驗的第一步。
靈魂在這個過程中被抹去累世的經驗、記憶和情感烙印,回歸到最純淨的初始狀態。這不是懲罰,而是實驗的必要條件。只有空白的載體,才能承載即將到來的新程式。格式化完成後,神明開始了最關鍵的步驟:為每個空白的靈魂安裝「作業系統」。
喝下孟婆湯之後,神明開始「灌系統」。有點像我們替一台新電腦裝上作業系統,善與惡的模組,被隨機注入嬰兒的大腦。這並不是公平的分配,而更像是一場蒙眼的擲骰子:有人帶著先天的善念,有人則懷著隱而不顯的惡意。
這種隨機性正是實驗設計的精髓。如果結果能夠預測,那還算什麼實驗?神明要探究的,是在相同條件下,不同的初始設定會如何影響最終的結果。
嬰兒降生的那一刻,真正的實驗才正式開始。
每個新生命都被投放到不同的「實驗環境」中:有的出生在書香世家,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有的降臨在貧困家庭,在困苦中掙扎成長;有的被溫柔的父母呵護,有的在暴力陰霾下長大。
學校、朋友、社會環境,每一個接觸都是變數的輸入。善良的老師可能啟發一個原本內建惡念的孩子;邪惡的同伴也可能腐蝕天性純良的心靈。這些外在刺激不斷與內在的初始設定交互作用,產生無數種可能的化學反應。
經過數十年的環境薰陶和人生歷練,每個靈魂最終展現出自己的本色。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組珍貴的實驗數據。愛與恨、選擇與放棄、堅持與妥協,所有的行為模式都被詳實記錄下來。
當足夠多的實驗樣本完成生命週期後,神明便有了龐大的大數據庫。
於是,每一個人,都像是一組帶標籤的實驗樣本:在這樣的環境下,性善是否會被保留?在那樣的際遇裡,性惡會不會被放大?
這份報告的結論或許會讓神明們重新思考:創造的意義不在於預設結果,而在於觀察無限可能性的展現。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作品,每一次輪迴都是全新的驚喜。
當一期實驗結束,新一輪的輪迴又將開始。
然而,真正詭譎的是,這場實驗,神明究竟是為了研究人類,還是為了研究祂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