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調息|《隨卦》與《蠱卦》的呼吸智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隨卦》與《蠱卦》有「四重關係」:

1、卦序一前一後(#17 和#18)

2、在《易經》裡是一對相對應的卦

3、互為「綜卦」

4、互為「錯卦」

前兩項好理解,今天就來聊聊後兩項。

思考《隨卦》與《蠱卦》的「錯綜關係」,體會「先看清、再順應、再整治、再放下」的人生修行節奏。 (漢克設計,AI生成圖)

思考《隨卦》與《蠱卦》的「錯綜關係」,體會「先看清、再順應、再整治、再放下」的人生修行節奏。 (漢克設計,AI生成圖)


綜卦:顛倒之中見循環

綜卦又叫「覆卦」,就是把整卦上下翻轉 180 度。

象徵換了立場、換了角度,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隨卦與蠱卦正好如此,顛倒而行,循環不已。

➤隨和慣了,容易流於隨便,結果積弊叢生。

➤面對惡習,採取行動整頓,重拾自在心境。

雜卦傳:「隨無故,蠱有故」。

無、有之間,就像綜卦的反轉:

一面順勢、一面反省,構成生命的韻律。

🌱

錯卦:陰陽反轉的鏡子

錯卦是把本卦的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

表示出發點雖然相反,卻都指向同一個目標。

隨卦偏向順勢而行,蠱卦偏向整治反省。

這怎麼看呢?

🔹從卦象:隨順 vs 治理

隨卦:雷動於澤中,「隨時而動、順勢而行」。

蠱卦:風在山下滲入,「積弊叢生、必須整頓」。

隨卦是向外流動,蠱卦是向內滲透,一動一靜,相互成全。

🔹從義理:順勢 vs 反省

隨卦:「順而不失其正」,是有原則地隨順。

蠱卦:「病久必治」,隨久了就要清理習氣。

因此「隨」與「蠱」,其實像呼吸的兩步:

先吸納世界(隨),再排除濁氣(蠱)。

兩者循環往復,踏上修行之道。

呼吸之間,既放鬆又整頓;

正是「隨」與「蠱」殊途同歸的智慧。

🌱

生活禪

法鼓山聖嚴法師的「生活禪」: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剛好可以和「隨—蠱」的節奏對上。

🔸「面對它」──蠱之始

看到問題、承認現實,是整治的起點。

🔸「接受它」──隨之初

接納事實、不抗拒,順勢而行。

🔸「處理它」──蠱之功

整頓、更新、反思,動手清理偏差。

🔸「放下它」──隨之再起

不執著、不抓著舊問題,重新自在流動。

🌱

呼吸之間

吸氣,外至內、看見、接受、處理、消化。

呼氣:內至外,釋放、流動,讓新氣息流通。

一進一出,既不壓抑,也不放縱。

蠱與隨交互,就像人心調息。

每一次循環都讓心更清明、更自在。

🌱

錯卦的智慧

聖嚴法師的「四步」生活禪,

呼應了易經「隨—蠱」的往復節奏。

先看清、再順應、再整治、再放下;

生活的問題,就成為修行與更新的契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漢克船長的沙龍
20會員
84內容數
漢克船長的易經心得分享。
漢克船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蠱卦》講的是清理長久累積的問題,好比整理發霉的房間。蠱有兩種:「幹父之蠱」指精神出狀況,像制度、信念、價值觀走偏;「幹母之蠱」指物質敗壞,像習慣、風氣、生活太散漫。治父蠱要重整價值、回到初衷;治母蠱要節制物質、重建習慣。精神與物質同時調整,家庭、公司、社會才能重新有活力。
Thumbnail
2025/09/22
《蠱卦》講的是清理長久累積的問題,好比整理發霉的房間。蠱有兩種:「幹父之蠱」指精神出狀況,像制度、信念、價值觀走偏;「幹母之蠱」指物質敗壞,像習慣、風氣、生活太散漫。治父蠱要重整價值、回到初衷;治母蠱要節制物質、重建習慣。精神與物質同時調整,家庭、公司、社會才能重新有活力。
Thumbnail
2025/09/20
這篇文章以猴子自拍事件為引子,探討 AI 創作與版權歸屬問題。透過「攝影師與猴子」的比喻,提醒我們:創作的主體是掌握意圖與框架的人,而非僅執行動作的工具。隨著 AI 參與創作,人類需思考自身角色與主導權,避免成為被動的「隨者」。
Thumbnail
2025/09/20
這篇文章以猴子自拍事件為引子,探討 AI 創作與版權歸屬問題。透過「攝影師與猴子」的比喻,提醒我們:創作的主體是掌握意圖與框架的人,而非僅執行動作的工具。隨著 AI 參與創作,人類需思考自身角色與主導權,避免成為被動的「隨者」。
Thumbnail
2025/09/16
易經《隨卦》六二爻「係小子,失丈夫」闡述了擇友、擇業、擇偶的重要性。本文將從職場、友情、投資三個面向深入解說,並提醒讀者:寧可孤單,也不要跟錯人,選擇重於努力。
Thumbnail
2025/09/16
易經《隨卦》六二爻「係小子,失丈夫」闡述了擇友、擇業、擇偶的重要性。本文將從職場、友情、投資三個面向深入解說,並提醒讀者:寧可孤單,也不要跟錯人,選擇重於努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年8月8日 聞道 貳、 卦的解讀方法     解析易經的每一個卦,都可以分成三大區塊來作解釋。(一) 卦名、卦象;(二) 卦辭;(三) 爻辭。     我們還是用「蠱」卦為主,輔以其他卦的比較,來作解說。現代人解讀易卦,當然必須能舉出,在我們生活中能印證的事例,才能活用易經的智
Thumbnail
2024年8月8日 聞道 貳、 卦的解讀方法     解析易經的每一個卦,都可以分成三大區塊來作解釋。(一) 卦名、卦象;(二) 卦辭;(三) 爻辭。     我們還是用「蠱」卦為主,輔以其他卦的比較,來作解說。現代人解讀易卦,當然必須能舉出,在我們生活中能印證的事例,才能活用易經的智
Thumbnail
☯東方的命理宗師為易經 為六千多年來最古老的文獻經典 透過陰陽變化卦象為萬事萬物解惑 ☯2024的第八個月~ 8月運勢會如何轉變呢?
Thumbnail
☯東方的命理宗師為易經 為六千多年來最古老的文獻經典 透過陰陽變化卦象為萬事萬物解惑 ☯2024的第八個月~ 8月運勢會如何轉變呢?
Thumbnail
2024年7月4日   聞道 叁、 腐敗與改革,變局中的鬥爭     「爻」是建構卦象的陰陽能量變化,呈現在「蠱象」中的局勢變化,「爻辭」分析在不同的情勢變化中,採取的行動會造成什麼後果。     這裡的「爻辭」,我們一定要先解釋和釐清,幾個重要的概念,否則,會產生極大的謬誤。   
Thumbnail
2024年7月4日   聞道 叁、 腐敗與改革,變局中的鬥爭     「爻」是建構卦象的陰陽能量變化,呈現在「蠱象」中的局勢變化,「爻辭」分析在不同的情勢變化中,採取的行動會造成什麼後果。     這裡的「爻辭」,我們一定要先解釋和釐清,幾個重要的概念,否則,會產生極大的謬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易經》乾卦和坤卦中的六龍和六馬的含義和應用。作者透過自身對乾卦六龍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階段和象徵的解讀。文章最後對坤卦用六永貞也做出了簡單介紹。透過深入但易懂的語言,作者試圖解釋《易經》中的智慧,並透過實例將其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易經》乾卦和坤卦中的六龍和六馬的含義和應用。作者透過自身對乾卦六龍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階段和象徵的解讀。文章最後對坤卦用六永貞也做出了簡單介紹。透過深入但易懂的語言,作者試圖解釋《易經》中的智慧,並透過實例將其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偶爾來練習五行派八字的五行生剋,看你的五行生剋跟我的有沒有相同。
Thumbnail
偶爾來練習五行派八字的五行生剋,看你的五行生剋跟我的有沒有相同。
Thumbnail
六爻占卜裡,如果全是[靜爻],好與壞是沒有關係 有[動]必有妖,哦不是,是有因,有了[動爻]就有了因果關係,比如事發起因動念,才會有好與壞之分 今天不是要講六爻占卜,命理有很多觀念是相通的,就如[八字命盤]一樣,流年轉換了五行、流月轉換了五行..這個[轉換動念之間]有了五行強與弱的區分
Thumbnail
六爻占卜裡,如果全是[靜爻],好與壞是沒有關係 有[動]必有妖,哦不是,是有因,有了[動爻]就有了因果關係,比如事發起因動念,才會有好與壞之分 今天不是要講六爻占卜,命理有很多觀念是相通的,就如[八字命盤]一樣,流年轉換了五行、流月轉換了五行..這個[轉換動念之間]有了五行強與弱的區分
Thumbnail
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都會產生能量,而這些能量的累積會形成你生活中的現象。隨著時間推移,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顯化,甚至爆發。所以,要常常覺察自己的念頭,不要刻意去消滅任何念頭,但要覺察。 •風水布局就是用到推回來的方式。兇的地方就是空掉,用損卦的概念去損它,不要讓坤記憶。
Thumbnail
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都會產生能量,而這些能量的累積會形成你生活中的現象。隨著時間推移,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顯化,甚至爆發。所以,要常常覺察自己的念頭,不要刻意去消滅任何念頭,但要覺察。 •風水布局就是用到推回來的方式。兇的地方就是空掉,用損卦的概念去損它,不要讓坤記憶。
Thumbnail
人生在世帶著過去、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來投胎,從娘胎呱呱落地以後,會算命的人就算得了我們的命。 先天氣一斷,任督二脈斷掉就受凡間的五行、陰陽、氣數所操控影響。所以,會推算命理或得到真傳的人,就算得出吉凶禍福,一生有多少的食祿、學歷多高,或職位有多高、婚姻狀況如何、子嗣如何......算得一清二楚。
Thumbnail
人生在世帶著過去、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來投胎,從娘胎呱呱落地以後,會算命的人就算得了我們的命。 先天氣一斷,任督二脈斷掉就受凡間的五行、陰陽、氣數所操控影響。所以,會推算命理或得到真傳的人,就算得出吉凶禍福,一生有多少的食祿、學歷多高,或職位有多高、婚姻狀況如何、子嗣如何......算得一清二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