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花蓮|規劃概說|從923光復大水災再思考明日花蓮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位於光復鄉的花蓮糖廠(2024年) / 資料來源:我自己

位於光復鄉的花蓮糖廠(2024年) / 資料來源:我自己

前言

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中)」是我對花蓮縣交通運輸的思考,包括城際的如花蓮市至台東市,與城間的相鄰鄉鎮市如壽豐鄉至鳳林鎮與鳳林鎮至光復鄉並以此類推,及城內的如大花蓮市。

日前花蓮縣兩項運動賽事因涉及公路路權爭議宣布取消,我也由此事件寫了一篇「交通運輸|公路系統|透過規劃設計使運動賽事與移動需求共存」,是從上述交通運輸的思考衍生而來。

花東公路系統重新規劃設計

9月23日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降下大雨,造成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原本即將滿水位的堰塞湖溢流,洪水不僅沖毀山下台9線公路的馬太鞍溪橋,泥流也直搗光復鄉市街,形成大災難。

這座馬太鞍溪橋,我記得才新建沒幾年,搜尋網路在交通部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找到資料,108年10月1日竣工,即將滿6周年的時候就被大自然收走。

該橋沖毀造成花東公路系統的縱谷公路台9線於鳳林鎮與光復鄉間中斷,短期(恐怕將是長期)南來北往的縱谷公路交通運輸將繞行海岸山脈西側的193縣道,若從台鐵光復車站前台9線至鳳林鎮外環道台9線,以Google Maps估算是20公里35分鐘車程,除了車程增加,193縣道公路容量也遠不及台9線。

馬太鞍溪橋斷後公路交通運輸改道,上點為鳳林鎮,下點為光復鄉 / 資料來源:我自己的手機截圖 from Google Maps

馬太鞍溪橋斷後公路交通運輸改道,上點為鳳林鎮,下點為光復鄉 / 資料來源:我自己的手機截圖 from Google Maps

台9線服務花東縱谷大大小小的鄉鎮市,以花蓮縣來說,除了不服務東海岸的豐濱鄉與部分壽豐鄉,其他鄉鎮市都是它的服務範圍。它不僅承載這些鄉鎮市居民生活的城際與城間交通運輸需求,也承載花蓮縣產業與觀光及城市發展需求,甚至也服務了運動賽事需求,大大小小的、喜愛的(如訪友觀光)、嫌棄的(如垃圾處理)需求它全包。

一條公路承載大大小小的移動與活動需求,它一斷又沒有近乎供給容量的替代公路,真的不行。正如我在「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中)」與「交通運輸|公路系統|透過規劃設計使運動賽事與移動需求共存」所提,花東公路系統有必要再規劃設計。

花東快(花蓮台東快速公路)是一個選項,在923光復大水災當天即在臉書見有人貼文再倡議興建必要,但我還是傾向我在「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中)」所提議的,以「生活與旅行之路」和「生活與旅行之城」的概念重新規劃設計花東公路系統暨城市發展。

相鄰鄉鎮市發展城間聯絡公路,三座鄉鎮市的兩條聯絡公路彼此不連結,而是透過中間城市內的道路系統周轉連結,台9線成為城際聯外公路專用。如此,過渡型的交通運輸可以使用聯外公路專用的台9線,居民生活與遊客觀光的交通運輸可以使用聯絡公路專用的城間系統,彼此互不干擾而互相支援,也促進鄉鎮市城市發展。

城際聯外與城間聯絡規劃概念圖 / 資料來源: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中)

城際聯外與城間聯絡規劃概念圖 / 資料來源: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中)

交通運輸一直是花蓮人的痛,我想也是台東人的痛,花東公路系統的縱谷公路台9線,它服務的鄉鎮市與人口數太多了,只要一座橋斷就會影響巨大,花東公路系統真的有必要再規劃設計。

花東鐵公路過溪檢討再設計

同樣須跨越馬太鞍溪的花東鐵路(正式名稱是台東線),其過溪方式採用溪底隧道,在這次災難中幾無受損。鐵路也只有光復車站鐵軌積水淤泥與北上部分路基流失及號誌異常,24日早上8點即修復通行。

根據新聞報導,這條溪底隧道是台灣第一條河底隧道,現在使用的是2013年啟用的第二代,其工程設計考量為馬太鞍溪輸砂量太大而捨棄橋梁改用河底隧道。另我從臉書上瀏覽到一則貼文,大致是說隧道南口比溪水溢堤處較上游海拔相對高,也是依據該處地形特性的工程設計,才產生溪底隧道幾無受損的效果。

花東鐵公路以花蓮縣來看,從北到南須跨越多條溪流,立霧溪到樂樂溪,大大小小的,應全面檢討橋梁耐震抗洪能力,若有上述風險考量而較適合棄橋梁選隧道的設計情況,請盡速改建隧道,或採用溪床河道無橋墩之橋梁設計如台11線公路新長虹橋。我想,台東縣也應全面檢討再設計。

觀光財與居民生活生命孰重

也是根據新聞報導,花蓮縣長於災前一天在韓國宣傳觀光,因為花蓮仁川航線即將於11月13日開航,不僅花蓮人多一條從花蓮直航的國際旅遊航線,也能促進花蓮縣觀光產業發展。

觀光是花蓮縣緊緊抓著的產業發展,也是給人的印象,它給花蓮縣帶來了什麼效益?誰獲得了?什麼損失?誰吞忍了?

以我在花蓮縣生活多年且與觀光產業沾不上邊的感受,只覺得花蓮縣的產業與城市發展及掌權者都在為觀光產業與遊客服務。以往觀光亮麗的背後,居民的生活受損與需求,有誰看見?

觀光產業的基礎,是遊客來住宿飲食買名產順便遊覽景點體驗文化,還是遊客來遊覽景點體驗文化而有住宿飲食買名產活動?基礎還是在自然與人文,那早已成為居民生活的一切。

觀光的根基,還是在生活,從生活加值成觀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覺得花蓮縣的觀光與產業及城市發展,還是得從居民的生活著想才能扎根,跳過生活的發展猶如搭建在沙地上的建築一震即倒。

觀光、產業、生活結構概念圖 / 資料來源: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上)

觀光、產業、生活結構概念圖 / 資料來源: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上)

923光復大水災,摧毀的是居民的生活,凸顯了生活公共工程的脆弱,也凸顯城市發展與掌權者對生活建設的漠視。在生活受創與失能的城市,會有觀光發展可能嗎?也再次凸顯觀光與產業及城市發展扎根在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我們花蓮人可不可以先不要想怎麼賺觀光財?我們不是花蓮人但來賺觀光財的可不可以先不要想怎麼賺觀光財?我們可不可以先把財稅花在做好生活建設?我們可不可以先把財稅花在做好不賺錢甚至賠錢的公共工程建設?生活建設完備成為磐石,觀光與產業及城市發展才有根基,美好將超乎你所求所想。

註:以上論述基礎來自我的「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也歡迎瀏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鴻鈞的沙龍|並木居
6會員
50內容數
並木為林,我的居所。客廳分享生活,書房寫寫想法,練功房練習AI產圖。2025年7月1日,我於此發表「明日花蓮|規劃概說」上、中、下集,分享大地震後的花蓮該如何再發展的想法,誠摯邀請大家看看。
2025/09/19
花蓮縣豐濱鄉想蓋釀酒廠,但計畫內容問題很大。
Thumbnail
2025/09/19
花蓮縣豐濱鄉想蓋釀酒廠,但計畫內容問題很大。
Thumbnail
2025/09/16
花蓮縣垃圾缺乏焚化廠處理?真正的癥結在載運垃圾至處理廠的交通運輸上啊。
Thumbnail
2025/09/16
花蓮縣垃圾缺乏焚化廠處理?真正的癥結在載運垃圾至處理廠的交通運輸上啊。
Thumbnail
2025/09/13
一條公路承載大大小小的移動與活動需求,太超過了,是時候再規劃設計花東公路系統。
Thumbnail
2025/09/13
一條公路承載大大小小的移動與活動需求,太超過了,是時候再規劃設計花東公路系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024,8,3洪災后往探羅木斯溪,步道入處已半毀,再入更艱難,幾番仆幾番起,抱憾止,折回;談復原十年也難! 洪災茂林心繫念 壁傾土流溪腸斷 徑埋竹亂枯木橫 路悼戀折千萬般
Thumbnail
*2024,8,3洪災后往探羅木斯溪,步道入處已半毀,再入更艱難,幾番仆幾番起,抱憾止,折回;談復原十年也難! 洪災茂林心繫念 壁傾土流溪腸斷 徑埋竹亂枯木橫 路悼戀折千萬般
Thumbnail
2024年7月24日花蓮因颱風被女兒牆砸落身故的真相。
Thumbnail
2024年7月24日花蓮因颱風被女兒牆砸落身故的真相。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如今,分不清瀉湖和濕地 望過去一片藍地 紅色船隻緩過 浪花短暫滯留了泡沫 濕暖,又隨之而去 無從感知的入夜 在夜中開出一叢熾黃的點花 看進所有光影、聲段 美麗是一句問候 刻劃誰的片段 卻失了焦 漫開的顏色 遠眺 何去何從 的獨自席地而坐 正如看著 看海的人 感受漸慢,漸沉 回應另一頭的吶喊
Thumbnail
這次清明四天連假,依照慣例回花蓮老家 特別是0403大地震後,更是在心頭一緊的擔心下,感恩我能搭著火車回家 我家,一切平安 回到家放好行李,我騎著摩托車到花蓮市繞一繞,觸目驚心的景象、封閉的道路,正常運作的白日裡,我的內心感受一股很大的波動,儘管我家並不住在這一帶,但這是我成長回憶裡熟悉的一部
Thumbnail
這次清明四天連假,依照慣例回花蓮老家 特別是0403大地震後,更是在心頭一緊的擔心下,感恩我能搭著火車回家 我家,一切平安 回到家放好行李,我騎著摩托車到花蓮市繞一繞,觸目驚心的景象、封閉的道路,正常運作的白日裡,我的內心感受一股很大的波動,儘管我家並不住在這一帶,但這是我成長回憶裡熟悉的一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最近在臺灣發生的地震對作者的影響,並強調了善的循環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文章表達了對受災者的關懷和對臺灣社會的感激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最近在臺灣發生的地震對作者的影響,並強調了善的循環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文章表達了對受災者的關懷和對臺灣社會的感激之情。
Thumbnail
年日他樂鬧 景處車阻道 半日空閑情 訪舊遠紛擾 從來獨居客 寂共青山老 潮滿縠紗細 眼入手拍照
Thumbnail
年日他樂鬧 景處車阻道 半日空閑情 訪舊遠紛擾 從來獨居客 寂共青山老 潮滿縠紗細 眼入手拍照
Thumbnail
海邊的曼徹斯特 潮起潮落 華岡的山仔后 日出月升 提示過往 所有的遺忘
Thumbnail
海邊的曼徹斯特 潮起潮落 華岡的山仔后 日出月升 提示過往 所有的遺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