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作圖大比拚|公益主題的創意實驗
近幾年,AI 工具的進步已經顛覆了我們對內容創作的想像。大家熟悉的 ChatGPT 常常被用來寫文案、規劃貼文、甚至協助資料整理。但你知道嗎?現在 AI 不只會「寫」,還能「畫」!
這一次,我就做了一個小小實驗:用兩個不同的 AI 工具,分別幫同一個公益主題設計圖片。主題是 「零錢愛心捐款 × 獨居長者便當」。這是一個我很關注的社會議題,因為在日常生活裡,還有許多長輩獨自生活,偶爾一份熱騰騰的便當,就是他們一天最大的安慰與力量。
所以,我想試試看,當 AI 來詮釋「公益」和「陪伴」時,會畫出怎麼樣的畫面?兩張圖片的誕生
這次我分別用了 ChatGPT 和 Qwen AI 兩個工具,設定相同的主題,卻得到了完全不同風格的作品。
1️⃣ ChatGPT 作圖

ChatGPT 作圖
風格比較 溫馨柔和,背景用了花草點綴,整體畫面乾淨簡潔,帶著一種淡淡的療癒感。就像是公益活動海報會常用的插畫風格,讓人一看就覺得溫暖。
2️⃣ Qwen 作圖

Qwen 作圖
畫風則偏向 寫實。它生成了一個奶奶手裡捧著便當的場景,神情真摯,整個畫面充滿故事感。看著看著,好像能想像她接過便當時,心裡湧起的那份安心與感動。
我的小觀察
這兩張圖,雖然來自同一個主題,但效果卻完全不一樣。
- ChatGPT 的作品 適合做活動主視覺、社群推廣用圖,因為乾淨簡單,能凸顯主題文字。
- Qwen 的作品 則更有「情感張力」,適合在募款故事或新聞媒體使用,因為畫面細節能直接打動人心。
這也提醒我,AI 工具並不是單純的「好」或「不好」,而是要看我們怎麼用,怎麼選擇適合的風格來傳達訊息。
為什麼我喜歡用 AI 做公益設計?
公益議題常常面臨一個挑戰:資源有限。
不管是社福單位、小團隊,甚至個人想推動善舉,往往沒有太多時間和預算去請專業設計師做視覺素材。
這時候,AI 工具就成了好幫手。
- 快速:只要幾秒鐘,就能生成初稿,省下找素材、修圖的時間。
- 多樣性:同一個提示,可以嘗試不同版本,找到最符合氛圍的一張。
- 低成本:不用額外請人設計,也能做出相對專業的圖片。
當然,AI 圖片可能還需要人工調整,但它的確幫我們跨出了第一步。
延伸想像:AI 不只是畫畫
其實在這個小實驗裡,我最大的收穫是:AI 的應用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廣。
它不只是「內容產出工具」,更是一種 創意加速器。
舉例來說:
- 在社群行銷上,我可以用 ChatGPT 先寫一段文案,再搭配 AI 圖片,一次完成「文字+視覺」的完整貼文。
- 在活動推廣時,快速做出多版本設計,拿給團隊討論,省下大量溝通成本。
- 甚至在個人品牌經營上,也能透過 AI 讓自己的作品更有一致性。
換句話說,AI 不是要取代我們,而是讓我們有更多能量,把重點放在「創意」和「價值」本身。
互動小問題
所以,回到這次的公益圖片挑戰題:
👉 你覺得 哪一張更打動人心?
1️⃣ ChatGPT 的溫馨插畫風格
2️⃣ Qwen 的寫實故事風格
我真的很好奇大家的直覺,因為這也能幫助我理解,不同風格在社群傳播上的效果差異。
給創作者的提醒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常常需要為社群、品牌或專案製作圖片,這裡有幾個我覺得很實用的小提醒:
- 明確定義用途:要放在 IG、活動海報,還是募款平台?不同平台,適合的風格不同。
- 善用版本比較:一次生成多張,挑出最有感覺的。這比從零開始設計還快。
- 不要忘記人味:AI 再厲害,也只是工具。最後能打動人心的,還是背後的故事與溫度。
結語
這次的「AI 作圖大比拚」,讓我再次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當我們把它用在對的地方,不只是提高效率,更能幫助我們把「想說的故事」傳達得更深、更廣。
公益的力量,來自於每一個小小的善意。
AI 則是幫助這份善意,被更多人看見。
而現在,我想把選擇交給你。
1 還是 2,你的 pick 是哪一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