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建築之旅:7個建築故事訴說混凝土如何詮釋島嶼靈魂?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沖繩(Okinawa)的建築,總帶著一種讓人意外的魅力。相較於日本本土(Mainland Japan)偏愛木材與細膩層次的「和」式美學,沖繩的建築語言更顯粗獷,以鋼筋混凝土(RC)為主,訴說著風土與歷史的故事。這裡的颱風頻繁、白蟻肆虐、戰後重建的迫切需求,以及美軍駐軍時期對耐用建材的依賴,讓混凝土成為島嶼的守護者。這些RC結構不僅抗風防火,還融入當地石灰岩的灰白調性,意外地孕育出一種「熱帶粗獷主義」(Tropical Brutalism)。從琉球王國(Ryukyu Kingdom)的石牆遺跡,到現代的博物館與劇場,沖繩的建築承載了獨特的文化印記,融合中國、東南亞的影響,與本土的木造詩意形成鮮明對比。以下,我將帶你走訪七個代表性地標,從那霸(Naha)的文化堡壘到今歸仁(Nakijin)的古城,探索這片島嶼的建築靈魂。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 | Okinawa Prefectural Museum & Art Museum:石灰城的現代守護者

raw-image
raw-image


位於那霸市(Naha City)小祿町(Oruku-machi)的這座館舍,坐落於都市核心,鄰近單軌電車站,2007年落成。由Ishimoto and Niki Architects設計,建築靈感來自琉球古城「gusuku」(石灰岩堡壘),外牆以當地石灰石堆疊,層疊的屋頂線條呼應古城牆的起伏。內部展廳錯落有致,展示從沖繩的自然生態到琉球漆器的歷史脈絡,彷彿引導訪客穿越時空。

raw-image
raw-image

走進這座博物館,粗糙的混凝土牆面與柔和光影的對話,讓我感受到建築如何回應風土。它不僅是文化展示的容器,更承載了沖繩戰後重建的記憶,連結現代都市與琉球傳統,讓人思考「地方感」的真諦。

訪客資訊
地址:沖繩縣那霸市小祿1-2-1 | Okinawa-ken, Naha-shi, Oruku 1-2-1
交通:從那霸機場搭單軌電車(Yui Rail)至小祿站(Oruku Station),步行10分鐘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8:00(週一休,節慶除外)
門票:成人400日元,兒童免費。提供免費停車場


沖繩國立劇場 | National Theatre Okinawa:傳統舞步的混凝土舞台

raw-image

位於浦添市(Urasoe-shi)勢理谷(Seriyaku)的沖繩國立劇場,2004年啟用,坐落於海邊文化區。由建築師Shin Takamatsu設計,建築外觀融合琉球紅瓦與石灰牆元素,內部以流線型混凝土曲面打造主廳(632席)與小廳(200席),專為「組踊」(Kumiodori,UNESCO非遺舞劇)量身設計。高窗引入的海光,如波浪般為表演增添動感。

raw-image
raw-image

站在劇場內,混凝土的冷硬意外地與表演的熱情共鳴,讓我感受到建築如何為文化賦能。它延續了琉球王國的藝術傳統,同時為現代沖繩人提供了一個重塑身份的舞台。

raw-image

訪客資訊
地址:沖繩縣浦添市勢理谷5-5-1 | Okinawa-ken, Urasoe-shi, Seriyaku 5-5-1
交通:從那霸搭Yui Rail至古島站(Kojima Station),轉巴士15分鐘
開放時間:視表演而定,平日10:00-17:00(導覽需預約)
門票:表演票價2000-8000日元,免費導覽可預約


浦添市美術館 | Urasoe Art Museum:漆器的隱秘花園

raw-image

同樣位於浦添市(Urasoe-shi)當間(Toma),這座1990年開館的美術館專注於琉球漆器,從王國時代的華麗工藝到現代演繹。建築以低矮的混凝土基座環繞展廳,曲線設計靈感來自傳統沖繩庭院,光線柔和滲入,營造靜謐氛圍。

raw-image
raw-image

每次造訪,混凝土牆與漆器金屬光澤的對話,總讓我驚嘆建築如何放大工藝之美。這座美術館見證了沖繩作為東亞貿易樞紐的歷史,提醒我們在都市生活中尋找文化的根。

訪客資訊
地址:沖繩縣浦添市當間3-1-1 | Okinawa-ken, Urasoe-shi, Toma 3-1-1
交通:從那霸開車20分鐘,或搭巴士至浦添站步行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週一休)
門票:成人300日元,兒童免費。附近有免費停車

名護市役所 | Nago City Hall:古墟般的公民堡壘

raw-image

北上名護市(Nago-shi)中山(Nakayama),這座1981年完工的市役所由Atelier Zo設計,宛如混凝土古城。Asagi Terrace(上層露台)俯瞰市街,當地石塊堆疊的層級結構適應颱風帶的通風需求。

raw-image

站在露台上,混凝土的粗獷與海風交織,帶來一種寧靜的震撼。它體現了沖繩行政建築從戰後簡樸到融入傳統的轉型,訴說現代與歷史的對話。

raw-image

訪客資訊
地址:沖繩縣名護市中山9-1 | Okinawa-ken, Nago-shi, Nakayama 9-1
交通:從那霸開車1.5小時,或搭巴士至名護巴士總站步行
開放時間:平日8:30-17:15(週末休)
門票:免費,露台開放


名護市民會館 | Nago Civic Hall:粗獷主義的海邊詩篇

raw-image

鄰近市役所,這座1985年由Niki Architect設計的會館是粗獷主義(Brutalism)的經典之作,混凝土梁柱如海浪起伏,內部多功能廳承載社區活動。

混凝土的粗糙表面在陽光下閃耀,意外地呈現一種禪意美學。它連結名護的海岸文化,守護漁村轉型為現代都市的記憶。

訪客資訊
地址:沖繩縣名護市中山8-1 | Okinawa-ken, Nago-shi, Nakayama 8-1
交通:同市役所,步行5分鐘
開放時間:視活動,平日9:00-18:00
門票:免費,表演票另計


今歸仁城 | Nakijin Castle:琉球古城的石語遺韻

raw-image
raw-image

位於本島北端的今歸仁村(Nakijin-son),今歸仁城(Nakijin Castle)是UNESCO世界遺產,13世紀末建成,是琉球三大古城之一。採用「nozurazumi」(塗泥石牆)技法,以石灰岩堆疊,俯瞰東海,無現代設計師,卻是歷史的活化石。

站在殞牆上,石塊的層疊訴說琉球王國的興衰,連結著沖繩風土的堅韌。它見證了從獨立王國到日本邊陲的轉變,讓人沉思時間的力量。

訪客資訊
地址:沖繩縣國頭郡今歸仁村今歸仁 | Okinawa-ken, Kunigami-gun, Nakijin-son, Nakijin
交通:從那霸開車2小時,或搭巴士至今歸仁巴士站步行
開放時間:每日8:00-18:00(冬季至17:00)
門票:成人400日元,兒童200日元。櫻花季不容錯過


沖繩,意外的建築性

沖繩的建築,不只是混凝土的意外,更是風土與歷史的低語。從那霸的博物館到今歸仁的古城,每個地標都在訴說島嶼的故事。你是否也感受到這些空間的獨特魅力?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沖繩建築體驗吧!下次旅行,別忘了捕捉混凝土下的夕陽,與這些地標對話。

raw-image


版權聲明 | Copyright Notice
本文僅供非營利分享與學術、設計交流之用,部分圖片或攝影作品為引用公開資料或網路資源,著作權皆屬原權利人所有。如有不當引用或侵權疑慮,請與我聯繫,我將立即撤下相關內容。如需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出處並附上原文連結,謝謝。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solely for non-commercial sharing and for educational or design-related discussions. Some images and photographs are sourced from public archives or online platforms and remain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copyright holders. If any content herein infringes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me, and it will be promptly removed. For reproduction or citation, please credit the source and include a link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 Pinhua | 建築旅行
1會員
20內容數
林品樺,熱衷旅行的建築師,將文化洞察融入設計,分享對建築與都市的獨家觀點,啟發讀者以創意視角體驗城市。
2025/09/29
冬天去哪旅行最棒?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沖繩!每次踏上這座島都被它的魅力深深吸引。夏天的颱風可能讓人掃興,但冬天的沖繩氣候完美,溫暖到能下海浮潛,微涼的空氣又讓泡溫泉超享受。這次我要帶你開啟一場四天自駕之旅,從那霸市一路向北,探索沖繩的風景、美食和文化。準備好一起出發了嗎?
Thumbnail
2025/09/29
冬天去哪旅行最棒?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沖繩!每次踏上這座島都被它的魅力深深吸引。夏天的颱風可能讓人掃興,但冬天的沖繩氣候完美,溫暖到能下海浮潛,微涼的空氣又讓泡溫泉超享受。這次我要帶你開啟一場四天自駕之旅,從那霸市一路向北,探索沖繩的風景、美食和文化。準備好一起出發了嗎?
Thumbnail
2025/09/28
這次河內五天四夜的旅程,卻像是場驚魂連連的冒險劇!從剛下飛機的eSIM失靈,到飯店訂單接連出包,我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被河內「詛咒」了!
Thumbnail
2025/09/28
這次河內五天四夜的旅程,卻像是場驚魂連連的冒險劇!從剛下飛機的eSIM失靈,到飯店訂單接連出包,我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被河內「詛咒」了!
Thumbnail
2025/09/27
河內的魅力不只在於它的老城巷弄與自然風光,更在於街頭飄來的河粉香氣和咖啡館的悠閒氛圍。作為一個常跑東南亞的台灣旅人,我認為河內的美食是走進這座城市靈魂的最佳方式。這篇文章帶你走訪四家必吃餐廳,從傳統街邊小吃到創意披薩,每一口都承載著河內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9/27
河內的魅力不只在於它的老城巷弄與自然風光,更在於街頭飄來的河粉香氣和咖啡館的悠閒氛圍。作為一個常跑東南亞的台灣旅人,我認為河內的美食是走進這座城市靈魂的最佳方式。這篇文章帶你走訪四家必吃餐廳,從傳統街邊小吃到創意披薩,每一口都承載著河內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佐敷城海拔只有40米左右,位於海岸邊的一座丘陵中腹,並非建在山丘之上。 此外,不同於大多數琉球城寨是使用石材(珊瑚礁岩)建成,佐敷城幾乎沒有使用石頭,而是由土砂所建。 換句話說,這座城寨並非為了「防禦」而建,而是作為按司的「居城」。
Thumbnail
佐敷城海拔只有40米左右,位於海岸邊的一座丘陵中腹,並非建在山丘之上。 此外,不同於大多數琉球城寨是使用石材(珊瑚礁岩)建成,佐敷城幾乎沒有使用石頭,而是由土砂所建。 換句話說,這座城寨並非為了「防禦」而建,而是作為按司的「居城」。
Thumbnail
咒語描述: 繪製一個淺橘色類似於無定形的結構石頭地形地貌,內部有幾個淺橘色凹形狀的大峽谷岩石。混合不同深淺的灰橘色大峽谷的石頭材質,表現出粗糙的質感和深度。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更暗,增加了圖像的立體感和體積感。純色背景。加入石頭上的裂縫和裂痕。加入層石。 ▪︎工具:Copilot
Thumbnail
咒語描述: 繪製一個淺橘色類似於無定形的結構石頭地形地貌,內部有幾個淺橘色凹形狀的大峽谷岩石。混合不同深淺的灰橘色大峽谷的石頭材質,表現出粗糙的質感和深度。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更暗,增加了圖像的立體感和體積感。純色背景。加入石頭上的裂縫和裂痕。加入層石。 ▪︎工具:Copilot
Thumbnail
初中畢業旅行曾經到「羅東」看木材廠、紙廠、礁溪冷泉和宜蘭酒廠,乘坐小火車馳騁在蘭陽平原上,在不遠的海面上佇立著一座活像烏龜的島嶼,是我對「龜山島」的最初印象。說它遠明明可以看到,說它近當時還真沒交通工具可供登島。一拖就是幾十年,最近聽了朋友的介紹「龜山島」開放觀光,就背了背包,到「圓山捷運站
Thumbnail
初中畢業旅行曾經到「羅東」看木材廠、紙廠、礁溪冷泉和宜蘭酒廠,乘坐小火車馳騁在蘭陽平原上,在不遠的海面上佇立著一座活像烏龜的島嶼,是我對「龜山島」的最初印象。說它遠明明可以看到,說它近當時還真沒交通工具可供登島。一拖就是幾十年,最近聽了朋友的介紹「龜山島」開放觀光,就背了背包,到「圓山捷運站
Thumbnail
第一幅圖片看起來像什麼?我得到很多答案。有人認為是有森林,有河水的郊野嘛;有人認為是空拍圖,是河流流動的局部;其實,它衹是一塊有大理石成分的岩石紋樣,拍攝於海邊。
Thumbnail
第一幅圖片看起來像什麼?我得到很多答案。有人認為是有森林,有河水的郊野嘛;有人認為是空拍圖,是河流流動的局部;其實,它衹是一塊有大理石成分的岩石紋樣,拍攝於海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義大利西西里島,歷史悠久的美麗海島,從滅世之前的遠古地中海文明起幾度見證歷史的興衰與國家的滅亡,或許正是這份經歷歲月洗刷的磨礪,造就它的沈穩內斂,徜徉在大海與陸地的包圍中,寧靜無聲接受文明的光輝與戰火的摧殘,擁抱死亡帶來的淚水與新生的笑容,打造地中海最大島嶼新舊並存的氣度。
Thumbnail
義大利西西里島,歷史悠久的美麗海島,從滅世之前的遠古地中海文明起幾度見證歷史的興衰與國家的滅亡,或許正是這份經歷歲月洗刷的磨礪,造就它的沈穩內斂,徜徉在大海與陸地的包圍中,寧靜無聲接受文明的光輝與戰火的摧殘,擁抱死亡帶來的淚水與新生的笑容,打造地中海最大島嶼新舊並存的氣度。
Thumbnail
蘭嶼的地下屋、拼板舟、飛魚文化,只是聽說的故事們。
Thumbnail
蘭嶼的地下屋、拼板舟、飛魚文化,只是聽說的故事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