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來聊聊「情感自由」這個議題。
我在約會市場打滾了十多年,也確實有一段時間,我實現了大家口中說的那種「情感自由」——不斷地換對象,有很多短期關係。這些關係滿足了我在朋友之間的虛榮心,也滿足了我身體方面的慾望。
但過了一陣子,我發現自己還是很期待情感的交流。就像網路上說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我身體的慾望想滿足,情感交流的期望也想滿足。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理想。當年,我有一位持續了一年多的短期關係對象,有一天她告訴我,她要交男朋友了,想結束這段關係。當時的我心裡滿是失落。因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不只是上床,也一起出去玩、吃飯、看電影,經歷了各式各樣的約會體驗,我對她多少產生了情感上的依賴。
那次的難過讓我開始反思。我發現所謂的「情感自由」,其實包含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兩種情感自由:你可以「選擇對象」,或是「表達情感」
第一種,是「情感對象的自由」。這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可以一直換對象,想打炮就有人可以打炮。
第二種,是「情感表達的自由」。這代表,當我心裡有澎湃的感受時——無論是開心的、還是難過有壓力的——我可以很有安全感地,向我目前的相處對象表達。而他能聽懂,會給我回饋,能包容、支持我,能「接住」我的情緒。
魚與熊掌,為何難以兼得?
但這兩種自由,基本上很難同時滿足。
因為當我追求「對象的自由」時,在別人眼中我就是個玩咖。她們不會把太多心思放在我身上,自然也不太可能去接納我比較沉重的情緒,或提供任何情緒價值。
你的年紀,決定你想要哪種自由
雖然現在的我,期待的是「情感表達的自由」。但如果回到十年前,我可能還是會選擇「對象的自由」。因為那時候的我慾望比較高漲,身體的需求比較旺盛。
而現在快40歲的我,經歷了更多事,變得比較沉穩,情慾的動力也沒那麼高了。現在的我,更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好好聊天、交流情感與價值觀的對象,那樣會讓我感覺到更深的滿足。
所以,如果你還年輕,荷爾蒙旺盛,去體驗男女交歡的樂趣,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到了一個年紀,對人生有了更多體悟,或許就可以開始追求「情感表達的自由」。
如何找到能「自由表達情感」的對象?
但這裡有一個核心問題:很多男生根本沒有「表達情感」的能力。因為我們大多在被壓抑的環境下長大,很少被允許表達情緒,甚至會對此感到恐懼,因為不知道會不會被接納。
那該怎麼辦?在我看來,解決方案只有一個:去跟不同的人約會,並在過程中,練習分享與表達自己的能力。
這是一個需要「慢慢釋放」的過程。第一次約會先從開心的事開始,到了後續的約會,再開始試著表達一些內心真實的感受。先給出一些小小的表達,確認對方有正向的回饋後,再慢慢地把力道加大。
最忌諱的,就是能力不足時,一口氣丟太多出來,把對方嚇到,讓她從此跟你保持距離。這個分寸的拿捏,只能在一次次的約會中去學習。
先了解自己的人格,再尋找能接住你的人
另一個重點是:我們的情緒和感受,它背後代表的,是我們最核心的人格與價值觀。例如,當一個迴避型人格的人,因為伴侶傳訊息太頻繁而感到「壓力大」時,這個情緒的背後,其實是他的人格在吶喊:「我需要個人空間」。
所以,一個能夠真正「接納」我們情緒的人,並不是指他能忍受我們發脾氣,而是他能理解並尊重我們情緒背後的「人格需求」。這也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他就是那個跟我們人格能夠互相配合的對象。
我用自己的經驗舉例:我是一個迴避型人格,過去的經驗和心理學告訴我,迴避型跟另一個迴避型,其實能夠配合得很好。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兩個都需要空間的人,要如何靠近?
我現在的伴侶,正好也是迴避型人格傾向。在互動時,我們都能自然地尊重彼此的界線,保持一個很好的互動頻率和安全距離。當我需要表達情緒時,我會留意不要一次給她太大壓力;而她在回應我時,也會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來傾聽與支持。這種默契,讓我們雙方的安全感都非常足夠,相處起來也格外愉快。
在讀了一些心理學的資料之後,我理解到了人格之間的配合度真的是關係滿意度中影響很大的部分。
因此,整個尋找理想關係的流程,在我看來應該是這樣的:
- 第一步:建立對自己人格的認知 先深入了解自己是誰,有什麼樣的人格傾向。這是所有關係策略的基礎。
- 第二步:透過約會來練習與觀察 去跟不同的人約會,把每一次的互動,都當成是在低風險環境下的「實戰演練」。在過程中,練習「漸進式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也觀察不同人格的樣貌。
- 第三步:篩選並判斷適配性 觀察對方的回饋,判斷你們的人格是否能夠互相配合。這一步是為了「篩選」,目的是找出那個真正能與你同步的人,而不是天真地試圖去改變不適合的人。
【想學會這套完整的關係發展系統嗎?】
在我的線上課程裡,就會有這樣一整套的教學,教你如何認識自己的人格、判斷對方的人格傾向,以及如何在約會中,好好的安排行程,讓你在表達情緒的過程中,被接納的機會能大幅提高
如果你想了解一套從0到1,可以幫助你進入關係的完整理論與實際操作方法,歡迎參考我的線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