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求的是「對象的自由」,還是「表達的自由」?聊聊情感自由的兩種層次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情感自由」這個議題。

我在約會市場打滾了十多年,也確實有一段時間,我實現了大家口中說的那種「情感自由」——不斷地換對象,有很多短期關係。這些關係滿足了我在朋友之間的虛榮心,也滿足了我身體方面的慾望。

但過了一陣子,我發現自己還是很期待情感的交流。就像網路上說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我身體的慾望想滿足,情感交流的期望也想滿足。

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理想。當年,我有一位持續了一年多的短期關係對象,有一天她告訴我,她要交男朋友了,想結束這段關係。當時的我心裡滿是失落。因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不只是上床,也一起出去玩、吃飯、看電影,經歷了各式各樣的約會體驗,我對她多少產生了情感上的依賴。

那次的難過讓我開始反思。我發現所謂的「情感自由」,其實包含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兩種情感自由:你可以「選擇對象」,或是「表達情感」

第一種,是「情感對象的自由」。這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可以一直換對象,想打炮就有人可以打炮。

第二種,是「情感表達的自由」。這代表,當我心裡有澎湃的感受時——無論是開心的、還是難過有壓力的——我可以很有安全感地,向我目前的相處對象表達。而他能聽懂,會給我回饋,能包容、支持我,能「接住」我的情緒。

魚與熊掌,為何難以兼得?

但這兩種自由,基本上很難同時滿足。

因為當我追求「對象的自由」時,在別人眼中我就是個玩咖。她們不會把太多心思放在我身上,自然也不太可能去接納我比較沉重的情緒,或提供任何情緒價值。

你的年紀,決定你想要哪種自由

雖然現在的我,期待的是「情感表達的自由」。但如果回到十年前,我可能還是會選擇「對象的自由」。因為那時候的我慾望比較高漲,身體的需求比較旺盛。

而現在快40歲的我,經歷了更多事,變得比較沉穩,情慾的動力也沒那麼高了。現在的我,更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好好聊天、交流情感與價值觀的對象,那樣會讓我感覺到更深的滿足。

所以,如果你還年輕,荷爾蒙旺盛,去體驗男女交歡的樂趣,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到了一個年紀,對人生有了更多體悟,或許就可以開始追求「情感表達的自由」。

如何找到能「自由表達情感」的對象?

但這裡有一個核心問題:很多男生根本沒有「表達情感」的能力。因為我們大多在被壓抑的環境下長大,很少被允許表達情緒,甚至會對此感到恐懼,因為不知道會不會被接納。

那該怎麼辦?在我看來,解決方案只有一個:去跟不同的人約會,並在過程中,練習分享與表達自己的能力。

這是一個需要「慢慢釋放」的過程。第一次約會先從開心的事開始,到了後續的約會,再開始試著表達一些內心真實的感受。先給出一些小小的表達,確認對方有正向的回饋後,再慢慢地把力道加大。

最忌諱的,就是能力不足時,一口氣丟太多出來,把對方嚇到,讓她從此跟你保持距離。這個分寸的拿捏,只能在一次次的約會中去學習。

先了解自己的人格,再尋找能接住你的人

另一個重點是:我們的情緒和感受,它背後代表的,是我們最核心的人格與價值觀。例如,當一個迴避型人格的人,因為伴侶傳訊息太頻繁而感到「壓力大」時,這個情緒的背後,其實是他的人格在吶喊:「我需要個人空間」。

所以,一個能夠真正「接納」我們情緒的人,並不是指他能忍受我們發脾氣,而是他能理解並尊重我們情緒背後的「人格需求」。這也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他就是那個跟我們人格能夠互相配合的對象。

我用自己的經驗舉例:我是一個迴避型人格,過去的經驗和心理學告訴我,迴避型跟另一個迴避型,其實能夠配合得很好。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兩個都需要空間的人,要如何靠近?

我現在的伴侶,正好也是迴避型人格傾向。在互動時,我們都能自然地尊重彼此的界線,保持一個很好的互動頻率和安全距離。當我需要表達情緒時,我會留意不要一次給她太大壓力;而她在回應我時,也會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來傾聽與支持。這種默契,讓我們雙方的安全感都非常足夠,相處起來也格外愉快。

在讀了一些心理學的資料之後,我理解到了人格之間的配合度真的是關係滿意度中影響很大的部分。

因此,整個尋找理想關係的流程,在我看來應該是這樣的:

  1. 第一步:建立對自己人格的認知 先深入了解自己是誰,有什麼樣的人格傾向。這是所有關係策略的基礎。
  2. 第二步:透過約會來練習與觀察 去跟不同的人約會,把每一次的互動,都當成是在低風險環境下的「實戰演練」。在過程中,練習「漸進式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也觀察不同人格的樣貌。
  3. 第三步:篩選並判斷適配性 觀察對方的回饋,判斷你們的人格是否能夠互相配合。這一步是為了「篩選」,目的是找出那個真正能與你同步的人,而不是天真地試圖去改變不適合的人。




【想學會這套完整的關係發展系統嗎?】


在我的線上課程裡,就會有這樣一整套的教學,教你如何認識自己的人格、判斷對方的人格傾向,以及如何在約會中,好好的安排行程,讓你在表達情緒的過程中,被接納的機會能大幅提高

如果你想了解一套從0到1,可以幫助你進入關係的完整理論與實際操作方法,歡迎參考我的線上課程。

線上課程介紹頁面

加入官方Line預約諮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交駭客比爾—駭客技術文件的沙龍
106會員
280內容數
《社交駭客比爾—駭客技術文件》是一個以分享單身男性如何順利追求男女關係的專欄。主要內容是以我這幾年男女關係的經驗為核心,延伸出的思想及實際操作的文章。如果你認為在男女關係上碰到了困難,看看我的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些方向,幫助你更順利追求到你期待的男女關係。
2025/09/26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生享受單身?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很「舒適」。但舒適不等於「快樂」,真正的快樂,往往來自與他人的互動。 因此,一段理想關係的核心,其實是「友誼」——也就是能一起玩樂、分享當下快樂的能力。與其鑽研技巧,不如先學會當個能為對方生活帶來更多「快樂」的好朋友,這才是關係能否長久的基礎。
Thumbnail
2025/09/26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生享受單身?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很「舒適」。但舒適不等於「快樂」,真正的快樂,往往來自與他人的互動。 因此,一段理想關係的核心,其實是「友誼」——也就是能一起玩樂、分享當下快樂的能力。與其鑽研技巧,不如先學會當個能為對方生活帶來更多「快樂」的好朋友,這才是關係能否長久的基礎。
Thumbnail
2025/09/23
想在關係中順利,關鍵是善用你的「人格優勢」。 以常被罵的「迴避型人格」為例,看似疏離,但在安定的關係中,反而因「怕麻煩」而非常忠誠。你不需要急著改掉缺點,而是要找到能接納你、與你「人格相合」的對象。 先理解自己的人格,再去找尋適合你的人,這才是關係順利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9/23
想在關係中順利,關鍵是善用你的「人格優勢」。 以常被罵的「迴避型人格」為例,看似疏離,但在安定的關係中,反而因「怕麻煩」而非常忠誠。你不需要急著改掉缺點,而是要找到能接納你、與你「人格相合」的對象。 先理解自己的人格,再去找尋適合你的人,這才是關係順利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9/22
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常常是片面的。想發掘自己在關係中更多的潛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約會」。 你可以透過與「同一個人」的深度約會,發現自己溫柔浪漫的一面(像我送的白玫瑰);也可以藉由嘗試「不同約會形態」(像去看脫口秀),解鎖自己新的喜好。 別困在原地,你的潛力,就藏在每一次的互動裡。
Thumbnail
2025/09/22
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常常是片面的。想發掘自己在關係中更多的潛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約會」。 你可以透過與「同一個人」的深度約會,發現自己溫柔浪漫的一面(像我送的白玫瑰);也可以藉由嘗試「不同約會形態」(像去看脫口秀),解鎖自己新的喜好。 別困在原地,你的潛力,就藏在每一次的互動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30年歲月中,我經歷了不同形式的愛情,從懵懂到成熟。愛情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兩個人間應保持自由空間,並學會先愛自己。這是我對愛情的觀點。
Thumbnail
30年歲月中,我經歷了不同形式的愛情,從懵懂到成熟。愛情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兩個人間應保持自由空間,並學會先愛自己。這是我對愛情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愛情觀的不同理解,分享了她在愛情路上的一些反思和成長。從對異性的吸引到對伴侶的設定,作者表達了對愛情的多樣性和個人成長的體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不同階段對愛情觀的不同理解,分享了她在愛情路上的一些反思和成長。從對異性的吸引到對伴侶的設定,作者表達了對愛情的多樣性和個人成長的體認。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