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氣息,總是帶著矛盾。
今天,在瑜珈練習之前,我特別選擇了一種小小的「安定儀式」。我在教室裡點上薄荷精油,讓那股清新涼爽的氣息,先溫柔地充滿整個空間。當薄荷的清香一點一滴滲透在呼吸裡,彷彿替身體降下了一場輕盈的雨水,洗去心中的燥熱。這份淡淡的清涼,讓我更願意停下來,細細觀察身體的狀態。
在阿育吠陀的觀點裡,火元素過盛,往往會反映在我們的情緒與身體上:容易急躁、脾氣大、消化不良、甚至睡眠不安穩。當我靜下心觀照,確實也發現,自己最近在做事時,常常急於求快,連吃東西都少了慢慢咀嚼的耐心。原來,這些都是火元素提醒我該調整的訊號。
於是,今天我從呼吸開始調整。
我選擇了 清涼呼吸法(Sitali Pranayama):捲起舌頭,緩緩吸入空氣,再從鼻子呼出。每一次吸入,都像是為體內注入了一股清澈的水流,把心裡的燥熱一點一滴沖刷掉。這樣的呼吸,不只是生理上的降溫,更像是給自己一個停頓的空間,提醒自己不要被急躁牽著走。
接著,我進入了幾個專注在腹部的瑜珈體式,特別是扭轉類的練習。
身體在扭轉時,太陽輪與臍輪這兩個能量中心被自然地刺激。太陽輪關乎自信與行動力,但過度時容易變成控制、憤怒或焦躁;臍輪則與情感和慾望相關,失衡時會讓我們陷入情緒的糾纏。透過扭轉,我彷彿看見自己內在那股「過度燃燒的火」被慢慢釋放。
我讓身體隨著呼吸流動,不刻意追求深度,也不和自己較勁,只是單純地感受火元素被引導出去的過程。當汗水微微滲出,我反而感覺到一種清新的舒暢,身體好像卸下了什麼沉重的負擔。
練習之後,我安靜地坐在墊子上,重新回到呼吸裡。外頭的風聲提醒我,季節正一步步邁向秋冬;而我也在這一刻,體驗到身體與心如何在矛盾的氣候裡找到平衡。這份平衡,並不是消除所有燥熱,而是學會和它共處,用合適的方式將它轉化。
我想,這就是瑜珈與生活最大的連結吧。
有時候,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季節與環境,但可以選擇如何與自己的身體、情緒相處。薄荷的清涼、清涼呼吸的片刻寧靜、扭轉體式的流動釋放,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小練習,卻像是日常的光,讓我在季節的變換裡,不至於迷失或焦躁。
🌿 今天的心光,送給正在感受初秋變化的你。
或許你也可以在一天的某個時刻,為自己點上一種清新的香氣,做幾個簡單的呼吸與伸展,感受那份由內而外的清涼與安定。當我們願意這樣陪伴自己時,身心自然會找到最適合的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