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浩然 不便利的便利店
前言
你覺得工作壓力大嗎?你的家庭和睦嗎?你覺得生活很苦悶嗎?
在《不便利的便利店》,不管是員工還是顧客都有這樣的煩惱。他們覺得人生不如意,並對未來感到迷茫。在一次的偶然中,便利店的老闆廉女士聘用了一位名為獨孤的街友為店員,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善心舉動,會大大地影響便利店的所有人...
故事大綱
便當就要吃山珍海味
第一則故事講的是街友獨孤撿到廉女士的錢包,並歸還給她的故事。廉女士為了答謝他,讓他每天來店裡吃便當,而善良的獨孤則堅持吃報廢品。在一次的意外中,獨孤阻止了來砸店的年輕人,並報了警,拯救了廉女士和便利店。廉女士也就趁此機會邀請獨孤來店裡當夜班店員。奧客中的奧客
廉女士請下午班的詩賢負責帶新來的獨孤。詩賢的教導讓獨孤學得很快,於是他建議詩賢可以拍下她的教學上傳到 YouTube,沒想到這個建議竟然上詩賢被挖腳了,一個女士邀請詩賢到她即將開幕的店裡當店長,並訓練員工。詩賢告訴廉女士跳槽的打算時,也得到了她的支持。
三角飯糰的用途
在詩賢被挖角後,店裡剩下吳善淑和獨孤兩個人輪流顧店。獨孤雖然不善於花言巧語,但是懂得體諒別人,以別人的角度思考。因此,善淑無法處理的客人,反而獨孤能掌握得很好。善淑的煩惱,是曾經考上好大學進去好企業的兒子,風光一時的他決定辭職,並從此一決不振,成天躲在房間打遊戲。善淑無法理解兒子,就像她無法理解離家出走的老公。和兒子大吵一架後,淚眼婆娑的善淑來到店裡上班,並和獨孤傾訴她的煩惱。獨孤建議她,送給兒子一個三角飯糰,並附上一封道歉信,表示自己沒有好好和兒子溝通。
買一送一
敬萬是便利店的常客,他總是會在下班時間買瓶燒酒獨飲。他注意到便利店的店員變成一個跟熊一樣大的男人(就是獨孤)。敬萬以為他是便利店的老闆,把原本的工作人員給資遣了。因此,帶著偏見的敬萬自然很不喜歡這位「老闆」,又因為「老闆」多管閒事勸他戒酒,所以敬萬很長一段時間都不來了。
敬萬的內核其實是「不自信」。因為他在公司走下坡,對家裡拿不出錢,地位自然就一落千丈。因此,獨自喝酒其實是他的一種逃避方式,而對他來說,一位「老闆」來憐憫他當然會讓他不舒服。然而漸漸地,獨孤的善心融化了敬萬冰冷的心,他便一股腦地把向獨孤訴苦,獨孤也是個很棒的聆聽者。他告訴敬萬,他的雙胞胎女兒總是很喜歡買一款巧克力,但是她們告訴獨孤因為父母賺錢很辛苦,因此在買一送一的促銷結束後就不買了。聽到這件事的敬萬不禁感動地流淚。
不便利的便利店
仁景對獨孤的第一印象很糟,因為他講話結結巴巴的,而且讓人感覺渾身不自在。有一次仁景去便利店買東西時,甚至在櫃檯看到「肚子痛!請稍等。」的字條,讓她覺得這個員工很不專業。
直到有一次她偶然看到獨孤和敬萬一起喝茶,這才開始對獨孤感興趣。一聊後發現,獨孤是個很有趣的人,而且比想像中的還會察言觀色。於是仁景甚至帶了一本筆記本去記錄和獨孤的對話,並以此為靈感和戲院的代表提出她的編劇內容,沒想到對方聽了很滿意,於是也改變了仁景的人生。
四罐一萬韓元
岷植是廉女士的兒子,因為年輕的時候從事遊走法律邊緣的行業,很快累積了一筆資產,但這份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因此岷植正苦惱著找一個讓自己翻身變成老闆的機會。剛好岷植的朋友邀起他來合夥做釀酒廠,趁著韓國抵制日本酒時大賺一筆。
結果岷植去廉女士的便利店買酒,打算靠自己的特殊身分賒帳時吃了閉門羹。他氣到直接回家,與母親喝完酒後就更堅定了他想說服母親賣店投資的決心,同時打算找人處理獨孤這個討厭的員工。
雖是報廢食品,但還可以吃
岷植委託了徵信社的老郭調查獨孤。他一路跟蹤獨孤後發現他的生活很簡單,他會去車站和街友聊天,然後有次老郭看到獨孤去了一家整形診所。年老的老郭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反應快了,因此他不但被院長抓包,還全盤托出實情,沒想到院長暗示很快就會除掉獨孤。
老郭本來秉持著職業道德打算繼續調查,但是被獨孤的溫暖打動。一聊獨孤才知道原來是岷植想要母親收掉便利店,才會希望把獨孤炒魷魚的。他告訴老郭自己本來就打算辭職,並且鼓勵老郭申請大夜班接他的位子。
ALWAYS
故事終於切換到了獨孤的視角,完整地揭露了他的故事。原來獨孤原本是一位醫生,但是在請其他醫生代刀時發生意外,害死了客戶。隨著事業的失敗,獨孤在家裡也過得不好。妻女給他的壓力讓他打傷了太太,當然她就離開他了。
酗酒和各種壓力讓獨孤最後成了街友,獨孤這個名字則是另一個街友的遺言,這是一位很照顧他的人。在意外拿到便利店的工作後,獨孤也照顧了很多人,慢慢地改變周圍的人的人生。最後他也離開了便利店,開啟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書評
《不便利的便利店》是一本沒有壞人的書。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這些現代社會的壓力讓每個人都喘不過氣。
獨孤曾經是個街友,體驗過最谷底的生活,而且對自己的過去完全沒記憶。因此,他拿到大夜班的職缺其實是「走上坡」,因此可以散播正能量給他人。
他看起來雖然很高大,反應又很慢,但是他其實是個觀察力很敏銳的人(人家好歹也是醫生),比如他發現了老郭的跟蹤,也猜到誰是委託人。此外,長年在首爾車站打滾的他也能一眼看出人們對他的鄙視。
儘管如此,他也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反而感化了周遭的人,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溫暖。人生本就不會一帆風順,總有走下坡和大起大落的時候,落魄的人需要的不過就是一份尊嚴和關心。因為獨孤體驗了這樣的生活,他能夠真正的換位思考,打從心底理解他人。他很清楚,人不分貴賤,也都有各自的問題。他無法解決他人的煩惱,但是能夠支持別人,給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生命總是會找到出路,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總是會海闊天空。因此,他的善意舉動逐漸打破大家對他的防備,讓這個溫暖的巨人走進他們的心底,共享人生的喜怒哀樂。
《不便利的便利店》讓我想到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兩者都是圍繞著小店面的客人和店員,也都聚集於他們的生活煩惱,獨孤的角色就像浪矢雜貨店的浪矢爺爺。不過不同於《解憂雜貨店》中角色面臨的人生困境與時空交錯,《不便利的便利店》更聚焦於市井小民的困境,以及韓國社會體制帶來的壓迫。街友的困境、上班族無法翻身、對超商打工人的鄙視,這些都是書中角色們的壓力來源。相較於提供解答,作者提供的是給予讀者的安慰。也因為整個東亞文化的高度一致性,《不便利的便利店》中闡述的大多現象在台灣也都看得到,這本書因此很容易引起台灣讀者的共鳴。不過《解憂雜貨店》在時間敘事上花了更多力氣,各種角色之間的互動也比較複雜。相較之下,《不便利的便利店》就是單純的線性敘事,並在最後回憶一下故事的起點而已。好處是易讀,缺點是單調。當然,說到底這還是兩個不同的故事,因此兩書的比較點到為止即可。
《不便利的便利店》是給快節奏、高壓力的韓國社會的一封安慰信,作者告訴普羅大眾,生活不容易。上班的壓力、職業的鄙視鏈、底薪高工時等等是所有老百姓都會面對的問題。雖然目前沒有解答,但是大家都是好人,只要願意彼此幫助,就終會走出人生的低潮,迎向美好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