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Excel 中,如果你需要根據多個條件顯示不同結果,IFS 函數能讓你寫出更清晰、更好維護的公式。它是 IF 函數的進階版本,專門用來處理多層邏輯判斷,讓公式不再混亂。
一、IFS 函數是什麼?基本語法與用途
IFS 函數用來依序檢查多個條件,並根據第一個符合的條件回傳對應結果。它能取代巢狀 IF 函數,讓公式更簡潔易讀。
語法:=IFS(條件1, 結果1, 條件2, 結果2, ..., 條件N, 結果N)
- 每組條件與結果成對出現
- Excel 會依序檢查條件,遇到第一個為 TRUE 的條件就回傳對應結果
- 若所有條件都不成立,公式會顯示錯誤(#N/A)
二、實際應用範例:多場景教學
範例一:根據成績顯示等級
=IFS(A1>=90, "優秀", A1>=75, "良好", A1>=60, "及格", A1<60, "不及格")
如果 A1 是 82,結果為「良好」。
範例二:根據庫存顯示狀態
=IFS(B1=0, "缺貨", B1<10, "低庫存", B1>=10, "庫存充足")
若 B1 是 5,結果為「低庫存」。
範例三:根據付款狀態顯示標籤
=IFS(C1="已付款", "完成", C1="未付款", "待付款", C1="取消", "已取消")
若 C1 是「未付款」,結果為「待付款」。
範例四:根據月份顯示季節
=IFS(D1=3, "春季", D1=6, "夏季", D1=9, "秋季", D1=12, "冬季")
若 D1 是 9,結果為「秋季」。
三、注意事項與常見錯誤排除
- 所有條件都不成立時,IFS 會回傳錯誤值 #N/A,建議加上最後一個條件為 TRUE 來處理預設值:
=IFS(A1>90, "優秀", A1>60, "及格", TRUE, "不及格")
- 條件與結果必須成對出現,若漏寫結果或條件,會導致公式錯誤
- IFS 不支援「OR」或「AND」邏輯,但可以在條件中嵌入這些函數:
=IFS(AND(A1>60, B1="是"), "通過", TRUE, "不通過")
- IFS 會依序判斷條件,只回傳第一個符合的結果,後續條件即使也符合也不會執行
- 不建議使用過多條件,超過 5 組以上建議改用查表(例如 VLOOKUP 或 XLOOKUP)
四、常見問題 Q&A
Q1:IFS 和巢狀 IF 有什麼差別? IFS 語法更簡潔,避免多層括號混亂,適合多條件判斷。
Q2:IFS 可以搭配其他函數使用嗎? 可以,例如搭配 TEXT
、ROUND
、AND/OR
等函數進行格式控制或複合邏輯。
Q3:IFS 可以處理空白儲存格嗎? 可以,例如:
=IFS(A1="", "尚未填寫", A1>=60, "通過", TRUE, "不及格")
五、延伸學習:進階邏輯判斷技巧
IFS 是多條件判斷的好幫手,進一步你可以學習:
- IF + AND/OR:處理複合邏輯條件
- SWITCH 函數:根據單一值對應多個結果(類似選單)
- XLOOKUP 函數:用查表方式取代多條件判斷,更適合大量資料
這些技巧適合用在分類標示、報表分析、動態顯示等進階場景。
六、結語與延伸閱讀
IFS 函數是 Excel 中最清晰的多條件判斷工具,適合用在成績分類、庫存狀態、付款標示等情境。學會 IFS 後,你可以進一步探索:
- [SWITCH 函數教學:簡化條件對應的好工具]
- [AND/OR 函數教學:邏輯組合的進階技巧]
- XLOOKUP 函數:用查表方式取代多條件判斷,更適合大量資料
這些技巧適合用在分類標示、報表分析、動態顯示等進階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