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週三晚上去陽明交大陽明校區山腰電影院重看《跳痛之旅》(A Real Pain):
https://www.facebook.com/Wedmovietime/posts/pfbid02vwrQ4cyRnz6Vm7r8hTSjDE7FGcadw3sCdfDT76j6rAsTnXQWSfTTvMcHG8ZytR9Tl
https://www.facebook.com/Wedmovietime/posts/pfbid025Ywgx31dsiLsx3yBhdioMWNsJYoHYLRxTDSPFab45Pcky49BNBXzQiFehfABkmh3lhttps://www.facebook.com/xie.cheng.han.242082/posts/pfbid02XrpwViAj4FdikjSSky3NHvWvpwHDX7dLgA3Q7SXkuWu8eeDPAx5zhnTLzUWedCSdl
上次看是在Disney+看,這次在大螢幕看並且有諮商心理師討論,想法會更深刻。
故事內容是敘述大衛(傑西·艾森柏格飾演)和班吉(基倫·克金飾演)這對表兄弟一起旅行的故事。
這趟旅行有兩個特點,首先是故事的場景是波蘭以前的集中營,有段悲慘的故事;另外是這對表兄弟有各自的苦痛─大衛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而班吉本身是集中營中受難的猶太人後代。
接著就遇到一個連在台灣都被爭辯的議題,就是每年228紀念日的連續假期,許多人都在慶祝,遊樂園也推出不少折扣優惠;但對於228受難者的家屬而言,心中不是滋味。
而在片中,也一直爭辯一個議題,就是以前在集中營搭火車都是去送死,但現在的旅行團似乎都在享樂而遺忘過去的歷史。對於受難者後代的班吉來說就一直在省思這種議題。
另一個議題是,在火車上,大衛可能因為服用藥物等原因而在列車上呼呼大睡而睡過頭;然而班吉卻沒有叫醒他,導致他們坐過頭而讓大衛心生不滿。班吉的做法是他帶著大衛搭乘反方向的列車,並且故意躲避查票的列車長,還說他在紐約也是這樣。
我是沒去過美國和歐洲,但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觀念是,有些人去歐洲留學後,會因為列車查票不嚴格而逃票,就算被抓到而重罰,其期望成本(被查到機率x罰款)仍低於購票成本,因為被查到機率太低。但是在找求職時,會因為在資訊系統中留有數次逃票紀錄而不被錄用,因為歐洲不少職場是不願意花費大量成本在稽核上。
不過據說因為逃票的人變得更多,使得歐美的列車查票變得更嚴格。
本片結局最勁爆的是,大衛用力打了班吉一巴掌,希望他能清醒而不再渾渾噩噩,畢竟班吉沒有很正式的工作;我本來以為班吉會被激怒而反擊,但最後是擁抱和解。
本片另一個特色是,沒有原創配樂,而是大量採用波蘭音樂家蕭邦的音樂;畢竟是在波蘭拍攝,用蕭邦的音樂可以更應景也不會喧賓奪主。
本片整體來說算是很有啟發省思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