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股一路狂漲,尤其是半導體相關概念股。其中,記憶體受到產能限制,跟需求持續成長,導致供需失衡,讓記憶體價格一路漲價,也因此帶動了記憶體公司的股價。
此外,身為三大記憶體廠,甚至是台灣記憶體廠的設備供應,美系的半導體設備公司,也被認為在這一波記憶體的上漲中受惠,其中應用材料,科林研發,股價都狂漲,在一個月內上漲接近30%。
那麼,半導體設備是否真的跟記憶體公司的成長有相關性呢?半導體設備的業績是否會受到影響?未來半導體設備的股價還有機會成長嗎?我認為,半導體設備本身的確受到終端客戶的影響,但是本次記憶體的漲勢是價格增加,並沒有帶動三大廠的擴產,對於半導體設備要有業績上實質的幫助,其實有限,更多的是期待接下來三大廠的擴產狀況。
幾個角度分享:
1.記憶體的瘋狂有多久?目前,記憶體的漲勢仍然持續。第三季在PC DRAM的部分仍然有將近10%的成長,由於三大廠的產能降低跟轉向HBM,對於許多買家來說,恐慌效應跟準備庫存,導致對於記憶體的瘋搶。
但是目前,記憶體的瘋搶應該會在第四季之後慢慢趨緩,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AI PC出貨狀況『叫好不叫座』,所以許多廠商反而會轉向上一世代的產品。如果終端應用買氣不佳,對於廠商備貨的需求會開始減緩,也就會影響台廠記憶體的銷售跟價格,前一陣子狂漲的DDR4會開始趨緩。
2.記憶體價格瘋狂,但是擴產保守。目前,即便記憶體的價格瘋漲,但是台廠對於記憶體的擴產仍然保守,主要的原因在於前一兩年的低基期跟虧損,基本上都是記憶體的低谷,許多台廠過去是持續賠錢的。
雖然這一陣子獲利逐步回升,也將要轉虧為盈,但是對於公司來說,必須要看到持續的需求成長才會進入工廠的擴產。如果只是短期的效應,台廠也不太敢貿然投入。
同時,對於三大廠的狀況也是一致,把產能轉向HBM後,也並沒有積極投入新的DDR5以上的記憶體廠,因為三大廠也擔心,明年的AI走勢如果沒有2024跟2025增速的幅度,將會影響到整體需求面。
所以如果沒有打入輝達供應鏈或是獲得更多的訂單,三大廠的擴廠也會偏向保守。而HBM在中國的需求上,未來應該會被中國記憶體廠拿走不少,所以三大廠現在也觀望輝達在中國的表現。
如果輝達在中國受到禁賣,或許未來在中國的低階AI晶片都會變成中國廠商的天下,從晶片到記憶體都『一條龍』掌握。
3.半導體設備能成長?因此,我認為基本上半導體設備目前跟記憶體的關係只存在『雷聲大,雨點小』看得到新聞,看不到業績。因為半導體設備本身就是會緩慢發酵。
目前三大廠甚至是台廠,都處於保守的階段,尚未進入2021年的『大擴產時期』,對於半導體設備來說,要能夠獲得實質的『訂單』跟『業績』我認為還需要一些時間。
因為題材跟相關性,其實半導體設備股已經在股價反應了應該有的業績,不論科林研發或是應用材料,股價跟本益比已經達成一致,也意味著,未來基本上除非營收會有明顯增加,否則股價已經進入天花板。
除非,記憶體的復甦,除了價格以外,需求大幅成長,各家進入擴廠生產的階段,才會讓設備股進入3-4年前的業績成長。
否則設備股也會隨著記憶體股價未來進入修正,而開始同步調整。
這是我的看法,歡迎跟我分享交流你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