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 BNI 巴生行動分會的早會是線上舉行,所以特地安排了每週二作為夥伴們的線下交流日,大家會一起邊吃午餐邊交流。
康亮中醫是分會夥伴謝醫師的中醫館,也是我們週二聚會的基地。我加入分會後,為這個聚會取了名字——「歡樂星期二@康亮」。
昨天是歡樂星期二,我們吃完午餐後,到康亮中醫館茶水間繼續交流。
將近下午四點鐘才進來茶水間的 Ken,一看到我就劈頭說:「你這樣厲害寫文案,幫 Sook Kheng 寫千字文,也幫我寫一個 leh。」
他指的是我两天前写的文章——分享與紓茵一對一時體驗 TimeWaver 儀器的經過。
我:「那篇不是文案,我只是寫出自己的體驗而已,而且寫文也不是 Sook Kheng 的要求。」
此時 Simon 插話:「你都沒有找 Leo 做一對一,怎樣幫你寫哦。」
Ken:「那很簡單,我們來做你的保險 policy review,我幫你做詳細評估,然後你就可以寫我的服務有多麼專業了🤣。」
我:「我又不是什麼網紅或出名作者,沒什麼人看我的文章的啦😅。」
但我確實有想過要寫一篇關於 Ken 和 BNI 的故事。
我跟 Ken 是不同科系的學院同學,從十八歲認識至今,已經三十年了。我們十多個學院時期認識的朋友,有一個 WhatsApp 群組。你知道的,一班男人的群組,內容不是聊廢話,就是約喝酒吃飯。除非有比較認真的話題,否則我一般滑過就算了,後來才知道 Ken 也是如此。
我們平常見面的場合,大多在酒吧(我酒量不好,很怕喝醉,加上那段时期我在新加坡工作,週末時間安排有限,所以我很少參與。),跟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聚餐。
真正有比較深入交流,是這半年多開始的。這一切,起於我心血來潮在群組發的一則信息——約大家第二天吃早餐。
LK 回覆說早上七點肉骨茶,過了一會兒 Ken 回覆說 OK 但會遲一點到。
如果沒記錯,那應該是我們第一次一起吃肉骨茶。也就是那一次早餐,促成了我加入 BNI:Ken 問我做什麼行業——邀我當嘉賓——出席週二聚餐——介紹我認識謝醫師——謝醫師下單——加入 BNI。
我今年二月加入時,Ken 正好是分會主席。透過 BNI 早會和活動,我才真正比較深入認識他。他正面有魄力,人脈廣闊,與人相處總是和氣。夥伴有什麼問題,他都願意撥出時間,給出建議和解決方案。
在 BNI 八分鐘呈現看到他的介紹稿時,我才驚覺這位老同學履歷驚人,跟他相比真是相形見絀——Ken 是美國NLP執行師、正面管教家長導師、企業教練、領袖核心總教練,擅長銷售法則、個人成長輔導、個人心理輔導。曾經在新加坡人力資源系統公司當顧問。在保險行業,他專業於協助客戶規劃企業股東利益保障,也連續兩年獲得百萬圓桌成就。
加入 BNI 前,他就告訴我:「我們永遠不知道會認識到什麼人脈,只要秉持『付出者收穫 (Givers Gain)』的心態,就一定會有收穫。」而他正是一個最佳例子。甚至有些客戶會主動找上門,因為他們從 Ken 在 BNI 待人處世的態度中,看見了他的專業與真誠,自然願意把保險與財務交給他規劃。
如標題所述,一則早餐邀約,改變了我與 Ken 的交集。其實,加入 BNI 也是我的人生很重要的轉折點,這裡我真心感謝 Ken。
Ken,我這篇寫了一千三百多字,仁至義盡啦,請我吃肉骨茶,OK? 🤣

照片上載於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