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雲頂回來後,我回歸佛法了。
之所以用「回歸」一詞,是因為在年輕歲月中,我曾與佛法結緣:聽過一些法師的講經開示,閱讀過佛書,甚至有過想要出家的念頭。
回想起來,父親是那個無意間帶我走進佛法大門的引路人。
沒記錯的話,大約在我十五歲時,父親開始聆聽一位法師的講經開示。那時,他常在晚飯後走進睡房,把講經的卡帶放進擺在床頭的播放器,按下播放鍵後,便躺在床上,翹起二郎腿,閉上眼睛舒服地聽法。
我已記不起那位法師的法號,只記得其中有個「慧」字,也不清楚是來自台灣還是大馬本土的法師。那位法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說法,常用故事讓人更容易理解佛理。我有一次無意間聽到後,被故事吸引,就躺在父親身旁,父子倆一同聽法。
少年時期的我沒有主動深入了解佛法,但那時已經與佛法結下因緣的種子。
踏入社會後,內向且嚴重缺乏自信的我,在面對各種生活挑戰時常感疲憊,甚至痛苦不堪。在人前,我可以談笑風生;獨處時,抑鬱感卻無聲侵蝕內心。
機緣巧合下,我再次接觸佛法,開始閱讀一些佛書,對四聖諦、八正道有了基本理解,也學會誦讀半部〈心經〉。
正因佛理,我才在那段長達十六年的抑鬱歲月裡沒有走上絕路——可以說,佛法救了我一命。不是因為有什麼奇蹟出現,而是每當自我了斷的念頭浮現時,我隨即想起那樣會墮入三惡道,於是打消念頭。
然而,我卻始終不曾選擇皈依佛教,甚至還一度曾成為激烈抨擊各宗教的無神論者。直到父親於2023年過世後,一連串發生在我身上的靈異經歷讓我靈性覺醒,開始踏上靈性探索之旅。
自那時起,我以開放的心,隨緣接觸不同人推薦的修行系統,但始終無法找到那份真正讓我心安自在的感受。直到參加如如老師的三天課程,我才真正找到那個讓我完全安住的內在家園。
課程第一天,老師要講解〈心經〉。說法前,他先為我們傳法,吩咐大家盤腿坐正、閉上眼睛。接著,老師誦〈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接下來,我聽到一連串模糊不清的亂語,以類似蒙古呼麥的喉部共鳴方式誦念,聲音愈來愈洪亮。其間,我頭皮發麻、全身起雞皮疙瘩,內心深處激起強烈共鳴。當老師最後以一聲洪亮的呼聲結尾時,我的眼淚充滿盈眶,隨即不由自主地流下來。
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油然而生——我終於找到了心的歸處。佛法於我而言,是回家的道路,也是通往真理的途徑。
所以,我回歸佛法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