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中開門?你可能需要超人加一點物理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飛機上開門這件事,總是能引起一種奇妙的恐慌與幻想。有人以為只要一個不小心,門就會「啪」地打開,乘客瞬間被吸出機艙,像電影裡那樣在高空中上演人體風箏秀。也有人覺得,只要夠壯,夠勇,夠衝,就能在飛行途中打開艙門,來一場空中散步。

那麼,問題來了:飛行中真的能打開飛機門嗎?

答案是——你可以試試,但你可能會先被壓成一塊甲殼類海鮮。

��門的設計:不是你想開就能開

首先,飛機門不是一般的門。它不是你家廚房的木門,也不是辦公室的玻璃門。它是經過精密設計的壓力門,專門用來抵抗機艙內外的壓力差。

在飛行高度上,機艙內的壓力比外面高得多。這種壓力差會把門「緊緊地吸在機身上」,像真空包裝一樣。你想打開它?除非你是超人,還得附贈一個物理博士學位。

飛機門的開啟方式也很聰明——它不是直接往外推,而是先往內滑,再往前開。這種「內嵌式」設計讓門在飛行中牢牢地坐在壓力止檔上,根本無法被外力撬開。就算你有一把撬棍,也只能撬出自己的腰傷。

��過翼出口:飛機上的「小叛徒」

不過,飛機上有一種門比較特別——過翼出口(Overwing Exit)。這些門通常設計給乘客在緊急時逃生用,位置在機翼上方,開啟方式也比較簡單。

問題是,這些門在低壓狀態下(例如地面或起飛初期)是可以打開的。這就像是飛機上的「小叛徒」,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開溜。

為了防止這種尷尬的情況,像波音這樣的廠商會在這些門上加裝「電控鎖定器」(Flight Lock Solenoids),只要飛機進入起飛模式或在空中飛行,這些門就會被鎖死,誰也別想打開。

��真實事件:空姐的驚魂一跳

說到飛行中開門的恐慌,有一則真實故事堪稱經典。

某次飛行中,機門的把手出現了「軟鎖定」的故障。意思是,門雖然關著,但把手會在低壓狀態下慢慢浮起,看起來像是要打開。

一位坐在門旁跳椅上的空服員看到把手浮起,當場差點魂飛魄散。他以為門要打開了,立刻用全身的力量壓住把手,像在阻止世界末日。另一位空服員則冷靜地通報機長,機長聽完只說:「調一下把手就好了。」

這場驚魂記的結局是:門沒開,人沒飛,只有空服員的心跳飛到了三萬英尺。

��1983年:門真的開了

當然,也有門真的開了的例子。

1983年,一架Fokker F28從澳洲的伯斯機場起飛,剛一轉彎,主艙門就「啪」地打開了。空服員的鞋子瞬間被吸走,門像是被惡魔踢了一腳。

事後調查發現:門雖然關上了,但「鎖桿」沒有推到正確位置。地勤人員沒發現,副機長也沒注意到「未鎖定燈」還亮著。加上陽光太刺眼,燈光被忽略,飛機就這樣在半空中開了門。

飛機只好在空中繞圈兩小時,燒掉一堆燃油,才安全降落。這場「門開秀」雖然沒造成人員傷亡,但絕對讓所有人多長了幾根白頭髮。

��結語:門不是用來開的,是用來理解的

所以,飛行中開門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它牽涉到壓力、設計、機制、人為疏忽與一點點命運的捉弄。

你可以幻想自己在高空中打開門,跳下去來一場自由落體,但現實是——你可能連門把都轉不動。

飛機門的存在,不只是為了上下飛機,更是一種對安全的承諾。它告訴我們:有些門,是為了在正確的時刻打開;而有些門,是永遠不該在錯誤的時刻被碰觸。

下次你坐在門旁座位,看到那個「請協助開門」的標誌時,不妨微笑一下——你不是英雄,你只是坐得比較靠近物理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谷喬的沙龍
0會員
30內容數
我是一名工程師,也是一名飛行員。我的人生軌跡有著清晰可見的足印,一步步走來,井然有序。過去是如此,未來也似乎被劃定好了航道。今天像昨天,明天又會像今天,安穩卻也失去了驚奇。生命好像在複製,一日接著一日。 然而,自從開始大量地寫字,我忽然發現,文字竟能在我的生命中打開一道縫隙,讓一種無法掌控的光透了進來。
谷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30
飛機落地時,最怕什麼?有人會說是「側風」,有人會說是「鳥擊」,還有人說是「跑道太短」。但對我來說,落地那一刻最怕的,竟然是「一隻刺蝟」。 是的,您沒聽錯——刺蝟。 事情發生在巴基斯坦的伊斯蘭瑪巴德機場。這地方號稱「首都機場」,但其實更像是一塊大草地上硬是鋪了條水泥帶子,旁邊再擺幾棟不算高的房舍,
2025/09/30
飛機落地時,最怕什麼?有人會說是「側風」,有人會說是「鳥擊」,還有人說是「跑道太短」。但對我來說,落地那一刻最怕的,竟然是「一隻刺蝟」。 是的,您沒聽錯——刺蝟。 事情發生在巴基斯坦的伊斯蘭瑪巴德機場。這地方號稱「首都機場」,但其實更像是一塊大草地上硬是鋪了條水泥帶子,旁邊再擺幾棟不算高的房舍,
2025/09/29
在台灣長大的人,大概沒幾個不曾被家人拉去過阿里山。畢竟那裡算是台灣觀光界的萬年不敗金曲。至於重頭戲?大家都知道:日出與雲海。 小時候我也不例外,父母一喊「去阿里山!」便興高采烈跟著上山。那時候年紀小,腳勁兒好,不怕走,不怕累。爬上山頭看雲湧,看風起,雖然不懂什麼天地蒼茫或人生哲理,但總覺得能不待在
2025/09/29
在台灣長大的人,大概沒幾個不曾被家人拉去過阿里山。畢竟那裡算是台灣觀光界的萬年不敗金曲。至於重頭戲?大家都知道:日出與雲海。 小時候我也不例外,父母一喊「去阿里山!」便興高采烈跟著上山。那時候年紀小,腳勁兒好,不怕走,不怕累。爬上山頭看雲湧,看風起,雖然不懂什麼天地蒼茫或人生哲理,但總覺得能不待在
2025/09/28
常常有人問飛行員:「空中巴士A330和A340,你們比較喜歡哪一架?」答案通常是——有偏好。至於怎麼選?就像問人要喝咖啡還是喝茶:兩邊都有擁護者,但大部分人還是有「心頭好」。 飛A340 的好處:航點漂亮,假期更爽 我自己以前是飛A340的。那段日子裡,最大的好處不是飛機本身,而是「去哪
2025/09/28
常常有人問飛行員:「空中巴士A330和A340,你們比較喜歡哪一架?」答案通常是——有偏好。至於怎麼選?就像問人要喝咖啡還是喝茶:兩邊都有擁護者,但大部分人還是有「心頭好」。 飛A340 的好處:航點漂亮,假期更爽 我自己以前是飛A340的。那段日子裡,最大的好處不是飛機本身,而是「去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是要展翅飛翔?還是作繭自縛呢?
Thumbnail
是要展翅飛翔?還是作繭自縛呢?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飛機客艙門和緊急逃生設備的工作原理,包括客艙門的設計和緊急疏散模式的操作方式,以及逃生滑梯和救生筏的作用。此外,也對左側艙門登機的原因和航海規則做出解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飛機客艙門和緊急逃生設備的工作原理,包括客艙門的設計和緊急疏散模式的操作方式,以及逃生滑梯和救生筏的作用。此外,也對左側艙門登機的原因和航海規則做出解釋。
Thumbnail
2004年的夏天,我開始嚮往飛翔......
Thumbnail
2004年的夏天,我開始嚮往飛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超能力以及人生旅途中的飛行和安全,並提到了地球村和星宇。文章中也涉及到回落和返回機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超能力以及人生旅途中的飛行和安全,並提到了地球村和星宇。文章中也涉及到回落和返回機票。
Thumbnail
有一天我決定帶米列米列去機場旁邊看飛機起飛及降落,他對飛機好奇很久了。 在米列米列的世界裡,大家都是用雙腳來移動,因此他對於我們的世界可以利用交通工具「高速移動」感到驚奇,而當他第一次抬頭看到飛機,興奮地喊著:「來故!!來故!!」就是鳥的意思,我向他解釋飛機是什麼,他眼睛都發亮了,說著我們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有一天我決定帶米列米列去機場旁邊看飛機起飛及降落,他對飛機好奇很久了。 在米列米列的世界裡,大家都是用雙腳來移動,因此他對於我們的世界可以利用交通工具「高速移動」感到驚奇,而當他第一次抬頭看到飛機,興奮地喊著:「來故!!來故!!」就是鳥的意思,我向他解釋飛機是什麼,他眼睛都發亮了,說著我們這個世界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熟悉的開門聲,一場爭奇鬥豔的華麗即將襲來。 稱得上專業的厭世,自帶氣場吹動的髮絲都展現了個性,抓住那一刻的光亮。
Thumbnail
熟悉的開門聲,一場爭奇鬥豔的華麗即將襲來。 稱得上專業的厭世,自帶氣場吹動的髮絲都展現了個性,抓住那一刻的光亮。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