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幼年翼龍遭遇的致命事件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翼龍是一類生存於中生代時期的爬行類動物,其有著多樣化的形態與物種,同時翼龍也是第一批擁有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因此對於翼龍飛行的研究一直都受到科學家們的矚目。在近幾年的研究顯示,翼龍自剛孵化的幼年期就已經能夠飛行,但那時的身體結構似乎明顯較為脆弱。2025 年,一項研究描述了出土自索倫霍芬石灰岩的幼年翼龍化石,則為此觀點提供了一個實例。

索倫霍芬石灰岩

索倫霍芬石灰岩(Solnhofener Plattenkalk)是位於德國南部的一個著名採石場,其沉積於侏儸紀晚期,當時的沉積環境為一系列與淺海相連但相對封閉的潟湖。這些潟湖鹽分高、底層水體缺氧,幾乎沒有食腐生物能棲息,加上沉積物細緻且擾動極少,使得掉入其中的動植物屍體能在短時間內避免嚴重破壞,並在後續快速掩埋與礦化作用下保存下來。因此當地以出土大量精美的化石而聞名,其中就包含了所有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化石。除此之外亦有魚類、魚龍、翼龍、無脊椎動物和植物等的化石。

這其中光是翼龍化石就有500多具,因此索倫霍芬石灰岩的翼龍化石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了解翼龍解剖結構、演化與飛行等的重要依據,此外特別的是這些翼龍化石中的大部分都是幼年個體,而且幼年個體也往往更完整。

標本

這次的研究描述的標本為兩具幼年翼手龍(Pterodactylus)化石,年代約在 1.53 億年前至 1.48 億年前,兩具化石分別為提通期的 MBH 250624-07 和啟莫里期的 SNSB-BSPG 1993 XVIII 1508。

這兩具化石體型幾乎一樣大,頭長僅有 2.5 至 3.3 公分,只有最大個體的八分之一,翼展約在 18 至 22 公分之間,同時這也是翼手龍近 50 具標本中最小的。對化石標本的個體發育狀態分析表明牠們都是剛孵化幾天至幾周的新生個體。 這兩具標本前肢的肱骨都受到創傷,MBH 250624-07 的左前肢肱骨在遠端三分之一處出現骨折,而 SNSB-BSPG 1993 XVIII 1508 則是在右前肢肱骨遠端三分之一處出現骨折,兩具標本的骨折位置切面都非常平整,且沒有重塑跡象,骨骼沒有發生其他變形,而個體在死亡之後,因外力造成的骨折,往往會是骨骼發生變形,因此可以判斷這些骨折都發生在翼龍生前,並且在骨折後不久死亡。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40會員
378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2025/09/05
鳥類與非鳥恐龍的諸多化石上存在著羽毛證據,其中一些還保留有能決定體色的黑素體,這讓研究人員得以分析化石物種的體色,以及其與展示、偽裝、體溫調節等功能的交互演化關係。 通常黑素體的整體形狀決定著其代表的顏色,這些黑素體能表現出來的顏色為紅色至黃色、黑色至白色的範圍內,這也是大多數哺乳動物體色的色調
Thumbnail
2025/09/05
鳥類與非鳥恐龍的諸多化石上存在著羽毛證據,其中一些還保留有能決定體色的黑素體,這讓研究人員得以分析化石物種的體色,以及其與展示、偽裝、體溫調節等功能的交互演化關係。 通常黑素體的整體形狀決定著其代表的顏色,這些黑素體能表現出來的顏色為紅色至黃色、黑色至白色的範圍內,這也是大多數哺乳動物體色的色調
Thumbnail
2025/08/31
在侏羅紀中期,北非摩洛哥的平原上生活著一種樣貌奇特、身披重甲的恐龍,非洲刺圈龍(Spicomellus afer)。其化石的發現不僅是最早的甲龍類化石記錄,更是把甲龍這個群體的演化歷史往前推進了至少3,000萬年。這項新發現大幅改變了古生物學家對甲龍尾部武器和身體裝甲演化的理解,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恐龍
Thumbnail
2025/08/31
在侏羅紀中期,北非摩洛哥的平原上生活著一種樣貌奇特、身披重甲的恐龍,非洲刺圈龍(Spicomellus afer)。其化石的發現不僅是最早的甲龍類化石記錄,更是把甲龍這個群體的演化歷史往前推進了至少3,000萬年。這項新發現大幅改變了古生物學家對甲龍尾部武器和身體裝甲演化的理解,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恐龍
Thumbnail
2025/08/08
魚龍是四足動物重新回歸海洋的其中一個族群,同時也是最成功的族群之一,其擁有流線型的身軀,以及鰭狀的四肢,非常適應於海洋中生活。 然而目前關於魚龍軟組織的資訊卻非常稀少,這大部分都仰賴軟組織印痕形成的輪廓,雖然也有部分軟組織標本,但這類標本都僅限於中小型的魚龍上面,對於大體型,佔據頂級掠食者生態位
Thumbnail
2025/08/08
魚龍是四足動物重新回歸海洋的其中一個族群,同時也是最成功的族群之一,其擁有流線型的身軀,以及鰭狀的四肢,非常適應於海洋中生活。 然而目前關於魚龍軟組織的資訊卻非常稀少,這大部分都仰賴軟組織印痕形成的輪廓,雖然也有部分軟組織標本,但這類標本都僅限於中小型的魚龍上面,對於大體型,佔據頂級掠食者生態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知道嗎? 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牠只能一直的飛, 飛累了就睡在風裡。 這種鳥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 而那一次,就是牠死亡的時候。
Thumbnail
你知道嗎? 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牠只能一直的飛, 飛累了就睡在風裡。 這種鳥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 而那一次,就是牠死亡的時候。
Thumbnail
天空是屬於鳥兒還是屬於雲彩? 我們看到白雲輕飄,我們看到鳥兒飛翔,這是自然的景象。 我看到鳥兒築巢, 在我家院子的桂花樹上; 我只好小心翼翼地不修剪它,等待讓它充當鳥兒下蛋孵蛋的地方。 輕聲走動,細細觀察,就是等待,等待看到有蛋了,不敢驚擾,就在等待中。 當看到幼鳥孵出時,我依然不動聲色; 有
Thumbnail
天空是屬於鳥兒還是屬於雲彩? 我們看到白雲輕飄,我們看到鳥兒飛翔,這是自然的景象。 我看到鳥兒築巢, 在我家院子的桂花樹上; 我只好小心翼翼地不修剪它,等待讓它充當鳥兒下蛋孵蛋的地方。 輕聲走動,細細觀察,就是等待,等待看到有蛋了,不敢驚擾,就在等待中。 當看到幼鳥孵出時,我依然不動聲色; 有
Thumbnail
屬於逸鳥的虎皮鸚鵡,是鳥界中的寵物明星,不知道是從哪家飛了出來的小鸚鵡,有黑色橫間,身體粉藍色,體態嬌小。
Thumbnail
屬於逸鳥的虎皮鸚鵡,是鳥界中的寵物明星,不知道是從哪家飛了出來的小鸚鵡,有黑色橫間,身體粉藍色,體態嬌小。
Thumbnail
當我認真在拍跟欣賞鳥俠們的戰績時, 告知朋友最近的現象, 在我的陽台落下, 他們叼來的長長樹枝.. 專心至極, 然後緩緩抬頭望去, 我徹底被嚇到了, 我看著牠, 牠也看著我!犀利的眼神! 什麼時後來築巢成功得!😱 驚嚇不已.. -------------- 第一次摸牠,我們
Thumbnail
當我認真在拍跟欣賞鳥俠們的戰績時, 告知朋友最近的現象, 在我的陽台落下, 他們叼來的長長樹枝.. 專心至極, 然後緩緩抬頭望去, 我徹底被嚇到了, 我看著牠, 牠也看著我!犀利的眼神! 什麼時後來築巢成功得!😱 驚嚇不已.. -------------- 第一次摸牠,我們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大家一定知道,英語中龍是dragon。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長得像超大飛行蜥蜴的幻想生物,都會歸類在dragon的範疇。現今不同文化的傳說流傳到整個世界,因而也吸收了大量不同文化的類龍生物。比如說,東亞龍和西方龍就有明顯的差別。除了正港的龍以及東亞龍以外,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常見的分類龍的詞彙吧!
Thumbnail
大家一定知道,英語中龍是dragon。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長得像超大飛行蜥蜴的幻想生物,都會歸類在dragon的範疇。現今不同文化的傳說流傳到整個世界,因而也吸收了大量不同文化的類龍生物。比如說,東亞龍和西方龍就有明顯的差別。除了正港的龍以及東亞龍以外,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常見的分類龍的詞彙吧!
Thumbnail
來養一只龍龍陪伴活個半世紀 守宮~是可以活到40歲 活化石 鱷類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 現代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養爬蟲類好處:
Thumbnail
來養一只龍龍陪伴活個半世紀 守宮~是可以活到40歲 活化石 鱷類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 現代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養爬蟲類好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