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十章 生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

入軍不悖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措其爪;

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能夠長壽的人有三位;


死之徒,十有三;

此時,已經死亡的也有三位(指來不及參與);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還活著,卻已如死之人,也有三位(失去生存的動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我們會注意到每一種人都有)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太著重「生」了。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

聽過太關注生命的人,在路上走不想遇到猛獸;


入軍不悖甲兵。

戰爭時不隨便對戰。


兕無所投其角;

兇猛的雌牛就沒有機會用角撞他;


虎無所措其爪;

惡狠的暴虎不會來用爪子抓他;


兵無所容其刃。

戰亂也不會傷到他。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太著重「不死」了。


【註解】

出生入死: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

「生」之「徒」:「生」指長壽﹔「徒」指弟子

十有三:全部有三個

「死」之徒:死亡

「夫」何故:ㄈㄨ通「汝」,指「」,這裡是老子在問幫他做紀錄的人

以其生生之「厚」:著重

陸行不遇「兕虎」:「兕」讀ㄙˋ﹔「兕虎」指猛獸

「入軍」不「悖」「甲兵」:「入軍」指戰爭﹔「悖」指糊塗﹔「甲兵」指對戰


【解析】

以生死來說,各種狀況其實都有,但太過在意,就會不斷被困擾,什麼事都做不了,如此就只是活著而已。


《道德經》總覽 https://comprehend2020.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973.html

我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mprehend20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示現我聞
0會員
50內容數
記錄吾師之「教」,及我的「學習」。 我所見,你可能看不見,我所聞,你可能聞所未聞。
示現我聞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原文】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天下,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譯文】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天道無心,卻以眾生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Thumbnail
2025/10/04
【原文】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天下,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譯文】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天道無心,卻以眾生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Thumbnail
2025/09/27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習是要不斷累積新的知識,學道則要逐漸減少不必要的東西。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減了又減,直到不需要再刻意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9/27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譯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習是要不斷累積新的知識,學道則要逐漸減少不必要的東西。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減了又減,直到不需要再刻意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9/26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譯文】 不出戶,知天下, ➡不需要出門,就能知道外面的事, 不窺牖,見天道, ➡不從窗戶往外看,就能夠發現天地運行的規律,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反而
Thumbnail
2025/09/26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譯文】 不出戶,知天下, ➡不需要出門,就能知道外面的事, 不窺牖,見天道, ➡不從窗戶往外看,就能夠發現天地運行的規律,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反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Thumbnail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行醫四十三年,「殺」人無數,終於放下「屠」刀,沒有成佛,却成了半個出家人,人生到了某個階段,總要捨棄某些東西,仔細想想名與利其實並不再那麼真實。從沒看過靈車後面有載著死者生前賺的金銀財寶。
Thumbnail
行醫四十三年,「殺」人無數,終於放下「屠」刀,沒有成佛,却成了半個出家人,人生到了某個階段,總要捨棄某些東西,仔細想想名與利其實並不再那麼真實。從沒看過靈車後面有載著死者生前賺的金銀財寶。
Thumbnail
太微賦 (四) 殺居絕地,天年夭似顏回 七殺守命在寅申巳亥宮,遇刑忌加煞主不吉,多災。像顏回之命,年少夭折。吉多則以吉論。 貪坐生鄉,壽考永如彭祖 貪狼乃修仙悟道之星。若居生旺之地會吉,能參禪悟道,靈竅易開,能得天地之玄奧。像彭祖壽高八百歲。
Thumbnail
太微賦 (四) 殺居絕地,天年夭似顏回 七殺守命在寅申巳亥宮,遇刑忌加煞主不吉,多災。像顏回之命,年少夭折。吉多則以吉論。 貪坐生鄉,壽考永如彭祖 貪狼乃修仙悟道之星。若居生旺之地會吉,能參禪悟道,靈竅易開,能得天地之玄奧。像彭祖壽高八百歲。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章節回顧 道是天地萬物運行之道理,有其本質、原則與特徵行為。循序了解前六章的過程,慢慢在心田中蘊育一個
Thumbnail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章節回顧 道是天地萬物運行之道理,有其本質、原則與特徵行為。循序了解前六章的過程,慢慢在心田中蘊育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