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王道動漫帶有爆炸能力的角色都特別迷人,這好像已經變成世代間漫畫家的約定俗成。冨樫義博的《獵人》有貪婪之島最終Boss甘舒,「一撮火藥」讓當年不少沈浸在貪婪之島的「玩家」們,聞風喪膽。那句「抓到炸彈魔了!」是殘酷版本的123木頭人。
至於《火影忍者》裡頭的地達羅,雖然不是篇章的Boss角色,但其個人魅力和美學也是曉組織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處處是記憶點。那句「芸術は爆発だ」(藝術就是爆炸),也成為了蔚為流傳的經典台詞。


而如今同樣由《週刊少年Jump》出道連載的《鏈鋸人》,作為Z世代的王道漫畫,在藤本樹腦洞大開、大膽(膽大?黨?)的創作語彙下,為這LGBTQ、結構自由性別的世代帶來了,一位魅力爆棚的「女」炸彈人。蕾潔的迷人程度,讓我覺得炸彈本來應該配的是可愛女孩子,不是個性大叔。
會被「炸彈」惡魔挑選上的人,反而是被現實生活,傷害的最殘破。因為要保護破損的心,需要炸彈。只有爆破才足夠。蕾潔身為一個蘇聯間諜,本只想當個安穩的鄉村老鼠,表面上看似和淀治的選擇相反,但卻在結尾成為她對淀治感情的表白。當我們知道蕾潔找淀治晚上去學校約會,其實是隱約彌補彼此人生中缺失的安穩生活,蕾潔的死,苦澀,但卻飽含愛情。所以一個騙人的殺人機器反派,也能成功讓觀眾愛上。




「每個接近我的女孩,都想殺了我。」是藤本樹開創出的類型語言。相愛相殺也能成為王道漫畫的愛情故事,邏輯和道德也不再那麼重要了,主角淀治要求的基本需求,睡好吃飽,其實讓人和人的情感連結更被重視,顯得珍貴。藤本樹在前路王道漫畫的框架之下破繭而出,給出屬於藤本樹的,也是屬於這世代的新東西,但王道的核心價值,愛、勇氣和友情沒有被犧牲。
本片的戰鬥場面之華麗和極限,是電影和動畫改編存在的必要。已經超越言語可以描述,只有進入影廳,親眼看看。很簡單的邏輯:一個關於炸彈和爆破的打鬥能不精彩嗎?更何況還是一個各方面都堪稱完美(長相、個性以及遭遇悲慘身世但仍具有純粹內心)的女性角色,用她的雙手,在大螢幕上彈指之間,爆炸。
鄉下老鼠和都市老鼠的伊索寓言,本身就是蕾潔篇的寓言。是關於為生命做選擇,也是莎士比亞的大哉問「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我們願不願意為了什麼,炸彈般爆破,燃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