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到底有沒有用?成功和努力畫上等號的同時,努力的價值除了被成功定義之外,那不追求成功之時努力還需要存在嗎?努力還有意義嗎?
在小學一年級之後因考試成績優秀取得的成就感之下,侯文詠漸漸學會了將人生中的事情分成兩種:一種是屬於努力的,一種是屬於好玩的。好玩的對他來說,就是不具有目標,純粹是為了做的中間能夠得到的喜悅和樂趣;至於努力的呢,以侯文詠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最好的例子就是考試。他自己也從不排斥努力,因為努力就是設定一個目標,然後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考試取得好的成績不只可以有同學羨慕的眼光還能有師長們的稱讚和縱容的一些特權。
即便透過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就感,但侯文詠心中始終有著對於「好玩」的衝動。當他在小學三年級理解並熟稔於學校老師教的作文寫作公式之後,他會開始想寫些不按照這些公式走的文章,一些談論生活大小事,較為俏皮幽默的文章,不一定要講大道理,有一個發人深省的結尾。侯文詠在一次作文比賽當中,實際嘗試,不按照老師教的三段式格式,將命題為勇氣的作文,自己寫成了一個冒險故事。而結果是名落孫山,作文老師還這樣對他說:「你作文明明還不錯啊,為什麼要寫這些有的沒的?」對於這次經驗,侯文詠得出了一個結論,原來按照老師的公式寫的文章才叫作文。
到了高中之後,侯文詠發現他周遭的世界已經漸漸被努力所佔據,好玩的東西是越來越少,遇到大學聯考的作文題目,即便內心是不甚苟同。他也按照從小累積的努力經驗,寫了一個在當時政治氛圍底下較為保守安全的內容,平穩地考上大學。
然而這一切的克制,一直到了大學開學不久,他去聽了作家黃春明的演講,動搖了。黃春明說了一個關於上廁所的故事,在1980年代的台灣是電視節目的黃金年代,晚上八點檔的收視率高達40%,以台北市來說當下就有八十萬人同時坐在電視機前面看著電視節目(沒看著電視至少也播著),而每當電視節目的第一個廣告進來時,全部的觀眾都會起身去上廁所,洗手抽水沖馬桶。黃春明聽身邊一位在自來水公司上班的朋友說到,那一個瞬間,自來水廠的蓄水池水位陡然下降。說完這個笑話之後,伴隨著演講聽眾的笑聲,黃春明皆著說出了那句深刻影響侯文詠人生的話:
「在一個所有的人都看一樣的連續劇、在同樣時間上廁所、按馬桶的世界活著,諸位會不會覺得,這樣的人生太無聊了?」
這句話打動了侯文詠了一直以來有點壓抑的「玩心」,對於大學聯考的作文經驗,他跟自己說那是最後一次。從此他不會再為了那個「努力」的世界,勉強自己寫出任何違背心意、毫無創意的ㄧ字ㄧ句。他開始參加社團、大量閱讀書籍、看電影,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那個變化的一部分,追求擁有一個「不無聊」的人生。
我們都說習慣要改,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那對於被「努力」價值根深蒂固教育長大的台灣人來說,你要稱作是意識形態、價值觀都可以,那個「努力」的世界,並沒有像當時的侯文詠以為的如此容易道別。它沒有消失,只是暫時蟄伏,並在他三十幾歲的時候,又悄悄現身。
三十幾歲,侯文詠在唸博士班,正為通過博士班的期刊發表標準而折騰著,他發現自己又不知覺中進入拼命努力地世界中。
「想要邁向成功,我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努力。過去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如此而已。」
侯文詠這樣告訴自己,但他還是遇到了努力的瓶頸。每天忙完醫院的工作之後,剩餘時間就是拼命的進實驗室做實驗,但寄出去的論文還是屢屢被退稿。無法準時畢業的焦慮和壓力開始爬滿全身,但一場在維也納舉辦的醫學會議,為一切帶來了轉變。
起初侯文詠是百般的不情願和不甘願去參加會議,因為那只是醫院的高層出於某種KPI的考量,希望侯文詠能夠代表醫院去參加會議交流交流,他知道這場會議的性質,畢業的期刊論文投稿與口試申請不會有任何幫助。縱使這趟行程一去就是七、八天,他仍掛心實驗室的進度,在老婆的慫恿下,建議他與其繼續苦苦打轉,不如去散散心,侯文詠還是去了。
結果在會議展覽的最後一天,人潮、廠商都相繼來過,會議的一切都將漸漸進入尾聲之時,侯文詠坐在他的攤位前翻閱著奧地利的旅遊書,一位戴著白色呢帽穿著西裝打著紅色領帶的白白胖胖老先生走到了他的攤位前端詳了片刻。結果因為侯文詠的名字和老先生的韓國人太太相似而攀談了起來,彼此交換了名片,這位老先生是在大學教藥理學的教授,侯文詠出於禮貌也講解了他的研究。
老先生聽完之後,問了幾個問題,侯文詠出於敬老尊賢認真耐心的回答著,然後兩人就賓主盡歡相互道別了。然而老先生走了幾步之後,突然轉身過來,向侯文詠輕輕的問了一句:「為何不用某某藥物?」當下侯文詠也只是進一步請教,用名片將藥物名字抄了下來。在當時他絕對沒有料想到這個老先生的一句話,在之後幫助了侯文詠以不同角度的方式去看待原有的研究結果,並將論文投稿到老先生本人主編的藥學期刊,順利刊登,一路幫他取得了博士學位。
「努力」寫的作文,得到平庸的分數。但「好玩」的作文卻受到歡迎、得到收入。「努力」做的實驗一再被拒絕。天馬行空去奧地利「玩」,卻讓我意外地得到德國教授的建議,以至於最後發表了論文、通過了口試。
下定決心靠著「好玩」的寫作成為作家、一場意外取得博士學位的經驗,真正讓侯文詠那個深信成功就是要靠努力的認知動搖了。雖然「努力的」旅程優點是穩定明確且有前人的經驗背書,但我們也能問自己那看不見、不太清楚,有點模糊的「好玩」路,會帶給我們什麼意想不到的收穫?侯文詠舉Steve Jobs說過的話來談論一個創造性的人生是什麼樣子。Steve Jobs說:「創造力就是將事物連接起來。創意人士是將自己曾經歷過的事情連接起來,並綜合出新的東西。」
在侯文詠以好玩和努力分類的世界裡,有創造力的人生,其實就是當大家都被努力的目標牢牢吸住時,多出了「好奇」、「好玩」的想像,看到了不一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