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為了安撫家長浮躁的心,新校長指示加辦一場專為逝者禱告的儀式;安排在年末,緊連著例行性的祝禱大會。
年末的祝禱活動是學校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性質近似其他學校的校慶日。一般來說,校慶是半封閉的活動:往年只有校友受邀出席。
是年特別開放讓任何有心參加的訪客──不用繳參加費,或經過審查;只需事前填寫表單、劃定席位,即可列席與會──追思失去生命的少女。
這項安排無疑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追悼活動當天,現場氣氛肅穆。主持人簡單開場,接著就是主教領禱;中間沒有多餘的「長官」或「來賓」致詞(這種情況下,也沒人敢搶著發言。)
禱詞結束,基於程序從簡的原則──避免濫情,惹來「消費逝者」之嫌──接著便開放悼念者獻花。
悼念者數量眾多。除國中部、高中部的在校生,以及畢業離校的校友、資深校友,與相關人士,另有許多非相關的訪客。
尤其,以學校周邊社區的居民最多:自發性,攜花束來現場,哀悼離世的鄰居,儘管日常生活中沒有太多交集。
為數不少與逝者素昧平生的人,不辭麻煩,甘願跟任職的單位,或學校,請假,只為了前來獻上一支思念的花朵。
若以性別區分,哀悼的訪客以女性居多;以年紀而論,則大多是李媽媽年紀的中年女性──應是因「逝者是自己女兒的年紀,」心生同情。
站在中年婦女排成的悼念隊伍中,高出一個頭的王美瑛老師十分顯眼。
臉上的妝容遮不住她憔悴的倦容。儘管看起來身心俱疲,她仍勤勉地換上平時上班穿的俐落套裝,而不會顯得「過度沉浸在哀痛之中。」
緊隨前一位獻花致意的訪客,她也向前。在遞上花朵前,她看了一眼學生的遺容,不禁潸然淚下。
儘管幾周來不眠不休奔波,仍時不時受「無法及時挽救學生」的愧疚襲擾,心頭陣陣抽痛。
習慣板起臉孔、維持教師威嚴的她,罕見地,在眾人面前,任淚水如潦,恣意傾瀉。
內心默禱的同時,她暗自發誓:
「敏寧,就算妳不交代一聲就走了,老師也一定會找到『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不論要採取什麼手段。」
正當老師淚流滿面、不管後頭等著獻花致哀的訪客,佇立敏寧遺容前,同班同學的家慈,正和直升班的同學們,坐在「學生區位」的最前排,目睹導師淚崩。
看著不曾在學生面前流淚的王美瑛老師,家慈心中油生複雜的情緒:一方面是不捨,另一方面是無力感;容易受旁人情緒波動──身旁幾位平時要好的女同學早已泣不成聲──她也跟著悲傷起來,卻不致流淚的地步。
這是因為,樂天的她,看待任何事情,傾向保留正向的念頭。
就算是「親友離世,」背後一定有某種「上天的用意。」
她相信「上天會默默行動」;行動必然會留下「作用的痕跡。」
將這些「上天作用的痕跡」一一串連,終會指向「好的結果。」
不容易為「令人哀傷落淚」的事情痛哭,這個性格上的特質害她經常被誤解;或者,受人嫌棄,因顯得冷酷無情;抑或,遭人訕笑,因看起來像不明事理,彷彿連「悲泣」都不會。
生性樂觀的她總會為世事預留「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期待,卻似乎沒人嘗試理解這點。
是,面對敏寧的驟逝,她並非毫無頭緒。
恰恰相反,身處迷霧瀰漫的深林中,她手裡握著的是「迎向光明」的指針:
敏寧臨走前,特意留給她與另一位「受強暴」的少女,儲存關鍵證詞錄音黨的USB行動碟。
看著美瑛老師──不計形象、妝容,或衣著整潔(不顧腮紅或唇膏會沾到西裝袖口,難以清理,)隨手擦乾臉上的淚水,低頭緊咬牙根、渾身顫抖──心有不甘的模樣,一瞬間,家慈頓悟了。
堅持「正義」的人,原來不只有她自己一個。
儘管深陷密林深處,仍設法揪出藏匿其中的惡狼──那位「一察覺異狀,便扛起獵槍,義無反顧闖進危險森林」的獵人,美瑛老師,正是值得信賴的對象。
原先感到茫然的家慈已不再猶豫。
她握著隨身碟,走向老師;打算一五一十交代清楚。
這正是媽媽所誇耀的「善良孩子」應當做的正義之舉。
. . .
祝禱典禮結束後,這對師生有充足的時間「盤點手邊的證據。」
聽完敏寧的錄音,美瑛體內沉睡已久的「教師魂」終於覺醒了。
光是「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動機」──這句求學時代,從師培課學到的處置原則──用來應對當前狀況,聽起來疲軟而不具說服力。
身為老師──噢不,身為一位大人,「應當做的事」顯然遠超過「理解、同理學生的動機與感受,」以及「按照程序,依法行政」──疲弱的教條與工作準則。
王美瑛已經準備窮盡一切方法──哪怕是要採取道德上值得非議的手段,抑或做出「違背教師職業倫理」的行為──也要剷除那匹「剛吞下祖母與小紅帽,仍安然躲在屋內」的大野狼。
老師義憤填膺而齜牙咧嘴的面容著實嚇到家慈。
儘管受到驚嚇,她仍願意相信「老師只是求好心切。」
信任這位「成熟的大人,」家慈便將「獵槍般」的隨身碟交付出去──堅信王老師知道「這段錄音檔正確的使用方式。」
將關鍵證據交予對方的同時,家慈好奇心作祟。
她忍不住詢問「要怎麼使用這把『獵槍』」──半開玩笑似,用著「英語話劇組」成員間慣用的黑話。
接過隨身碟,美瑛看著學生稚嫩的臉龐,心裡想的是:
「好女孩──尚不知社會的險惡……」
於是,她也用開玩笑的語氣,但態度稍微嚴肅,回應:
「老師大學時代的好姊妹們剛好在『媒體圈』打滾;自然而然,結識一些『專業人士』的朋友。這些『獵捕野狼的專業人士』會『善用這把獵槍。』」
邊說著,美瑛露出狡詐的笑容──怕是真正的大野狼,看了也不禁寒毛直豎。
「Isn’t it a Perfect Day for the Wolf?」
【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