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意達》是日本作家松谷美代子創作的一部深具寓意的童話作品,出版於1985年。這本書雖然是童話,但其主題卻非常沉重,講述的是關於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記憶與創傷。
🌸 故事背景與主題
- 時間設定:1945年8月6日,廣島原子彈爆炸。
- 主題核心:記憶、失落、創傷與希望。
- 敘事視角:一把會說話的椅子,象徵記憶的承載者。
🪑 故事主線
一:椅子的記憶
- 椅子原本屬於一個名叫「意達」的小女孩。一把會說話的椅子,它在1945年8月6日的廣島爆炸中失去了主人「意達」
- 在原子彈爆炸的那天,意達和爺爺消失了。小女孩消失了,椅子被遺落在廢墟中。
- 椅子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它在已經荒廢的宅邸,一邊走一邊呼喚:「意達,意達,意達……」
二:椅子的尋找
- 椅子在小鎮漫遊,尋找意達熟悉的聲音與身影。
- 它遇見了來到花浦鎮和外公外婆短暫居住的孩子―直樹與妹妹勇子。
- 椅子不斷重複意達失蹤那天的記憶,時間彷彿停滯在那一刻。
- 椅子常常回想起爆炸前的日子:小女孩坐在它身上,唱歌、寫字、笑著和它說話。
- 這些記憶讓它既痛苦又堅持,因為那是它存在的唯一意義。
- 它甚至幻想聽見小女孩的聲音,卻總是幻滅。
三:另一個意達
- 小女孩勇子也叫自己為「意達」,但她不是椅子原來的主人。
- 小學四年級的男孩直樹對椅子充滿好奇,願意聽它講故事。
- 外婆家的鄰居,和善的大姊姊律子出現,律子也對椅子的故事充滿好奇。
第四章:記憶與重生
- 當直樹找到答案,把事情真相告訴椅子,椅子心碎,原來的意達可能永遠不會回來。
- 椅子整個崩解碎裂。
- 最終,椅子以另一種方式回到它心心念念的意達身邊。
✨ 特點與風格
- 結合奇幻與現實:以椅子作為主體,帶出童話的純真與戰爭歷史的沉痛。
- 情感細膩:以兒童直樹的視角描寫二戰戰爭創傷,讓讀者感受到失落與希望交織的情感。這段奇幻旅程充滿了童話色彩,也深刻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記憶的重量。
- 象徵性強:椅子象徵記憶與承載,兩個意達則代表過去與現在的連結。
💬 經典片段(節錄)
「意達,意達,意達……」椅子一邊走,一邊低聲呼喚,彷彿那聲音能喚回過去的一切。
🏆獲獎與評價
- 曾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特別獎,是松谷美代子反戰童話代表作之一。
🧩 象徵意義
- 椅子:承載記憶的物件,象徵戰爭留下的創傷與不滅的愛。
- 兩個意達:一個是失落的過去,一個是延續的現在;她們之間的交錯代表記憶與希望的傳承。
- 呼喚聲:「意達,意達……」既是哀悼,也是對生命的呼喊。
🧠 象徵與寓意
元素
象徵意義
椅子
記憶的載體、失落的見證者
兩個意達
過去與現在、失落與希望的交錯
廣島爆炸
戰爭創傷與歷史的沉重背景
呼喚聲「意達」
對愛與記憶的執著與不捨
🎭 故事氛圍
這不是單純的悲劇,而是一種「帶著淚水的童話」:
- 它讓孩子能以童話的方式理解戰爭的殘酷。
- 它也讓大人感受到記憶與希望如何在世代之間傳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