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府停擺於 10/06 進入第六天,追平 1995 年柯林頓時期的六天紀錄,成為史上第四長,且僵局未解。此次停擺源於民主黨堅持在臨時撥款法案中納入永久延長健保稅收抵免,凍結了約 1.7 兆美元的政府運作資金,佔聯邦年度支出的四分之一,始於 2026 財政年度第一天(10/01)。民主黨指必須在 11/01 健保開放登記前敲定補助方案,否則保費恐大幅上漲甚至導致部分人失去保險。國會兩黨的僵局持續,導致原定發布的九月非農就業報告及 CPI 數據延遲,形成「數據真空」。儘管前勞工統計局長證實數據已處理完畢,但民主黨參議員華倫仍要求如期發布。
在數據真空下,Fed 官員對經濟前景與政策立場分歧加劇。芝加哥 Fed 總裁古爾斯比援引替代數據指九月失業率持平於 4.3%,勞動力市場穩定,經濟穩健成長,重申若通膨回落至 2% 目標,利率可大幅調降。然而,九月 ISM 服務業 PMI 僅 50,創 2020 年五月來最差,其中就業連四月萎縮,但支付價格指數卻達三年高。副主席傑佛森強調就業走軟與通膨高於目標的「雙重挑戰」,達拉斯總裁洛根則認為通膨嚴重性高於就業,呼籲慎降息。Fed 官員們對年底前再降息兩次的預期中位數仍存矛盾。
川普將政府關門視為重塑政府的機會,威脅利用停擺裁撤「民主黨控制機構」,目標在年底前減三十萬聯邦員工,並已凍結民主黨州的基礎設施資金,此舉源自保守派的「2025 計畫」。目前,兩百萬聯邦員工薪水暫停,七十五萬人無薪休假。此外,川普考慮利用每年高達一兆美元的關稅收入發放 1,000 至 2,000 美元的「回扣支票」給納稅人,財長貝森特估計資金超過五千億美元,此構想需國會通過。
全球貿易戰持續升溫。美中談判前夕,中國暫停採購美國黃豆。財政部長貝森特預測川習十月底在韓國峰會可能有重大突破,但十一月十日最高關稅休兵即將到期。歐盟計劃對鋼鐵關稅提升至 50%,配額減半。美國則擴大關稅,對歐盟汽車徵收 15% 關稅,並對進口藥品徵收 100%、軟木材 10%、廚櫃傢俱 25% 關稅。十一月五日美國最高法院將審理川普關稅合法性,若裁定非法可能引發數十億美元退稅。地緣政治方面,澳洲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歷史性互防條約以應對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美國參議院提出《阻止中國對台侵略法案》,建議在中國侵台時迅速實施制裁。
人工智慧(AI)晶片競局出現重大變革。OpenAI 與 超微(AMD)10/06 達成戰略合作,OpenAI 計劃在未來數年內部署總計 6GW 的超微 Instinct GPU,並於 2026 年下半年率先展開首波 1GW 的部署。作為交換,超微將向 OpenAI 發行最多 1.6 億股普通股認股權憑證,若 OpenAI 全面執行,將取得超微約 10% 股權,部分批次更與超微股價達到 600 美元時掛鉤。超微預計這項協議將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新收入。此合作被視為 AI 史上最大規模的 GPU 部署之一,讓超微正式成為 OpenAI 的核心戰略夥伴,降低其對輝達的依賴。兩週前,OpenAI 才與輝達達成總額高達 1,000 億美元的股權與供應協議。
這場 AI 基礎建設的軍備競賽,也與半導體產業的結構性價格轉變相互連動。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佔 70.2%,計劃從 2026 年起對 5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實施 5% 至 10% 漲價,以捍衛 53% 或以上的毛利率目標 ,宣告摩爾定律的預期成本下降時代告終。漲價主因是亞利桑那廠 1,650 億美元總投資帶來的地緣政治成本轉嫁,以及 2 奈米 GAA 技術導致晶圓價格將飆升超 50%。。輝達公開支持漲價,高通雖面臨利潤擠壓,但坦言英特爾技術尚未成熟,鞏固了台積電議價權。
AI 需求同時引爆了記憶體「超級週期」。512Gb TLC NAND 現貨價半年內暴漲超 100%,DDR4 價格預計第三季將上漲 38% - 43%。製造商將資本支出轉向高利潤的 HBM,導致傳統記憶體供應趨緊,預警短缺恐持續數年。全球 DRAM 庫存週期僅剩 3.3 週。OpenAI 的「星際之門」預估每月將消耗 90 萬片 DRAM 晶圓,佔全球總供應量 40%。
國際金融方面,穩定幣總供應量突破三千億美元,主流 USDT 及 USDC 市佔超 80%,國會通過《GENIUS 法案》建立監管框架。油價受擔憂情緒和 OPEC+ 增產 13.7 萬桶影響而下跌,WTI 跌至 60.5 美元。外資九月淨流入中國股市 46 億美元,創單月新高。阿里巴巴股價年漲一倍,市值增加 2,500 億美元,吳泳銘宣布擴大 530 億美元 AI 投資。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對升息態度謹慎,新首相高市早苗傾向寬鬆政策,恐推遲十月升息。花旗上調比特幣價格目標,預估年底達 13.2 萬美元。南韓首爾公寓市值上漲近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