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突然發現,在看東西的時候,出了一點小問題,拿起手機一看,欸,文字變模糊了,拉遠之後,又正常了,這時候,大家肯定會說,你一定是老花眼,而且不用問別人,連自己都覺得,我好像真的有老花了,所以那一陣子,真的是會感到焦慮,就在想著是不是真的該去配老花眼鏡時,我突然想到,那近視是不是消失了,很抱歉,也沒有,這時候就想起,近視加老花眼鏡,好像是一半一半的鏡片,嘖,看起來真他媽的醜啊!不過我摘下眼鏡看手機,還是能正常閱讀觀看,最後想說,算了,老花就老花,人老就得服老,於是某天下班去買隱形眼鏡時,然後心想,眼鏡好像也很久沒換了,不然來看一下鏡架,順便配一副新眼鏡,等我挑好之後,店員問我要照原本的度數配,還是要重新量度數,欸,不然也順便量一下,等到儀器檢測完後,驗光師問我多久沒重新測量過視力了,我心虛的說,大概10年有吧!然後又小聲的問了一句,是不是有老花的症狀,一點點,輕微的老花,驗光師是這樣告訴我的,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是感覺得到絕症後,最後被檢測出是陰性的心情,然後他又告訴我,我的眼鏡度數太深了,以前的眼鏡是近400度,現在兩眼都是250,我也是很驚訝,原來我一直都戴著高度數的眼鏡生活,而對於每晚都報復性滑手機的人,視力居然還能減輕,聽到這邊,大家別像我一樣,萬一如果真的加重,可別找我,也剛好經由這一次一連串的順便,才能買到適配的商品。 不過長久以來,大家都有個迷思,近視眼不是不會有老花嗎?所以當時我也是很疑惑,雖然近視是叫近視,但卻是看近沒問題,看遠才是個問題,在搜尋一些資料後,其實老花是因為我們的眼球的水晶體和肌肉調節能力逐漸變差,所以焦距變遠,看近看小的能力逐漸變弱,但是近視是因為遠方物體的影像落在我們的視網膜前方,所以會變的模糊,經由這樣的解釋,聽眾應該就能知道,兩者的症狀是不一樣的,老花是晶體和肌肉的老化,而近視遠視則是影像落在視網膜的位置不同,雖然都能透過手術對水晶體進行改善,但症狀只能說是緩解,而不是治癒。 然而說到這個近視,我就想起小學時,每當看到戴眼鏡的同學,就會很好奇,究竟從他們眼鏡中看出去的世界,跟我有什麼不一樣,也曾經借戴同學的眼鏡,就只是模糊的一片,所以他們看到的世界是模糊的嗎?那是我當時的疑問,等到自己也近視後才知道,其實眼鏡就只是把自己已經模糊的世界變清晰。然後也很好奇,別人看我是什麼樣子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我們能從鏡子看到自己,但鏡子顯現的是左右相反的樣貌,所以我們自己看到的自己,跟別人看到的,絕對是不太一樣的,不過多虧現在智慧手機的自拍功能,現在大多數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真實的樣貌,以前的我,還只能拿著兩面鏡子,照著鏡子裏的自己,然後從另一面鏡子看到真實的自己,這樣的行為,大家應該覺得很蠢吧,嗯,我也覺得很蠢,還是大家都不會覺得奇怪跟好奇嗎?有時候拍照突然按到手機的前置鏡頭或是Line通話開啟了攝像頭,還會被自己嚇到,也許是突然看到真面目,內心還會發出:哎喲,這誰啊!或許各位都是被自己帥醒還是美到驚醒,沒有跟我一樣的困擾。 根據報導,會導致這樣的原因,大概有幾點:鏡子不會給我們真實的反射,我們的動作,在鏡子的面前,都是相反的,長相也是相反的,包括我們的臉,也都是不對稱的,嘴巴笑起來的彎度,兩邊也不是一致的,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陳冠希了,除非有人看到的跟我不一樣,所以這也證實了我以前的想法,鏡子也是會騙人的,從鏡子裡看到的自己,不一定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第二是,手機或相機的濾鏡和角度會呈現出不同的外表,不知道各位是否會發現,相機的鏡頭有時候會表現不出你拍出來的畫面,不論是景色還是人物,濾鏡的色系,或是廣度,往往會不如你的預期也許廣角的部分可以補足,但是感覺就是差那麼一點點,而大家都希望被拍的美美的,可是當看到別人拍的樣貌時,心裡就會覺得有落差,但其實這是最真實的自己,只是自己看不習慣,不過自拍的話,就能拍出自己最想要看到的畫面,包括臉上的一些小瑕疵,或是特別會去在意的點,這些在自拍模式下,通常都會有非常基礎的美顏跟濾鏡,曾經在前女朋友的自拍裡,那時候看到自己也會覺得,這真的是我嗎?感覺 好像不差啊,其實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被修飾過的,眼睛業障重。 再加上重複的曝光效應,我們每天照鏡子,當看到別人拍的自己,可能都會覺得別人沒有把自己拍好看,常常與鏡子的自己相處,久而久之,或許就會有自己其實長的還不錯的錯覺,這個聽起來很殘酷,但或許是真的,因為我們在鏡子前的自己是限縮的,可以很好控制距離,也知道哪個角度是最好的視角,自然而然的就能避開不想面對的樣貌,所以我們才會看不慣別人手中拍出的自己,除非你本身是全視角的帥哥或美女,不然很難完全有不出醜的照片。 那第三點是取決於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有一項研究發現,和陌生人相比,比較沒有吸引力的人反而容易高估自己的吸引力。相反的,有魅力的人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身體魅力,還會低估它。除此之外,有魅力的人會跟其他有魅力的人進行比較;沒有魅力的人則會從沒有魅力的人 獲得自尊。很奇妙吧!因此,與他人比較的方式,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可能也會受 周圍人的影響。所以你怎麼看別人,也等同於你怎麼看自己,那是由內而外的散發出的感受,看來有時候我是高估了自己,難怪沒有甚麼吸引力,如果要當一個有魅力的人,就得認清自己,撒泡尿照照鏡子吧你,開玩笑的,我其實是在說我自己。 而第四點是我們無法客觀的看待自己,不得不說,比較是人的天性,它容易激發我們的信心和動力,但有時候也不全然是一件好事。在「比較」的過程,也代表我們正在與「沒安全感」對抗,和我們生活最密切的就是人,所以我們不乏會看到別人的外表,每天看著不同的樣貌,對自己有一定自信的人,對於別人高顏質的外表,一開始或許會投以羨慕,但是心裡上就會開始比較,品頭論足一番,然後最終會得出一個結論,我跟他其實只差一點而已,是哪一點,也只有當事人心裡知道。 但對於沒自信的人,像我這種,也會羨慕著別人的樣貌,總是會感到外表不如人,長期下來,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在年紀輕輕的時候,總是會對班上的風雲人物投以羨慕的眼光,哇,人帥真好,不過當漸漸年長之後,這個感受度就會逐步下降,不是因為男大十八變,而是已經習慣自己的醜了,所以感覺沒什麼大不了,長成這樣,也不能怪我嘛,要怪我媽啊!怎麼能把我生那麼醜呢。不過呢,長的不好看已是既定的事實,改變不了,但是卻可以去醫美,不是啦,是可以改變自身的氣質,或許能中和一下。不過去醫美,其實也是一條路啦!只是我現在應該比較喜歡醜的出類拔萃一點。 說回到眼睛,我們的腦袋經常會對於接收到的影像截長補短,把接收到的影像轉化為自己心中能接受的樣子,所以根據研究,人們心中的自我會比真實的樣貌好看30%左右,看來眼睛是個不誠實的照相機,每天都在欺騙自己,也或許是因為我們會習慣腦補不想看到的畫面,把它朦朧化,屏蔽掉。 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會好奇別人眼中的視角和世界,這是我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畢竟我們只能透過雙眼來洞察和感受這個世界,會不會這個世界只有我是個有靈魂的角色呢,其他人都只是個NPC,如果有機會可以旁聽別人的靈魂,靜靜的觀察這個人的一舉一動,讀取別人的心思,同時還能看著自己的行為舉止,我想,應該會是很有趣的體驗吧!不過說完之後,我怎麼會有股邪惡的念頭呢,看來這個機會還是不應該被實踐的。
本集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koze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