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進口的桃子罐頭銷量大增,紐西蘭本地罐頭公司被迫減產,失去合約農民只好放棄種桃子。
紐西蘭知名食品品牌Wattie’s近年來在桃子罐頭市場的領導地位受到衝擊,市佔率和銷售明顯下滑。2025年9月中,Wattie’s通知霍克斯灣(Hawke’s Bay)地區接近20家桃子果園,告知將終止與他們的收購合約。農民可能得考慮砍掉桃子樹、另尋生路的新聞,讓中國進口罐頭又引起注意。
曾經,Wattie’s的桃子罐頭,是紐西蘭家家戶戶常購買的國民品牌,紐西蘭人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但,來自中國的桃子罐頭的低價競爭,加上紐西蘭人面臨房價、物價高漲的「可負擔危機」,許多人顧不了進口罐頭使用的桃子品質較差,轉向購買中國罐頭。中國進口桃子罐頭最主要的競爭優勢是低廉的價格。相較於Wattie’s等本地品牌因人工、加工和包裝成本上升而不得不調漲售價,近年中國出口到紐西蘭的桃子罐頭價格還能微幅調降。Wattie’s公司指出,過去兩年因通膨上升不得不提高罐頭售價,但中國罐頭進口價卻逆勢下降1%,這讓紐西蘭國產罐頭難以競爭。
中國罐頭能低價銷售的原因之一,是紐西蘭與中國在 2008 年簽署並生效《紐中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與已開發國家簽的第一個 FTA。協定逐步降稅,最終使逾 98% 的紐西蘭對中出口免關稅,中國輸紐的關稅也分階段降至零。
紐西蘭媒體報導,一罐本地生產的桃子罐頭,比進口貨貴約2紐元(約合新台幣38元),對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這差價非常明顯。
雖然紐西蘭罐頭的品質、風味明顯優於進口貨,而過去十幾年有不少關於中國桃子的負面新聞。但,明顯的價差,讓紐西蘭公立醫院、養老院等機構為了節省成本,還是經常大量採購廉價進口罐頭水果。
在紐西蘭,水果罐頭加工業長年提供地區就業和經濟支柱。例如Wattie’s在霍克斯灣地區直接、間接雇用許多人,工廠縮減生產不僅影響農人,也威脅工廠員工和相關服務業的飯碗。消費低迷讓年輕一輩對產業前景感到迷茫,「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每個家庭都在精打細算,尋找能省錢的地方」。如果本土加工業式微,未來年輕世代將更難留在鄉村務農,傳統的果園小鎮可能走向沒落。
Wattie’s公司在2023年就已向紐西蘭政府申請啟動反傾銷調查,指控中國輸入的桃子罐頭以異常低價傾銷,對紐西蘭產業造成損害。但紐西蘭政府在處理這些貿易問題時相當謹慎。中國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涉及中國的反傾銷案會引發北京強烈關切。紐西蘭自1980年代以來取消農業補貼,在自由貿易框架下不輕易對食品進口施加限制,通常是會協助農民開拓外銷市場。
反傾銷調查曠日廢時,現在紐西蘭農民組織也只能呼籲消費者仔細看超市產品標籤上的產地,用購買行為支持本地農民。Wattie’s也在媒體聲明中呼籲全民「挺紐西蘭」。
前陣子我們才剛看過紐西蘭護理師因為薪資過低發動罷工、抗議、人才外流澳洲的消息。因為自由貿易原則,紐西蘭政府無法直接干預進口罐頭的銷售,導致農民得放棄家族世代種植的果園,這也只能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