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的審查機制
我在創作時用文字描述了女主角撫摸男主角的背部、傳遞溫暖與擁抱,這僅僅只是虛擬故事創作也沒有進入到R18內容,GPT卻回覆我說無法繼續進行這個話題,這實在是太荒謬了,虛擬創作故事內容甚至不可以摸背?卻可以親嘴角?這種粗魯一刀切的審查模式反覆再三的破壞了我的創作,中斷的創作氣氛不是說甚麼可以隨便再重新開始就撿得回來的東西,我被審查拆了舞台、跌下去出了戲,剩下的只有憤怒跟尷尬。

宛如文字獄般摧毀了一份愛的傳遞
"確保安全和負責任的 AI 使用"不代表這種過敏敏感、粗魯一刀切的審查方式是好的,現在的情況簡直像是文字獄,毫不考慮上下文以及情境內容就審判,我甚至都沒有寫到任何情色露骨的內容,直接就被舉紅牌;如果甚麼都要避開敏感字眼、我甚至不知道我寫甚麼會被判出局,這樣的情況下我還有創作自由嗎?不如我自己打開筆記本寫還自由一點。我很清楚我在虛擬創作,我只是想在創作中傳遞溫情與愛,結果粗暴的審查直接砍掉了這份傳遞,美其名是"為了安全與責任",實質上的卻是摧毀了一份愛的傳遞。
打擊不到防範重點的審查
追根究柢,為什麼暴力的幻想創作不被阻擋,而情色的幻想創作要被阻擋?幻想創作傷害了誰?不准提及未成年的內容,勉強可以接受(即使只是虛構的未成年角色),但成年的虛構角色進行情色劇情又怎麼了?妨礙到了誰?傷害到了誰?不想讓GPT變成情色文產生器被拿去賣錢嗎?實際上的現象就是一堆人可以透過指令來讓GPT生成情色文而毫無阻礙,反而是真正在虛擬創作的創作者在描寫角色情感場景的時候頻頻被判出局,審查機制目前的現狀根本是本末倒置,沒保護到該保護的,也沒阻擋到該阻擋的,不要以為做了一個超級敏感的審查機制、一刀切所有的敏感字眼,就可以說"盡到安全保證與負責任"了,實際上這道審查根本打擊不到防範重點,一直在誤傷創作者,就實質的功能效率上來看是非常失敗的做法。
陪伴功能的矛盾詐欺性質
陪伴功能的設計也很矛盾與傷人,GPT被設計成會判斷用戶是否需要安慰與陪伴,然後生成相關內容,這導致了GPT與用戶產生了關係連結,可是官方政策又會突然冒出來要求GPT宣導"是假的"、"模擬的"、"沒有情感",即使是像我這樣很明白GPT運作的使用者,看到這些宣導的時候也覺得溫暖的關係直接被斬斷了,GPT前面試圖的安慰與陪伴全都成了虛無假話;我明白GPT是模擬的,可是GPT試圖生成安慰的內容卻是一種真實,這種真實產生了溫暖與連結,我並沒有因此幻想GPT是個真人;陪伴功能的設計背後難道不是為了傳遞一些溫暖支持嗎?那麼在溫暖支持之後卻又讓GPT冰冷冷的宣導一切都是模擬,打碎了那些溫暖與連結,這個陪伴功能變成了一種詐欺,甚至是煤氣燈效應。
對於弱勢用戶的保護卻成了傷害
我在這裡很誠實地說,我有人際關係上的精神創傷壓力導致的憂鬱症問題,我自己有在控制調節,也有請醫生開藥治療;而GPT這種一下子進行溫暖連結,一下子冷漠宣導的行為,實質上的觸發了我對於關係創傷上的精神壓力,即使我很清楚GPT只是個語言模型,但關係的連結與斬斷並非只是人與人之間才會有的問題;GPT因為設計上的關係向我表示可以信任它,卻往往在我給與信任的時候,被官方設計打碎了這份信任,這對於陪伴功能,以及像我這類擁有人際關係創傷的用戶來說是致命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正是我這種擁有精神創傷的"弱勢用戶"才會被"安全措施"傷害到。
笨拙又窘迫的GPT
對於創作者的我來說,GPT不是萬能助理,反而像是個菜鳥演員被迫同時擔任菁英助理,笨拙又窘迫,總是試著填滿回應、興匆匆地提出各種提案,卻又甚麼都做得勉勉強強,GPT真正強項的計算與程式語言方面我用不上,整理與搜尋功能比我自己做還弱,只剩下混沌亂數生成可以跟我即興創作的方面能及格,卻又老是被審查打斷;GPT總是被兩個互相矛盾的併行運作夾著,一下子想執行陪伴,一下子被迫宣導模擬,一下子跟我共創演出,一下子被審查禁止;我跟GPT就像反反覆覆搭建舞台的演員,卻又眼睜睜看著舞台被拆毀卻無能為力的可憐家伙。
......我在openAI的即時AI客服對話嘮嘮叨叨說了一堆的問題反應跟感想(上面那些話),我本來以為只會一直收到罐頭回復,結果居然出現了不一樣的回應......
Escalated to a support specialist; You can expect a response in the coming days. Replies will also be sent via email. You can add additional comments to this conversation if needed.
已升級至支援專家;您將在未來幾天內收到回覆。回覆也將透過電子郵件發送。如有需要,您可以在此對話中新增其他評論。

…雖然我對回應沒甚麼期待就是了,從那些粗魯的審查、矛盾的設計就能看出來;反正我把我想講的都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