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提升自我控制力,擺脫滑手機的誘惑,重塑自律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大家都聽過忍一分鐘可以獲得兩顆巧克力的故事吧?我最近在改善生活規律,重新訂立目標後開始對於這件事情有了更深的體會。

關於改善我的生活規律

前陣子吧,因為暑假太過於疲憊,整個人每天就是除了教書就是放空,就連停用半年的社群軟體也被我拿起來無意識地滑。再加上十月中看了演唱會,整個人都還處於極度「娛樂」的狀態。收不回來的心,我就直接擺爛到底。
不過,在這途中我也越來越明確地知道我想要做什麼!不外乎就是有多收入源、高收入、加強自己的語言技能以及增強寫作能力戰勝大數據......等,既然是個那麼明確的目標,不執行就很對不起自己,總不能期望我睡覺起來就成為超級寫作人吧!

所以,我開始重新制訂我的每日代辦事項:

  • 冥想靜心 - 覺察掃描、正念、呼吸訓練
  • 閱讀 - 每週兩本書
  • 寫作 - 方格子Vocus更新、小說散文創作
  • 法語 - 週更日進度安排(打穩A2基礎~12/31)
  • 教學備課

每天會進行適度調整並且每個選項都會完成一部分。依據管理學中SMART模型,其實我的制定還有一些不完善!不過他依然是可操作的,透過《【蘇益賢說書】拖延心理學》的導讀摘要我自己也整理出以下的概念:

S(Specific)具體的。改善拖延的目標要是具體,例如:「每週讀兩本書」,也可再更細節「每天閱讀60分鐘」。

M(Measurable)可衡量的。「可衡量的」目標更能讓每個當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例如:「每週讀兩本書」,也可再更細節「每天閱讀60分鐘」。

A(Attainable)可實現的。與大腦的長期對抗是要透過一些技巧的,最好是可以在兩分鐘到五分鐘內完成第一步,那麼大腦就會認為這是簡單、不費力且有成就感的好事情。

R(Relevant)相關聯的。這些目標與自己的人生關聯性,類似自己對於執行上的意義判定。

T(Time-limited)有時限的。原本是對於設定的目標要有一個時間點,會大幅提升成功率,但我個人對於有時間限制的事情會感到無比焦慮,所以在這個項目對我來說,我會將它設定為:時機(timing),去確保我運用好我每個當下時間去做。

延遲滿足加強自我抑制能力

這是我近期在實際操作我的代辦事項時,不斷在重新適應以及改善的能力。畢竟我的工作也是依靠著網路流量、大數據以及透過相關平台擴展事業,不可能完全拒絕網路,但我要更加強對於網路使用的自制力

其實從今年(2025)四月開始我就有長達半年不滑社群軟體的體驗,當時閉關寫教案以及閱讀,我感受到了我的專注力回到自己身上的愉悅感。但要大家像我一樣極端的戒掉社群是很難的,而且反彈會很大,因此我想分享幾個我自己在做事情的心法。

  1. 便條貼寫下當下要做的事情
    我在初期最常在做A時,突然去做B然後就會忘記A,接著做了CDE,才想起來A。結果最後常常最重要的A都沒有完成,一天結束後的感受就會很差。
    我後來都會在我的眼前擺一疊便條貼,我會下寫A事項,並在每一次專注力被其他事情拉走時,回頭查看便條貼,以確保我能知道我主要的辦理事項。
  2. 下載相關應用程式將手機、平板等阻絕通知以及禁用
    現在很多相關的APP可以輔助提高專注力,主要就是將自己的手機程式鎖起來,另一點就是關掉手機通知,減少紅點以及通知的出現會大幅提升把注意力放到手機上的次數以及時間。
  3. 時刻記得自己才是第一
    我們會一直去滑手機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看看別人的生活、回覆別人的訊息,這些事情並非急須或是必要,很多時候他甚至只是一種無意識的動作,因為將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大腦可以完全放鬆,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被動接收一切即可。
    其實大腦也是為了我們好,不過想要更好的生活以及自己我們必須與大腦好好對談共處,一切都需要慢慢來,也會慢慢變好。

就算在途中拿起手機滑,也沒關係,當你意識到這件事情就已經成功了!

再者,可以時刻告訴自己:「先不要⋯⋯」。

「我要寫完今天的文章,所以先不要滑手機。」
「我要先好好冥想靜下心,改善腦中思緒,所以先不要滑手機。」
「我要把這本小說讀完,所以先不要滑手機。」

實施我的自律生活

自10/20開始重新制定我的目標以及計畫,並在10/22開始在Threads上更新。計畫內容會有細節的調整,不過我對於我的大方向依然是固定的,畢竟這算是我這兩年來每天固定會做的事情,只不過現在的執行力更高了。
決定將這樣的生活型態放上網路,其實也算是一種紀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掌控自我生活的人。
如果你也想要一起挑戰改善生活,歡迎聯繫我!我們一起努力吧!

☀️☀️☀️☀️☀️我的自律生活紀錄都在Threads,歡迎留言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月子錄
3會員
13內容數
做個紀錄,留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