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件前天晚上發生的事。
我忍不住瞄了一眼他的聯絡簿,又再看看攤在沙發上的他。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最終還是壓不下心中那股焦躁感:「現在都幾點了?還不趕快去寫功課!你是打算幾點睡覺啊?!」
他皺著眉、沉著臉頂了一句:「好啦好啦!我馬上就會去寫功課了啦!就不能讓我休息一下嗎?!」
他的回答像一顆巨石、重重砸向我心上,然後沈甸甸地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明明是他自己該完成的事,為什麼每次都變成好像我在逼他一樣?
心累啊!
此時腦中突然閃過一句老話,大意是「就算把牛牽到河邊,也無法強迫牠喝水。」
是啊,處心積慮地為孩子安排好的學習環境,卻忘了確認孩子是否已具備「想喝水的那份渴」⋯
我相信孩子並不是懶散,只是那個讓自己願意「動起來」的原因還沒被發掘出來。一但找到能點燃孩子熱情的 Big Why,相信孩子的動能絕對會超越家長的預期。
今天在接妹妹回家的路上,和她聊起國中球隊教練在家長日分享的簡報,也聊到哥哥就讀的國中,因桌球隊國中女子組因人數不足而無法報名團隊競賽一事。
熱愛桌球的她聽得滿臉惆悵。
👩🏻🦰:「寶貝,上了國中妳還會想繼續參加桌球校隊嗎?」
👧🏻:「當然會啊!而且我想參加比賽。希望我加入的那屆人數足夠報名女子組的團隊賽。」
👩🏻🦰:「這樣啊!那課業方面就要再加點油囉!聽說,參加球隊的學生,如果成績未達標準的話,會被暫停練球耶。」
👧🏻:「嗯,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再加把勁的!」
回到家不用任何催促,迅速動筆寫今日作業。
因為心裡懷抱著明確的願景,孩子便會自發地往前衝刺。不用催、也不用逼,「想要」的渴望支持著孩子朝目標大步邁進。
看著鬥志高昂的小寶妞,我學會了先安定自己,不心急不催促,與孩子一起建構心中的理想願景。
沒有動機撐起的行為難以持續。
就像不夠飢餓的人吃不了太多美食,唯有發自內心真正的「想要」才能產生衝勁與持續的能量。
所以,從「孩子的人生推手」轉變為「喚醒孩子內在動機的引導者」吧!
#寶妞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