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好多事,寫作課的報題被否決、雅思的成績一直沒有進步,然後又有一位朋友脫單了。
升上大三以後,好多事情都變了。我不再和爸媽吵架,但我們也不常溝通了,或許是意識到繼續吵下去毫無意義,所以大家都打算保持距離;我也刪掉了社群媒體,雖然沒有註銷帳號,但依然少花了很多時間凝視陌生人的生活,然後對照自己無聊的人生而感到焦慮;還有,我不再和一些過去的朋友聯絡,因為經過時間的考驗後,我發現我們屬於不同的世界。
不知道耶,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成長痛」嗎?總覺得上大學的這段日子裡,懂了好多東西,也失去了很多東西。我花了很多時間探索興趣,鼓起勇氣去觸碰從小就嚮往的寫作,也在忙課外活動時,認識了好多有趣的人,探討了從沒想過的社會議題。但成為自己嚮往的人好不真實,現在回首高中的理組時光,和現在比起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生。
說起來也很有趣,雖然小時候一直對社會科比較有興趣,但從來不敢想像自己能在大學的時候就慢慢朝夢想靠近。原本想背負家理的期待唸第三類組,但後來發現真的沒興趣,在和爸媽討論後決定讀財政系,雖然也不是很投入,但歸功於大學豐富的社會科學資源,我可以向外探索,真正觸碰小時候崇尚的新聞與寫作。
不過自從新聞系雙主修申請沒過,和校內報紙實習被拒絕後,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我喜歡書寫和觀察社會,但內向的性格和不夠豐富的經驗要怎麼讓支撐我的夢想?尤其看著寫作課的報題遲遲沒有頭緒,未來的路好像又更遙遠了。
昨天和社團的朋友吃飯,我們聊到彼此對大學的想像,A提到身邊的人都很優秀,有實習也有雙主修,在這樣的壓力下,她也不得不豐富自己的履歷與他人競爭。這說的太真實了,讓我對自己又忍不住焦慮了起來。
等等要去收衣服,希望台北的雨不要再下了,這樣我的衣服真的永遠都別想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