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影像生成與真實存在的界線:我們還剩下什麼是 AI 無法取代的?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最近有一則新聞讓我印象很深:
美國已故演員 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的女兒 Zelda Williams 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懇求大家不要再傳送 AI 產生的父親影像給她。

她說,那些看似「重現父親」的 AI 影像,對她而言是一種傷害。

「AI 只能模仿他的樣子,卻模仿不了他的靈魂。」 「這些圖像不是紀念,而是掠奪。它們讓我一次又一次失去他。」

她說,那些影片和照片雖然「看起來像他」,但那並不是她的父親。
AI 產生的只是臉孔、聲音與形象的「複製品」, 卻沒有他的靈魂、他的幽默、他眼神裡那份真實的溫度。

這事件讓我想起前陣子朋友圈很瘋迷用Ai生成形象照,我思考:
當我們談論「影像」、「形象」與「真實」時,到底什麼才是值得被記得的?

一、AI能產生「樣子」,但模仿不了「存在」

身為一個服裝設計出身、長期觀察人與衣服之間關係的創作者,我時常思考「形象」與「真實」之間那條細微的界線。

常看見許多人在追求「理想形象」時,努力讓自己變得完美——
修掉法令紋、調整臉型、拍形象照時換上從未穿過的套裝, 但拍完後,心裡卻有種淡淡的疏離感: 「這照片很好看,但很不像我自己。」

這和 Zelda 的心情其實很相似。

當影像只剩下形,卻失去神韻,那個形象就不再屬於我們。

AI 可以製造無數張「看起來像你」的臉,但它無法產生你那個「在鏡頭前笑之前的深呼吸」, 也無法模仿你眼神裡藏著的故事、焦慮、勇氣與光芒。

那是一種沒有體溫的美——看起來無可挑剔,卻無法讓人靠近。

二、風格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AI 可以模仿造型,但它模仿不了這些細微的「人味」。

它無法理解你那天為什麼會想穿一件白襯衫而不是洋裝, 也無法體會那條絲巾背後藏著你對自己的安撫與鼓勵。

從事服裝設計多年,我越來越確定——風格不是創造出來的,而是被生活養成的。
那是你每天怎麼選衣服、怎麼回應世界、怎麼看待自己的集合體。

我常對學員說:「你的形象不是你穿上什麼衣服,而是你每天怎麼活。」

AI 可以模仿服裝風格、產生完美比例,但它無法體會你為什麼選那件衣服。 也許那是你人生低谷時穿過的戰袍, 也許那件裙子的顏色,讓你在某天面試時感到勇敢。

形象的力量,不在視覺的完美,而在於它與生命連結的故事。

Zelda 想要守住的,不只是父親的樣貌,而是他說話的方式、擁抱的力道、眼角那個閃光的幽默感。 那才是「人」最難被替代的部分。

當我在協助客戶拍形象照時,我不會先問他要穿什麼、要展現什麼風格, 我會先問他:「你想讓別人看見你什麼樣的能量?」 因為只有當影像能傳遞內在訊息,那才是一張「有靈魂」的照片。

「衣服不會說謊。」 你穿的每一件衣服、挑的每一個顏色,都反映出你當下的狀態。

三、真實的樣子,比理想的形象更有力量

AI 讓我們越來越容易「產生」美,但也讓我們逐漸忘了「真實」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我想起曾經協助一位老師拍攝形象照。

她一開始的第一套是全身筆挺套西裝,笑容姿態僵硬,像履歷表上拘謹地的面試者。攝影師多次示範動作,仍顯彆扭。 情急下我請她脫下西裝外套,換回她平常上課時最喜歡的那件棉麻襯衫。

我們邊調整姿態,邊聊她的學生、聊她的教學,有件事甚至讓她笑到眼角皺紋都跑出來。

就在那一刻,攝影師按下快門。

那張照片,沒有刻意的姿勢、也沒太多修飾,但一眼就能感受到她本人的俏皮氣質。那是有靈魂、有故事、有呼吸的影像。

AI 可以模仿「笑容」,但它讀不出笑背後的真實情感。
而正是這些「人味」——讓我們彼此被看見、被感動。

四、外在形象的價值,不在完美,而在「真實和感受」

AI 能畫圖、能寫文、能產生聲音。它越強大,我們越需要去問自己:我們還剩下什麼是 AI 無法取代的?

Zelda Williams 的話,提醒了我:被記得的,從來不是形象,而是存在與感受。

我們懷念羅賓・威廉斯,不是因為他長什麼樣子,而是因為他在電影裡讓我們笑、讓我們哭、讓我們覺得人生值得。 他留下的不只影像,而是一種生命曾經存在的溫度。

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形象照」的意義——
它不是要你看起來像誰,而是讓別人感受到「你是誰」。

真正好的照片,不只是完美的光影構圖,而是當你看到時,能認出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五、AI之後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人味

當社會的美感越來越被演算法同質化,當 AI 可以寫文案、畫圖、製造一張「完美的你」, 那些能夠真誠活出自我風格的人,反而成為最稀有的存在。

那些皺紋、眼神、姿態,都是一個人活過的痕跡與故事。
我越來越相信,美的最高境界不是「無瑕疵」, 而是如實

如實地面對自己的樣貌、如實地選擇衣服、如實地出現在鏡頭前。
因為當一個人如實地存在,他就自然有風格。

AI 可以模仿外表,卻模仿不了人味。
它能產生「像你」的影像,卻無法產生「真實的存在感」。

在這個技術越來越強的時代,
我想邀請你一起去想:
如果有一天 AI 也能完美複製你的樣子——
你希望世界記得的,是那個影像,還是那個有靈魂的你?

也許我們都不需要更完美的影像,
我們需要的,是更誠實地看見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rli.c風格實驗室
0會員
1內容數
服裝設計師出身的風格設計師與形象顧問。 AICI 國際認證形象顧問、Everything DiSC 國際認證執行師。 累積逾20年服裝設計、服飾採購、品牌與商品企劃經驗, 現專注於陪伴女性在生命轉型期, 透過服裝與風格覺察,重新認識自己的特質與擅長, 並找到屬於自己能發光發熱的舞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夢境 Wonderland》雖然是以科幻電影為主軸,但核心描寫的還是人性,是告別、是再見、是那些再也不見。 AI 的進展是否能延續生命的存在呢?如果將記憶以及人設都儲存起來,再以 AI 作為最終的呈現,那麼我們所看見的是否還能是原本記憶中的那個人呢?
Thumbnail
《夢境 Wonderland》雖然是以科幻電影為主軸,但核心描寫的還是人性,是告別、是再見、是那些再也不見。 AI 的進展是否能延續生命的存在呢?如果將記憶以及人設都儲存起來,再以 AI 作為最終的呈現,那麼我們所看見的是否還能是原本記憶中的那個人呢?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夢想動畫(MOONSHINE)創辦人林家齊分享,夢想動畫是以一個以藝術創作與科技研發為核心的組織。從最初的動畫工作室一路進化成一間整合型的影像公司。林家齊表示這幾年,夢想動畫除了製作高品質的動畫與視覺特效外,也致力於未來影像技術的開發,並持續透過科技探索創意的可能性。
Thumbnail
夢想動畫(MOONSHINE)創辦人林家齊分享,夢想動畫是以一個以藝術創作與科技研發為核心的組織。從最初的動畫工作室一路進化成一間整合型的影像公司。林家齊表示這幾年,夢想動畫除了製作高品質的動畫與視覺特效外,也致力於未來影像技術的開發,並持續透過科技探索創意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Thumbnail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Thumbnail
以下分享部分Sora生成式電影的片段截圖,影片擁有者禁止在其他網站播放這部影片! 影片連結可點擊圖片下文字(Tiffany Blue) Sora生成式AI微電影部分片段截圖: 邏輯思考 AI實現人類想像中的畫面 人類的想像畫面被AI實現了 為什麼AI可以實現想像畫面? 為什麼人......
Thumbnail
以下分享部分Sora生成式電影的片段截圖,影片擁有者禁止在其他網站播放這部影片! 影片連結可點擊圖片下文字(Tiffany Blue) Sora生成式AI微電影部分片段截圖: 邏輯思考 AI實現人類想像中的畫面 人類的想像畫面被AI實現了 為什麼AI可以實現想像畫面? 為什麼人......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