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嫉妒升起時,佛母對我微笑〉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佛頂尊勝佛母10日法會

當咒音裊裊,餘音繞樑,在心間、腦袋、耳邊不覺,絲絲入扣。

去法會的因緣不具足。(想要10日全勤的期待...)

我知道那不是誰的錯,只是因緣未熟——但我的心,仍然不平靜。

當我看到他人能親臨壇城,能受灌頂、能近距離見到上師,

我心裡湧上一股細微又陌生的感覺:

嫉妒。

這不是我想有的情緒,它甚至令我慚愧。

然而,這十天裡,我的情緒起伏大得令我煩躁、憂悶,想哭!明明沐浴在殊勝的法喜中,我不想要的情緒卻源源不絕...,難以言喻。

我修行多年,明白一切皆因緣,明白「得不得」都不過是幻影——

可是這一刻,我依然感到刺痛。

我依然想表現的「清淨、自在」的樣子!我真是捨不得放開這張緊實的面具!

後來我靜下來問自己:

「嫉妒的背後,是什麼?」

對自己說:

修行者最真實的時刻——不是誦咒時的安靜,是面對自己「想逃開卻逃不開」的那個瞬間。

不用急著壓下來,也不用去想「我是不是不夠好、不夠平靜」,那只是面具的本色。

就這樣,陪著那個「煩躁」待一下,好嗎?

覺察感官、覺察身體、覺察我的心

當舊有的防衛與不安就要被光照到——

那種「被照見」的瞬間,常常會變成煩躁、想哭、極致想逃。

也許,這正是一種淨化的現象。

佛母的光太真實了,我的心一時還裝不下,於是哭成了一種釋放的方式。

我才發現,那份酸楚,其實不是想奪取別人的機會,

而是自己也那麼、那麼渴望——

渴望能靠近佛法,渴望能感受上師的慈悲,渴望被佛母親自擁抱。

原來,嫉妒只是願力的影子,煩躁是它的餘光蕩漾,

它不是惡,只是願心還沒被自己完全接納。

宗薩仁波切曾說:

「當你羨慕別人與法相應時,那其實是你內在的佛性在呼喚:你也能。」

我終於...好像懂了。

佛母不會因我的嫉妒而遠離,

反而會更靠近——因為她看見,這顆心仍在往光的方向移動。

於是,我開始練習「隨喜」。

當看到他人受灌頂、聞法得證,我就在心裡默念:

願他所得的功德,能饒益眾生;

願我也能於未來得同樣的緣起,

願一切眾生皆能得法之喜。

我發現,當嫉妒被轉化為隨喜時,胸口那股緊縮的疼痛、悶脹感忽然鬆開了。

一股暖意取而代之。

我知道,那是佛母在微笑。

因為她知道——我不再只是「想成為好弟子」,也在成為真實的人。

宗薩仁波切說過:

真正的修行,是當妳被自己的情緒打碎時,仍然願意不離開覺知。

這正是我此刻在做的事。

沒有逃走、沒有隱藏,只是誠實的知道:「我好煩躁、好想哭。」
那,就是慈悲的開始。

修行,不是永遠光明,而是當黑暗升起時,願意誠實地看著它。

嫉妒不是距離佛更遠,而是佛母邀我更靠近——

靠近那個願意看見自己不完美的心,

靠近那個仍在學習愛與平等的自己。

如今,我未能每日親臨法會,

但我已學會在心中合掌,向每一個能得法的人讚嘆隨喜。

那一刻,距離消失了。

因為佛母就在我心裡微笑,咒音未歇...

她說:「孩子,妳的願心已開,這就是灌頂。」

無論何時,都是最好的時機!隨時都可以!

願心在,早已沐浴在佛母的慈悲與智慧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nthia-在微光中前行在靜默中盛開
11會員
95內容數
為生命記錄點滴,覺察自我的奇幻旅程,行走在無聲裡,以寂靜回應世界,以光溫暖自己。也許也能為你點一盞燈,感受光的溫暖
2025/10/12
尊勝佛母的10天法會 我一直以為,遇見佛母,必須在某個莊嚴的壇城裡。
要穿過人群、合掌頂禮、聞法受灌,
才能算是「真正相遇」。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原來妳早已在我心裡,靜靜等待我穿越自己。 關於法會,我總是觀望。
 每次聽聞有法會的消息,心裡總會浮現同樣的掙扎:
「要不要去?」
彷彿去,
Thumbnail
2025/10/12
尊勝佛母的10天法會 我一直以為,遇見佛母,必須在某個莊嚴的壇城裡。
要穿過人群、合掌頂禮、聞法受灌,
才能算是「真正相遇」。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原來妳早已在我心裡,靜靜等待我穿越自己。 關於法會,我總是觀望。
 每次聽聞有法會的消息,心裡總會浮現同樣的掙扎:
「要不要去?」
彷彿去,
Thumbnail
2025/08/23
單身的難,是一個人要學會與自己相處;戀愛的難,則是一個人要學會和另一個人磨合。看似不同,其實都在考驗同一件事——我們有沒有勇氣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很多時候,單身的不安,不是真的因為缺少陪伴,而是當夜深人靜、手機訊息靜默的時候,心裡冒出的那股空洞感。那個空洞像是一面鏡子,逼我們看見自己未曾處理
2025/08/23
單身的難,是一個人要學會與自己相處;戀愛的難,則是一個人要學會和另一個人磨合。看似不同,其實都在考驗同一件事——我們有沒有勇氣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很多時候,單身的不安,不是真的因為缺少陪伴,而是當夜深人靜、手機訊息靜默的時候,心裡冒出的那股空洞感。那個空洞像是一面鏡子,逼我們看見自己未曾處理
2025/08/06
一段從照顧失智母親走入佛法深處的旅程 朋友問我:你說失智的媽媽是菩薩,是不是只是美化她的病,也是安慰你自己? 我愣一下,是的——我曾經也這樣懷疑過。
 她會忘了我是誰,會忘了怎麼吃飯、怎麼上廁所,她把過去的愛、怨、牽掛、認知,一一飄落,像一朵凋謝的花。而我,還在拼命記得、拼命對她好、拼命
2025/08/06
一段從照顧失智母親走入佛法深處的旅程 朋友問我:你說失智的媽媽是菩薩,是不是只是美化她的病,也是安慰你自己? 我愣一下,是的——我曾經也這樣懷疑過。
 她會忘了我是誰,會忘了怎麼吃飯、怎麼上廁所,她把過去的愛、怨、牽掛、認知,一一飄落,像一朵凋謝的花。而我,還在拼命記得、拼命對她好、拼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曾開示:「遇到違緣時,應立即祈請 度母!沒有 度母無法降伏的凶惡鬼神,沒有 度母無法遣除的惡魔。度母是大威力尊,加持力無比強大。」慈悲 聖救度母的利眾事蹟數不勝數,誠心持誦名號、祈請、供養,甚至修持本尊教法者,必能開顯智慧、具足一切吉祥如意,災劫、衰敗皆遠離,相貌日趨莊嚴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曾開示:「遇到違緣時,應立即祈請 度母!沒有 度母無法降伏的凶惡鬼神,沒有 度母無法遣除的惡魔。度母是大威力尊,加持力無比強大。」慈悲 聖救度母的利眾事蹟數不勝數,誠心持誦名號、祈請、供養,甚至修持本尊教法者,必能開顯智慧、具足一切吉祥如意,災劫、衰敗皆遠離,相貌日趨莊嚴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觀音山 5月15日~5月24日殊勝薩嘎達瓦月期間,禮請西藏寺廟僧團舉辦「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對諸佛菩薩行廣大供養。在五濁惡世,諸重疾疫未歇之際,祈請 尊勝佛母慈悲攝受加持,消弭眾生惡業,賜眾生福壽增長。
Thumbnail
觀音山 5月15日~5月24日殊勝薩嘎達瓦月期間,禮請西藏寺廟僧團舉辦「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對諸佛菩薩行廣大供養。在五濁惡世,諸重疾疫未歇之際,祈請 尊勝佛母慈悲攝受加持,消弭眾生惡業,賜眾生福壽增長。
Thumbnail
【文章摘要】 尊勝佛母由來 尊勝佛母賜予七大加持利益 佛頂尊勝陀羅尼 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 尊勝佛母由來 尊勝佛母又稱烏瑟膩沙尊勝佛母、頂髻尊勝佛母、佛頂尊勝佛母,乃長壽三尊之一,可主長壽。多供在無量壽佛右邊,左邊為白度母,三尊象徵福壽吉祥。
Thumbnail
【文章摘要】 尊勝佛母由來 尊勝佛母賜予七大加持利益 佛頂尊勝陀羅尼 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 尊勝佛母由來 尊勝佛母又稱烏瑟膩沙尊勝佛母、頂髻尊勝佛母、佛頂尊勝佛母,乃長壽三尊之一,可主長壽。多供在無量壽佛右邊,左邊為白度母,三尊象徵福壽吉祥。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Thumbnail
  南部有一師姐,來精舍現場請示佛菩薩。談論自己從結婚之後丈夫都對自己很不好,並且丈夫很看不起自己。丈夫打零工維生,自己並沒有工作。師姐二十幾年前就在佛光山,皈依並且念佛,對於自己的女兒則是非常關心。師姐請示:為什麼這世過得非常清寒?再怎麼打拚也看不到成效,再怎麼努力找工作也都沒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