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Pete Seeger
2024年的傳記電影《A Complete Unknown》(巴布狄倫:搖滾詩人)中有一個重要人物:Pete Seeger ,電影中由Edward Norton飾演,演來入木三分,與飾演Bob Dylan的Timothée Chalamet雙雙被提名2025年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可惜又雙雙落榜。

《A Complete Unknown》電影劇照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Turn, Turn, Turn〉和〈We Shall Overcome〉,這些歌曲成為1960年代及後代公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的重要象徵。他不僅以音樂影響了像Bob Dylan這樣重要的後輩歌手,也長期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包括民權、反核與佔領華爾街等。他的貢獻還包括收集、整理和推廣失傳民間歌謠,促使美國1960年代民歌復興;並致力於推動音樂的公共性,拒絕為作品註冊版權,讓音樂成為人民的財產。他的音樂與理念強調平等、和平和對弱勢者的關懷,被視為美國社會運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並於1996年入選美國搖滾名人堂。
簡而言之,Pete Seeger把民謠從邊緣文化帶入主流,並持續以音樂激勵社會變革,成為20世紀美國及全球民謠運動的核心人物。

Pete Seeger
以下是Pete Seeger最具影響力的幾首代表歌曲及其大致年份:
- If I Had a Hammer (Hammer Song):1949年創作,表達公平正義與團結抗爭的主題,常被民權運動使用。
- Turn! Turn! Turn! (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1959年詞曲改編自〈聖經傳道書〉,歌詞呼籲和平與時代的變遷,是60年代重要的民謠抗議歌曲。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1960年代,被視為經典反戰與反核武歌曲,影響了後來多代社會運動。
- We Shall Overcome:19世紀末期的一首黑人聖歌,Pete Seeger推廣並演唱的民權運動經典歌曲,成為全球抗爭運動的象徵。
- This Land Is Your Land:雖由伍迪·蓋瑟瑞創作於1940年,但Seeger演唱與推廣使其成為美國民謠的國歌。
這些歌曲不僅是民謠經典,被多人翻唱,也強烈影響了美國及全球的社會運動文化,展現了Seeger作為民謠之父的深遠影響力。
Pete Seeger與Bob Dylan之間的關係起初是導師與後進的關係,Seeger是Dylan早期在紐約綠威治村民謠圈的重要支持者和推動者。Seeger出於對Dylan音樂和歌詞中社會政治議題的認同,積極幫助他接觸唱片公司和音樂圈重要人物,使Dylan得以發表第一張專輯。他們共享對民謠作為抗爭和社會改變工具的熱情,Seeger被視為Dylan早期的精神引導者。
不過,隨著Dylan的音樂形象轉變,尤其是1965年Dylan在紐約新港民謠節以電音樂隊表演,Seeger和其他民謠界傳統派感到震驚與失望,導致兩人關係疏遠。Seeger強調希望音樂的歌詞清晰以傳達訊息,而Dylan的變革是他對民謠和抗爭音樂定位的突破。兩人最終因理念和音樂風格的分歧而漸行漸遠,這段關係從親密變得疏離。
總結來說,Pete Seeger是Bob Dylan早期的重要啟蒙和支持者,對其音樂生涯初期影響深遠,但後來因音樂路線和理念的差異,兩人漸行漸遠。傳記電影《A Complete Unknown》主要內容就是紀錄了Bob Dylan的竄起傳奇,以及他對民謠和抗爭音樂定位的變革,對於他與Joan Baez的關係則輕描淡寫,可能是因為當事人都還在世且各有家庭吧。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 Turn! Turn! Turn! (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
- If I Had a Hammer (Hammer S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