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看完阿凡達2我很吃驚,因為它的動畫技術已經強大到不像動畫了,而像是真人化妝或真的實景,當初看到礁人族那一段,還有最後的翻船戲,我還真的以為這是實景下去合成的,但最後查幕後花絮,沒想到全部都是動畫,從頭到尾拍攝都是在棚內,我直接嚇到,怎麼有動畫技術真實成這樣?
然而這種驚艷過了3年後依然還是在,看了重映,那個驚豔感依然沒有變

好萊塢最近都想避免特效技術太假這問題,所以很多電影都是盡量找實景去拍攝,即使是在棚內,也會盡量用美術技術去搭出實景再去做合成,美術也成為特效一部分。由於現代觀眾對於特效片越來越敏感,眼睛越來越利,特效一點點的假都會感受到,特別是像我這種固定報到好萊塢電影的觀眾,對於假特效(就是漫威)會非常敏感。可是阿凡達2完全突破了這個困難,他的美術部分幾乎是0,全部都是動畫,就好像是在做遊戲一樣的方式去拍電影。但不要忘了遊戲可以假,電影可不行;遊戲的動畫是突顯動畫本身,電影的動畫是要騙觀眾眼前一切都像真的。阿凡達2真的做到了,眼前一切都不像到像真的一樣的動畫技術,實在太狂了。
對我而言,第一集是第一部能看得3D電影,僅僅是做到3D技術的純熟。但第二集,完全就是動畫合成技術的極限,到現在一定也還是最真實的好萊塢特效片。水之道海裡視效,根本就是讓人再來個4~5刷都不會膩,他也極度的有自信,直接用大量的時間去炫自己的技術多純熟,中段時候,說故事速度完全緩下來,完全讓觀眾只看視效,他就是這麼囂張。但這種鬼斧神工的動畫技術,也的確讓人無話可說。

拍攝現場全部都只是冰冷的機器跟動態補捕捉衣,就能拍出栩栩如生的奇幻動作大片,那種場面調度跟畫面拍攝的掌握力,光用想的就覺得很燒腦,難怪導演自己也抱怨過這部電影的難度實在太高。
無話可說的電影,可說至今都還是特效片的天花板,3年過去還是一樣,那第3集呢? 我已經開始期待了。現代的奇幻史詩大片,真的只有阿凡達這一部。
我不是再捧? 我覺得他就是有這個能耐。老實說只限時1週真的很可惜,我沒有時間2刷….

然而劇情方面,我在看第一集的時候,坦白說還蠻不認同主角為什麼要背叛人類,整部戲就像支持外星人消滅人類一樣。儘管是人類侵略潘朵拉星,但那也是基於人類為了挽回資源短缺的地球而跑來這裡開墾,不也是為了生存而已嗎? 不過電影把人類形容得更惡劣一點,似乎就像美國原住民大屠殺一樣,但是納美人自己一開始也敵視著人類,如果站在人類角度去看,不也是為了自己的家園去跟外星人奮戰嗎? 看第一次我還默默地站在了上校這裡,我就只是覺得他是個稱職的軍人而已啊? 但沒辦法~~
但電影看似在替納美人講話,但到了第二集,似乎就變得不是那麼一回事。上校的兒子竟然有辦法與納美人共存,上校還化身為阿凡達,還能學習潘朵拉星的文化,學習語言、學習馴服鳥獸,最後跟自己兒子蜘蛛的情感,也塑造的很深厚,不像第一集那麼的冷血。而蘇傑克自己,也沒有像第一集一樣立場那麼正確,他對面上校的討伐,似乎也真的要為自己背叛人類的行為付出一點代價,更不用說第三集有可能火族的納美人要與人類合作。但即便如此,人類也還是很惡劣,獵殺突鯤是毫無人性,只為利益。

然而水之道這副標,似乎是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因為先前駕駛深海挑戰者號獨自潛水到馬里海納海溝(世界上最深海溝),成為史上第一人單人潛入馬里海納海溝底部的人。他把潛入海溝的體悟,給發揮在這一集上面。

「水之道沒有開端沒有盡頭。大海在你身邊也在你心裡,大海是你的家。生前如此,死後亦然。大海給予,大海給奪取。水連結萬物,從生至死,從黑暗到光明」
這句詩詞,電影中出現兩次。一次是傑克的小孩子們在跟礁人族小孩學習潛水時,礁人族小孩所講出的來。再來是最後婁克要去拯救被翻覆船困住的爸爸,要爸爸潛水逃出船難所講出來的。這兩段戲我看時都有默默的感動。明明深海對我們一般人而言,是很黑暗又恐怖的地方,但對導演而言祂是親近人類的。最後翻船橋段似乎是故意要我們去想起鐵達尼號的悲劇,但這次阿凡達他卻表達了一種深海與人親近的生命體悟,而不是深海就該令人畏懼。
而且最後小孩子們拯救自己父母逃出船難。蜘蛛拯救上校、婁克拯救傑克、綺莉拯救奈蒂莉。兒子救爸爸、女兒救媽媽、在深海逃脫的困境下,竟然還有其他生物來幫助他們浮出水面,而且生物還會發光、自己身上也會發光,家庭情感為之動容,父母親保護孩子、孩子也保護父母親,一家團結,即使爸爸是惡質人,也抹滅不掉父子有親的天性。一家人逃出來還被突鯤拯救,還真有種大地之母不分伯仲拯救人的感覺。

其實看到最後這段,我心裡就有股悸動,很想哭出來,但不是很催淚的那種類型的悸動,所以哭不出。反而更像是一種對自然界偉大的契入,有點像感悟到神佛都在你身邊的感覺,但這部片又不是直接表述宗教的東西,但他就是很自然的演出宗教要教育我們的東西。只是平常,宗教在人身上表現出來的樣子,都跟真正真理不太一樣,可是自然界表現出來的真理,都是不騙人的。
阿凡達就很像是某種宗教片或哲學片,導演自己不信教,但卻吃純素,潛水去體會自然界的美,去體悟到一些生命價值。我自己覺得電影最後一段,是非常珍貴的生命體悟,包含大兒子的死。

「伊娃心中擁保所有孩子,誰都不曾消逝」
看到大兒子奈特言的葬禮,還真的逼出了我幾滴眼淚。上帝眼裡,沒有誰真的死過,只是肉體死,靈性是不會死。可惜~~科技時代,人往往都愛追求肉體上的感覺,忽略靈性。

我們都不可能真正去潛水到海溝裡,但可以透過潛過的人創作出來的藝術,去以心印心體會到那種意境。即使導演不信教,但他透過食素、潛水、種菜、親近自然界的歷程中,還是能體會到上帝的福音。上帝往往要靠宗教才能真正讓人類理解到祂,但上帝從來就不是只在宗教裡,也不是你信不信祂,而是祂一直都在,任何人沒有祂,都活不下去。
我已經覺得,阿凡達是既魔戒之後,真正經典的奇幻大作,再來可能就是沙丘。導演的生命體悟如此之深,人的靈性無限所以不需要依賴科技,這種大膽的前瞻思想,讓我覺得這部戲真的值得回味三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看電影後段時候,我那種悸動。

可是大部分人對於第二集的評價,很遺憾都是難看居多,覺得只是炫耀特效技巧,沒什麼特別的電影。加上3小時對很多人來說太長,耐不住性子看,而且中段時候,傑克一家人潛水訓練,幾乎是沒什麼故事,只是視效,對於這種理性又快速的社會來說,可能這樣拍法不討喜,但我完全不這麼認為。第一集跟第二集完全都是經典,第二集的家庭戲、對水之道的體悟,完全是第一集所沒有的,我也認為他跟第一集完全不一樣。
至於導演對於生命的深刻體悟,人類靈性意識降低、過度仰賴科技而去侵略自然界,這些問題,是值得人去省思的。難道阿凡達的世界就很退化嗎? 完全沒有那個感覺,反而有一種科技很多餘的感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