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 : 水之道 限時重映》: 過了3年,這部電影依然還是視覺上的頂尖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當初看完阿凡達2我很吃驚,因為它的動畫技術已經強大到不像動畫了,而像是真人化妝或真的實景,當初看到礁人族那一段,還有最後的翻船戲,我還真的以為這是實景下去合成的,但最後查幕後花絮,沒想到全部都是動畫,從頭到尾拍攝都是在棚內,我直接嚇到,怎麼有動畫技術真實成這樣?

 

然而這種驚艷過了3年後依然還是在,看了重映,那個驚豔感依然沒有變


raw-image

好萊塢最近都想避免特效技術太假這問題,所以很多電影都是盡量找實景去拍攝,即使是在棚內,也會盡量用美術技術去搭出實景再去做合成,美術也成為特效一部分。由於現代觀眾對於特效片越來越敏感,眼睛越來越利,特效一點點的假都會感受到,特別是像我這種固定報到好萊塢電影的觀眾,對於假特效(就是漫威)會非常敏感。可是阿凡達2完全突破了這個困難,他的美術部分幾乎是0,全部都是動畫,就好像是在做遊戲一樣的方式去拍電影。但不要忘了遊戲可以假,電影可不行;遊戲的動畫是突顯動畫本身,電影的動畫是要騙觀眾眼前一切都像真的。阿凡達2真的做到了,眼前一切都不像到像真的一樣的動畫技術,實在太狂了。

 

對我而言,第一集是第一部能看得3D電影,僅僅是做到3D技術的純熟。但第二集,完全就是動畫合成技術的極限,到現在一定也還是最真實的好萊塢特效片。水之道海裡視效,根本就是讓人再來個4~5刷都不會膩,他也極度的有自信,直接用大量的時間去炫自己的技術多純熟,中段時候,說故事速度完全緩下來,完全讓觀眾只看視效,他就是這麼囂張。但這種鬼斧神工的動畫技術,也的確讓人無話可說。


raw-image


拍攝現場全部都只是冰冷的機器跟動態補捕捉衣,就能拍出栩栩如生的奇幻動作大片,那種場面調度跟畫面拍攝的掌握力,光用想的就覺得很燒腦,難怪導演自己也抱怨過這部電影的難度實在太高。

 

無話可說的電影,可說至今都還是特效片的天花板,3年過去還是一樣,那第3集呢? 我已經開始期待了。現代的奇幻史詩大片,真的只有阿凡達這一部。

 

我不是再捧? 我覺得他就是有這個能耐。老實說只限時1週真的很可惜,我沒有時間2刷….


raw-image

然而劇情方面,我在看第一集的時候,坦白說還蠻不認同主角為什麼要背叛人類,整部戲就像支持外星人消滅人類一樣。儘管是人類侵略潘朵拉星,但那也是基於人類為了挽回資源短缺的地球而跑來這裡開墾,不也是為了生存而已嗎? 不過電影把人類形容得更惡劣一點,似乎就像美國原住民大屠殺一樣,但是納美人自己一開始也敵視著人類,如果站在人類角度去看,不也是為了自己的家園去跟外星人奮戰嗎? 看第一次我還默默地站在了上校這裡,我就只是覺得他是個稱職的軍人而已啊? 但沒辦法~~

 

但電影看似在替納美人講話,但到了第二集,似乎就變得不是那麼一回事。上校的兒子竟然有辦法與納美人共存,上校還化身為阿凡達,還能學習潘朵拉星的文化,學習語言、學習馴服鳥獸,最後跟自己兒子蜘蛛的情感,也塑造的很深厚,不像第一集那麼的冷血。而蘇傑克自己,也沒有像第一集一樣立場那麼正確,他對面上校的討伐,似乎也真的要為自己背叛人類的行為付出一點代價,更不用說第三集有可能火族的納美人要與人類合作。但即便如此,人類也還是很惡劣,獵殺突鯤是毫無人性,只為利益。


raw-image

然而水之道這副標,似乎是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因為先前駕駛深海挑戰者號獨自潛水到馬里海納海溝(世界上最深海溝),成為史上第一人單人潛入馬里海納海溝底部的人。他把潛入海溝的體悟,給發揮在這一集上面。

raw-image


「水之道沒有開端沒有盡頭。大海在你身邊也在你心裡,大海是你的家。生前如此,死後亦然。大海給予,大海給奪取。水連結萬物,從生至死,從黑暗到光明」

 這句詩詞,電影中出現兩次。一次是傑克的小孩子們在跟礁人族小孩學習潛水時,礁人族小孩所講出的來。再來是最後婁克要去拯救被翻覆船困住的爸爸,要爸爸潛水逃出船難所講出來的。這兩段戲我看時都有默默的感動。明明深海對我們一般人而言,是很黑暗又恐怖的地方,但對導演而言祂是親近人類的。最後翻船橋段似乎是故意要我們去想起鐵達尼號的悲劇,但這次阿凡達他卻表達了一種深海與人親近的生命體悟,而不是深海就該令人畏懼。

 

而且最後小孩子們拯救自己父母逃出船難。蜘蛛拯救上校、婁克拯救傑克、綺莉拯救奈蒂莉。兒子救爸爸、女兒救媽媽、在深海逃脫的困境下,竟然還有其他生物來幫助他們浮出水面,而且生物還會發光、自己身上也會發光,家庭情感為之動容,父母親保護孩子、孩子也保護父母親,一家團結,即使爸爸是惡質人,也抹滅不掉父子有親的天性。一家人逃出來還被突鯤拯救,還真有種大地之母不分伯仲拯救人的感覺。


raw-image


其實看到最後這段,我心裡就有股悸動,很想哭出來,但不是很催淚的那種類型的悸動,所以哭不出。反而更像是一種對自然界偉大的契入,有點像感悟到神佛都在你身邊的感覺,但這部片又不是直接表述宗教的東西,但他就是很自然的演出宗教要教育我們的東西。只是平常,宗教在人身上表現出來的樣子,都跟真正真理不太一樣,可是自然界表現出來的真理,都是不騙人的。

 

阿凡達就很像是某種宗教片或哲學片,導演自己不信教,但卻吃純素,潛水去體會自然界的美,去體悟到一些生命價值。我自己覺得電影最後一段,是非常珍貴的生命體悟,包含大兒子的死。

raw-image

「伊娃心中擁保所有孩子,誰都不曾消逝」

 

看到大兒子奈特言的葬禮,還真的逼出了我幾滴眼淚。上帝眼裡,沒有誰真的死過,只是肉體死,靈性是不會死。可惜~~科技時代,人往往都愛追求肉體上的感覺,忽略靈性。

raw-image


我們都不可能真正去潛水到海溝裡,但可以透過潛過的人創作出來的藝術,去以心印心體會到那種意境。即使導演不信教,但他透過食素、潛水、種菜、親近自然界的歷程中,還是能體會到上帝的福音。上帝往往要靠宗教才能真正讓人類理解到祂,但上帝從來就不是只在宗教裡,也不是你信不信祂,而是祂一直都在,任何人沒有祂,都活不下去。

 

我已經覺得,阿凡達是既魔戒之後,真正經典的奇幻大作,再來可能就是沙丘。導演的生命體悟如此之深,人的靈性無限所以不需要依賴科技,這種大膽的前瞻思想,讓我覺得這部戲真的值得回味三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看電影後段時候,我那種悸動。


raw-image


可是大部分人對於第二集的評價,很遺憾都是難看居多,覺得只是炫耀特效技巧,沒什麼特別的電影。加上3小時對很多人來說太長,耐不住性子看,而且中段時候,傑克一家人潛水訓練,幾乎是沒什麼故事,只是視效,對於這種理性又快速的社會來說,可能這樣拍法不討喜,但我完全不這麼認為。第一集跟第二集完全都是經典,第二集的家庭戲、對水之道的體悟,完全是第一集所沒有的,我也認為他跟第一集完全不一樣。

 

至於導演對於生命的深刻體悟,人類靈性意識降低、過度仰賴科技而去侵略自然界,這些問題,是值得人去省思的。難道阿凡達的世界就很退化嗎? 完全沒有那個感覺,反而有一種科技很多餘的感覺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看看鬼寫的一堆....
49會員
255內容數
推廣故事跟寫故事的人。創作小說、撰寫影評、書評。我熱愛故事
2025/10/02
6年前看完這部片時候,我有寫影評,當初看完只是覺得就是一群精神病患找不到解決病根的方法,所以只能透過宗教方式,去解決抑鬱的困境。只是他們解決抑鬱的方式,不是用轉念跟正向思考去逃避黑暗面,而是直接把抑鬱本身看成是幸福快樂的事情,反到主動追求自殺、主動去殺人,在把它看成這種事是很幸福。
Thumbnail
2025/10/02
6年前看完這部片時候,我有寫影評,當初看完只是覺得就是一群精神病患找不到解決病根的方法,所以只能透過宗教方式,去解決抑鬱的困境。只是他們解決抑鬱的方式,不是用轉念跟正向思考去逃避黑暗面,而是直接把抑鬱本身看成是幸福快樂的事情,反到主動追求自殺、主動去殺人,在把它看成這種事是很幸福。
Thumbnail
2025/09/29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多次的電影之一,10年前我才21歲,那時候大學剛畢業我非常慌,因為即將面對社會,感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去面對這件事。可是當初我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深感動,因為我那時候有個導演夢,而這部電影似乎在告訴我,只要堅持夢想、熱愛夢想,現實的挫折不算什麼
Thumbnail
2025/09/29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多次的電影之一,10年前我才21歲,那時候大學剛畢業我非常慌,因為即將面對社會,感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去面對這件事。可是當初我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深感動,因為我那時候有個導演夢,而這部電影似乎在告訴我,只要堅持夢想、熱愛夢想,現實的挫折不算什麼
Thumbnail
2025/09/26
我沒有看過漫畫,但上禮拜我才補完動畫版,以一個外行來說,動畫版我看的蠻失望的,但這次劇場版,真的比動畫版好太多了
Thumbnail
2025/09/26
我沒有看過漫畫,但上禮拜我才補完動畫版,以一個外行來說,動畫版我看的蠻失望的,但這次劇場版,真的比動畫版好太多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新天堂樂園》是懷舊電影的萬花筒,也是多多的生命河流。人生時光與電影時間相互纏繞,我們也像在一場又一場的夢裡醒來。洞穴寓言和沙瓦托的人生一樣,回應了「為什麼我們需要電影」──電影雖是虛構,但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它是讓我們拼湊、理解真實,也瞭解自己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這算是近年反差最大的真人版作品了,畢竟一開始網路上出現前進梅莉號的「恐怖」造型,幾乎是一面倒的沒人看好,總覺得又一部優秀作品要被摧毀了。 但這部作品獲得原作者背書,事先打很多預防針,所以開始有人期待(但我沒有)。 後來正式上映,突然間出現大量好評,看來,終於有沒被摧毀的改編作品(至少是歐美改編的
Thumbnail
這算是近年反差最大的真人版作品了,畢竟一開始網路上出現前進梅莉號的「恐怖」造型,幾乎是一面倒的沒人看好,總覺得又一部優秀作品要被摧毀了。 但這部作品獲得原作者背書,事先打很多預防針,所以開始有人期待(但我沒有)。 後來正式上映,突然間出現大量好評,看來,終於有沒被摧毀的改編作品(至少是歐美改編的
Thumbnail
《我認為侯導電影之所以好、耐得住時間淬鍊,從來不在於劇情有多豐富,而是他如何不著痕跡地把所有人事物都放到最「對味兒」的位置上;換句話說,如此一個所有角色都言不及義、無所事事,看起來腦筋不太好的故事,要是由別的團隊來拍,該會有多難看?
Thumbnail
《我認為侯導電影之所以好、耐得住時間淬鍊,從來不在於劇情有多豐富,而是他如何不著痕跡地把所有人事物都放到最「對味兒」的位置上;換句話說,如此一個所有角色都言不及義、無所事事,看起來腦筋不太好的故事,要是由別的團隊來拍,該會有多難看?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不常看電影的人,一年看電影的次數五隻手指頭應該數得出來。這次被這部電影吸引,想看看怎樣在沒有一句台詞的動畫裡去演繹出已得多個獎項且入圍奧斯卡動畫片的內容。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有興趣觀影者請略過。   電影的敘事手法相當平實,就如同你我的每日例行生活般要吃、要睡、要坐車,還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不常看電影的人,一年看電影的次數五隻手指頭應該數得出來。這次被這部電影吸引,想看看怎樣在沒有一句台詞的動畫裡去演繹出已得多個獎項且入圍奧斯卡動畫片的內容。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有興趣觀影者請略過。   電影的敘事手法相當平實,就如同你我的每日例行生活般要吃、要睡、要坐車,還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Thumbnail
相比第一部為建構世界觀而選擇走古典克制的緩慢敘事,第二部在篇幅加長下敘事可謂突飛猛進,第一部被人詬病的節奏問題到第二部世界觀建立完成後,維勒那夫便將他那一身的文藝氣息進化為節奏明快、剪輯飛速、信息量接連不斷,同時美學仍舊兼顧的緊湊敘事。
Thumbnail
相比第一部為建構世界觀而選擇走古典克制的緩慢敘事,第二部在篇幅加長下敘事可謂突飛猛進,第一部被人詬病的節奏問題到第二部世界觀建立完成後,維勒那夫便將他那一身的文藝氣息進化為節奏明快、剪輯飛速、信息量接連不斷,同時美學仍舊兼顧的緊湊敘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